功夫電影還需在功夫之外下功夫

原標題:功夫電影還需在功夫之外下功夫

作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亮麗的一張名片,在海外有影響力的華語明星也多數因其功夫片代表作而聞名。在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對功夫電影的意義和未來進行了討論。(8月13日《光明日報》)

功夫電影確實是我國電影的一張名片,但是在科技和文化快速發展變化的當下,中國功夫電影也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拍攝中過度使用科技手段、武術設計過於誇張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功夫電影大多都是真刀真槍地比拼,功夫明星也大多擁有一定的武術基礎,比如,李小龍、李連杰、成龍等都是習武出身,有著堅實的武術功底。這些明星的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擁有很強的吃苦精神、拼搏意志和敬業意識。

因此,要想振興和發展功夫電影,首先應該注重武術明星的培養。這就需要加強對武術運動的支持,為武術運動員進入影視圈搭建平臺,或者加強對武術人才的培訓,培養既能打又會演的功夫明星。同時加強武術指導人才的培養和扶持,為功夫電影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

其次,功夫電影僅僅有武術明星還不夠,僅僅有激烈的打鬥還不行,還應該在影片中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展現中國精神,比如,堅強、勇敢、上進、拼搏、維護正義等,這些是以往很多優秀功夫電影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所在。比如李連杰的《精武英雄》就展現出唯美的愛國精神,展現不屈不撓的民族品質;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展現出警察嚴格執法、打擊犯罪、維護正義的精神等,這些影片都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因此,應該將功夫電影作為弘揚中國文化、展現中國精神的渠道,在功夫電影中融入民族品質和傳統文化,不僅展現中國武術精神,還應該與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以及中國的哲學思想等聯繫起來,講好中國故事,這樣的功夫電影才飽滿,才有高度。

除了在動作設計上展現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還應該在功夫之外下功夫,通過情節展現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這才是功夫電影的價值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