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在一九三六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轉折點,“西安事變”由此誕生,也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第一次放下內戰走向國共合作的事件。或許在現在看來只是一次談判的契機,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國家危亡勝於一切。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1936年在中國共產黨和周恩來的主導下,勸解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一致對外抗日。也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統一抗戰目標,一致對外抗日,準備了必要的前提。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當時參與西安事變這場戰爭的將士張學良,多次聯合上書,不管是威逼利誘,還是低聲下氣,都對蔣介石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卻也多次遭到了蔣介石的退絕。不甘心的張學良,同年12月,趕往南京,面見蔣介石,多次連面都沒見上,無能為力的挫敗感,此時的張學良想要自殺殉國,卻又十分的不甘心。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此時同樣擁有愛國情懷的楊虎城,聽說了此事,連忙趕來,勸住了張學良,並和張學良一起商謀此事,並且向蔣介石當面彙報,因為戰爭的連續不斷,部下傷亡慘重,如果此事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其部隊將難以支撐,再三的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出現了怎樣的契機?


最終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前往西安,共同抗日。西安事變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和平解決。這場戰爭的意義也由此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