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華龍獅武藝團舞獅課程暨舞獅演練流程整體環節

舞獅的傳統習俗中,各門各派雖有自己的規矩,但有些技法要求是一致的,如舉首、提足、敬禮、叩拜等動作必須先左後右;採青時,要有探青、試青、戲青、食青、吐青的步驟。所以無論參神、迎賓、巡遊,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規定,由於有這些禮儀和道德規範的的約束,使同道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禮讓、團結友好的氣氛,共同承傳這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藝。

1、起舞的禮儀

未起舞之前獅子平放地上,舞獅頭者站於獅子右邊,舞獅尾者站於獅尾左邊,預備時擊鼓者,先打三下鼓邊,得、得、得作準備,然後擂鼓行禮,繼續下去就是舞獅頭者跳過獅頭左邊,拿起獅頭進入獅頭內,舞獅尾者也同時跳過右邊拿起獅尾進入獅尾內,獅舉高走急密步,走前行三次禮,第一次向中間起禮,第二次向右邊起禮,第三次向左邊起禮,然後正式起鼓舞獅(有的地方是先向左邊行禮,第二次向右邊起禮,第三次向中間起禮;原因是左為祖先,右為師傅,中是大神)。

2、所經道路有神位、橋、水井、武館的規矩

遇到神位,獅子先到神前參拜三次禮,然後起平音鼓點,舞動獅頭由右邊進前(用三星鼓),到神臺前用七星鼓或震音鼓獅子咬臺邊左右,完後起平音鼓點再三次參拜,獅子由左邊退出禮成。

舞獅經過有橋、水井或同道武館時,獅子必須行禮,行路、飲水思源,對同道武館起禮表示互相尊敬,此為學武者應有的禮貌和道德。

3、入廟、入屋、退出的規矩

〈1〉、獅未入廟前先行參拜,然後探路由右邊進前,須探門、咬門邊、擦門、纏柱、先右後左,始入廟參拜神位(獅頭先入),在廟內獅子繞舞一週,然後參拜神位三次辭退出,獅尾先退出,須由左邊退,禮成。

〈2〉、獅至屋前先行參拜三次,然後探路進前,試探門路、兩邊、然後咬門邊及擦門柱,而後入屋參拜,繞一週後參拜辭退,獅尾由左邊退出,禮成。

4、會獅及龍獅會的規則以及應避免的動作

〈1〉、兩獅見面先行雙方跪步前進(蹲底前行),三拜禮,然後打大頭佛鼓點,由笑佛帶引繞行一週(由右上左下),然後用獅口交換見面禮柬或握手,完後互相行禮參拜辭退;兩獅相遇時有七忌:一禁眨眼;二禁捋須;三禁起腳;四禁獅頭高舉;五禁兜後繞圈;六禁張口咬尾;七禁伏身昂頭。

〈2〉、龍獅會各種程序大約和會獅略同,惟只有行禮參拜,不能握手。其禁忌相同,龍獅會時龍不能將獅子圍住,如獅子被圍住時就必須向龍尾方向走去尋求脫身,伺機滾地或由龍身較低處跳躍出外而脫困,柬貼則由領隊在見面時,預先參禮交換。

5、舞獅迎賓

舞獅隊伍不論有多少頭獅子,分兩隊平行站立,一邊一隊,由鼓點指揮獅子原地舞動為主,在適當情況下還可以進行隊形變換表演,如遇剪綵或奠基儀式,獅子應排成一字形或半月形站在嘉賓後高獅舞動,烘托喜慶場面。

6、開張志慶

舞獅隊伍兩邊站立,一般開張常設有門青、地青、和高青,獅子按採青順序採青,當獅子採到青時,其他隊員齊呼:生意興隆、開張(開門)大吉,烘托氣氛。最後吐青給老闆,還可以吐出字幅或砌成字樣在地上,如大吉、大利、發財、發達等均可。

7、家居喬遷

在新居內、外擺設青,大多是盆青(內有利是、水果、米、煙、酒、生菜等),按採青順序舞法採青,最後獅子舔廳房四角,噴酒、噴水、或撒米,每噴一處同時誦唸有關興旺發達、出入平安等祝福吉祥詞語,向主人遞送橘子(念幸福吉祥、大吉在利)、柑(念生活甘甜、甜甜蜜蜜)、蘋果(念平平安安、頻頻結果)、椰子(念老爺子安康或年輕新人早生貴子)、米(念五穀豐收)、酒(興旺發達、天長地久)、生菜(生財到手、生意興隆、生生猛猛)、盆(賺到盆滿缽滿)。用米、酒或筷子等物砌成吉祥或迎合主人需要的字樣。然後獅子向主人行禮三次,退出屋外,禮畢。

8、賀福賀壽

獅子入屋參拜,如設有青,則按採青程序採青,通常以象徵長壽之物扁柏、榕樹葉、龍眼葉、松樹枝、對聯等為青。獅子向壽星拜禮或送禮物時均用跪步,壽星接受禮物後給獅子和舞獅者派送利是,全體舞獅者高呼:祝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壽雙全等。獅子拜謝後退出屋外,高舉獅子,歡呼跳躍,鳴放鞭炮,渲染祝福熱鬧的氣氛。

9、迎親喜鬧

迎親,有的是獅子開路,新郎、伴郎隊伍在後,有的是新郎、伴郎在前,獅子壓後助慶;獅子鬧洞房(設浴盆青放置在廳或房間裡),除按採青程序外,獅子必須舔盆和床,同時念道:早生貴子、百年好合、添丁發財等,達到喜慶、熱鬧的氣氛。

10、出殯送葬

獅子先向靈堂門口拜禮三次,再向先人參拜三次,後向主人(家屬)行禮三次退出。獅子的顏色以白、藍(沉淡)、色為宜,有的還在獅子角上繫上黑紗帶,舞動時擺動幅度小,輕而沉重,以中、低架和半蹲或跪馬步為主的舞法,吻合悲哀、陰沉、敬仰等情景。不高獅、不跳躍、不揚被、不擺尾、不穿彩服、不帶彩旗、不搖旗,不舞威猛高興的動態;鼓點以單和低沉的音律為宜,儘量不敲擊鼓邊。

11、獅頭換人時進入的規矩

舞南獅時,因體力問題為了完成一出獅劇,中途需要換人,換人入獅頭時,必須由獅頭的左頸項後側入,等獅頭高舉時方可進入按替。

昔日舞獅鬧出踢盤等事者,皆因均由正面或右邊入奪去獅頭,故此這種舉動一向被認為是不尊敬和被當為不速之客來看待。

12、獅子開光儀式

凡新開設武館、新購買新獅頭,都必定有開光及點晴的儀式,這種儀式是表示開始一路順利吉祥的意思;另一種意思就是新獅子經過開光點晴後,才會有靈氣,驅邪、除疾患,趨吉避凶;再有一種意思是新獅子經點晴開光後,不會被人認為是舞盲獅。

點晴配備:新毛筆一支、雄雞一隻、硃砂少許;硃砂用水調勻,亦可用雄雞寇血及白米酒來調硃砂。 點晴通常做法是選上一個吉日,請上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者、社會名流來主持。先給獅頭紮上紅頭結,簪上金花,稱為簪花掛紅。

點晴順序:

先用毛筆蘸上雄雞寇血點獅舌頭、再點獅兩隻牙,意思為有吃有喝;

接著用硃砂點獅子左眼而後右眼為合,表示日月光明;點耳朵意為聽八方;點上獅頭額前印堂的星鏡,是賦予獅子智慧和力量,能驅邪避惡;最後一筆點獅尾,意為從頭到尾靈氣全身貫通。

在點晴過程中,還可以每點一下,念一詞;如一點雄獅風調雨順,二點雄獅國泰民安,三、四、五點等吉祥詞語; 點完後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獅子起舞,向主持和長者以及觀眾行禮,儀式完成。

在農村,有些開光儀式還設壇拜神,供奉三牲水果,向神靈三跪九拜但隨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那些帶有迷信色彩的拜神儀式已逐漸被取締。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複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麒麟,是我國民間信仰中的“四靈”(龍鳳龜麟)之一,麒麟的形象綜合多種動物的特徵而成:龍頭、鹿角、魚鱗、牛尾、馬蹄,寄喻了百姓期盼太平、福祿、長壽與好運。

在舞蹈技藝上,從一些傳統麒麟步中,突出獨具特色的繞頭耍尾的舞法,豐富了麒麟的“出洞、尋青、探青、踢青、食青、吐青、打沙、吐玉書、遊花園、回洞”等套路,還使麒麟的採青與南派武術中的“打長棍”相結合,令麒麟舞有分有合,起伏翻騰,節奏分明,提高了難度,增強了技藝性和觀賞性,將大小麒麟憨厚而活潑、粗獷而威武的神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音樂伴奏、旋律和鼓點風格方面,既保留傳統又有創新,加入了膾炙人口的廣東音樂《得勝令》,將鑼、排鼓與嗩吶演奏及鈸、單打等八音鑼鼓有機地融為一體,使音調清新明健、節奏跳躍有力,鼓點的打法有兩棍頭、三棍頭、四棍頭、五棍頭、六棍頭及一些花鼓等;既有歡慶的氣氛又有濃郁的地方韻味。

附:南獅十八路鼓

擂鼓:配合獅子拜禮、破陣、菜青、食青時的動作

高架:用於烘托獅子的歡快

中架、下架:配合獅子行走、觀望、瞭望時的動作

照鏡:配合獅子戲水、照水、探水時的動作

驚疑鼓點:配合獅子驚疑時的動作

三拋:用於體現獅子的威武雄壯

七聲(星)鼓:配合獅子咬柱、舔毛、洗臉、洗腳、瘙癢時的動作

另外常用鼓點還有:菊花頭、滿地金錢、直轉、中轉、上轉、下轉、半轉、梅花轉、麒麟步、探步、刷洞、登山、照水鏡、戲水、下平洋、收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