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會有人甘願躲在背後附和別人?

問:

為什麼有的人從不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見解,看到別人做什麼,也跟著做什麼,甘願躲在背後附和別人,失去了自我,像跟班一樣?

林庭說

你是否發現身邊有一種人,她平常和你一同上課,一同下課,一同做兼職,一同吃飯,一同考證書,你姑且把這些看作是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

可到後期的時候,你會慢慢發現,你用什麼化妝品,她也用什麼化妝品,你穿什麼,她也穿什麼,你要考研,她也跟著要考研,你喜歡某部動漫的某個角色,她也喜歡那個角色,你體溼要泡腳,她也要泡腳,你要減肥,她也要減肥……

你猜想這是同處一個寢室,或者同處一種環境造成的,所以並未太上心,只是覺得有些厭煩。但你沒想到工作之後,身邊仍舊存在許許多多的這類人,在面對上級要她們提出建議/意見時,她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別人說什麼做什麼,自己也照做。

你感到很驚訝:為何別人做什麼,她們就跟一步做什麼?並由此延伸出一層想法:這是不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接著你細思極恐:自己是否已經被感染了?或者已經成為這樣的人而不自知?

很明顯,國人好附和,但無條件無底線地附和便是一種病。這類現象放到虛擬的網絡上,是鍵盤俠的衍生品,放在現實,你會發現這類人在對人對事時,眼神都是小心翼翼,閃閃躲躲的,彷彿做自己,甚至正視人是一件多麼離經叛道的事。

這可稱之為懦弱的另一個化身。

記得在電影《天使之戀》中,佐佐木希扮演的小澤理央是一個性格獨立,有著慘痛經歷的援交少女,為此會有很多人附和她,而鯰川友子就是一個合格的跟班。鯰川友子這個角色是一個受人欺凌的人設,是小澤理央在一次偽造的事件中“解救”了她,她害怕再次受到欺凌,所以盲目聽從於小澤理央,最終導致自己也成為了援交少女。鯰川友子的這種跟班性質,更多是由於她的懦弱導致的,性格缺陷確實是一個人甘願一直在背後附和於他人的原因。

但現實中的大部分人,她們並不弱,甚至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強而有力的那一方,她們不受人欺凌,有主見,有頭腦,那為何她們還會甘願如此呢?那就只剩下三點了:

一、沒有正確的認知。這種認知並非是得知自己已經帶給他人麻煩的認知,也並非是知覺到對方並不喜歡自己,從而遠離對方,與另一個人交好。這種認知是源頭性的,是並未認知到自己做的事和對方一模一樣,或者說,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跟班這一事實。

這種習慣並非一下子形成,是通過漫長的時間發酵,自然而然且頗有章法,可能她們的人生無甚波折,正因為波折不大,所有的事情看起來都無關痛癢,因此這個習慣很容易被忽略了。

而大部分人會將這種附和說成是自己與對方的習性、愛好、品味相同,兩人是相見恨晚,一拍即合,可這種想法一旦產生了,便會以此為據,在往後的接觸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會將自己與對方拉攏,直到做的事說的話都跟對方一模一樣。

二、故意附和於他人。為何有人這樣做?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目的性地討好他人,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可能是自己有求於那個人,以這樣的形式來滿足對方的虛榮心,也有可能是對方太優秀了,在某種程度上能使自己得到進步,甚至得到庇護,所以甘願如此。

另一種是帶有目的性地討好自己。附和於人的一個直接好處就是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爭執與較勁,行事方便。如此做,一兩次尚無礙,長久下去,則會喪失真正的人格魅力,成為一個無趣的人。

這種情況若放到感情上,被附和的那一方一定需要經常性地替對方做決斷,兩個人的事由一個人承擔。而旁觀者會發現,他們明明是兩個人,最後卻活成了一個人,另一個完全成為了附屬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懶。懶得去思考,懶得去爭論,懶得去糾結,懶得去分辨。

這麼一說,似乎把這種行為美化了,這部分人除了有可憐的性質存在,更多的是煩人的性質。說好聽點,是附和於人,說難聽點,叫跟班,說更難聽點,是跟屁蟲。而且,大部分人會很反感身邊這類人的存在。

大家都將就著處事,大度容忍著另一方,這種大度,或者取決於自己也曾經如此,也有可能忘記了那時的自己,只是心中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原諒對方的行為,但是厭煩對方是免除不了的。

不過,人都是很善變的,有時能容忍附和人群的存在,有時則不能。有時很討厭附和人群,有時則會將自己變成附和人群中的一員。

其實認真想一下,人群中的這個“我”,或許並非“真我”,是盲目跟從、附和,失去了主見,成為了一個我以為的“真我”,並且一直信下去。事物有好多種,又能從中分出千千萬萬種,它們擠在一條大道上,我們身在其中,難免會失去真我,成為別人的影子。

偉人們常說的探討自我,追求真我,並非只說一次,也並非只做一次,他們長久堅持,像一場持久戰一樣。你或許可以在某個深夜試著揭下面具,觸碰一下那個早已經被你遺忘了的真我,你看到那個迷糊的另一個自己時,拍一拍他的肩膀,給他指路,告訴他:往這條路走,一直走,別怕走失而跟著別人,因為我會回來給你指正的。

人的生命有限,若在臨死前才走馬觀燈地追溯本源,那已經太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