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我看北大派和清華派

季羨林:我看北大派和清華派

季羨林:我看北大派和清華派

漫淡北大派和清華派

文| 季羨林

這裡講的“派”不是從政治上來講的,而是從學術上,從學風上。

我是清華的畢業生,又在北大工作了半個多世紀,我自信對這兩所最高學府是能夠有所瞭解的。因此,讓我來談一談兩校學風的異同問題,我還是有點資本的。

我腦筋裡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兩校的學風問題。原因是自從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以來,清華已經成為一所工科大學,北大仍然保留綜合大學的地位。以工科而談學風,蓋已難矣。可是,我前不久偶然在一本什麼雜誌或報紙上讀到了一位學者的文章,他是最近幾年來清華恢復文科院系以後到清華去任教的,他是人文社會科學專家,是有資格談學風的。我因為病目,不良於視,只是大體上翻了翻這一篇文章,記得內容只是談清華學派的,其中列舉了一大串學者的名字,好像都是老清華的。作者的用意大概是,這些學者組成了“清華學派”。這些人名我基本上都是熟悉的。看了這一張人名榜,我第一個想法就是:作者對於這一些人似乎有點隔膜。其中有一些是六十多年前我在清華讀書時的教授,我對他們是瞭解的。在當時學生心目中,他們不過是半教授半政客的“雙棲學者”。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有什麼有獨到見解的為內行人所承認的學術著作。因此,我直覺地覺得,即使真有一個“清華學派”的話,裡面也很難有他們的座位。

那一篇文章我並沒有看完,便置諸腦後,以後也再沒有想這個問題。

但是,後來聽說,北大的一些年輕教員對於這個問題頗感興趣。他們先準備召開一次座談會,後來又改為用筆談的形式來各抒己見。守常約我參加,我答應他也來湊個熱鬧。

北大和清華有沒有差別呢?當然有的。據我個人的印象,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地位方面,在對中國教育、學術和文化的貢獻方面,兩校可以說是力量匹敵,無從軒輊。這是同一性。但是,在雙方的風範——我一時想不出更確切的詞兒,姑且用之——方面,卻並不相同。如果允許我使用我在拙文《門外中外文論絮語》中提出來的文藝批評的話語的話,我想說,北大的風範可用人們對杜甫詩的評論“沉鬱頓挫”來概括。而對清華則可用杜甫對李白詩的評價“清新俊逸”來概括,這是我個人的印象,但是我自認是準確的。至於為什麼說是準確,則決非三言兩語能夠解釋清楚的,這個問題就留給大家去揣摩吧。

這是就一般的風範來說的。至於學風,則愧我愚陋,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差別。首先一個問題我就解決不了,根據什麼來劃分北大學派和清華學派?根據人嘛,是從北大或清華畢業的人才算是北大學派或清華學派呢?抑或是在北大或清華任教的人才算是北大學派或清華學派呢?有的人是從北大畢業然而卻在清華教書,或者適得其反,他算是什麼學派呢?這樣的人,我無法去統計,然而其數目卻是相當大的。

根據學術著作的內容嘛,這也不行。著作內容,比如說中國哲學史,每一個學者,只要個人願意,都能研究,決不會有什麼北大學派或清華學派。根據學術風格嘛,幾乎每一個學者都有自己的風格,不但北大、清華如此,南開、復旦等校又何獨不然!

北大和清華,由於歷史淵源關係,教授互相兼課的很多,兩校教授成為朋友的更多,關係錯綜複雜,難以尋出一條線索把他們分為兩派。只要是北大的教授,就屬於北大學派。只要是清華的教授,就屬於清華學派。這是一種過分簡單化的做法,什麼問題也不解決。

總之,我認為,從學術上來講,根本沒有什麼北大學派和清華學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