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烈士紀念日,也是羣魔亂舞的日子

今天是烈士紀念日,也是群魔亂舞的日子

這篇文章一開始就不在寫作範圍的之內,直到我看見了如下一段話:

王偉:我已無法返航,請繼續前行,他用他的戰機撞向了入侵者,那一天是四月一日,四月一日,恰恰有個明星也是(忌日),但是每年的四月一日都會有人會哀悼那個明星。

王偉,我是知道的,

01年中美撞機事件的犧牲者,烈士英雄。

至於那句:我已無法返航,請繼續前行。

我不知道出自於哪裡,

去查去搜索,相關的詞條全都模稜兩可,

其真實性有待考究。

他用他的戰機撞向了入侵者,

整件事情不管是意外也好,他國別有預謀也罷,

怎麼看來王偉都是被動撞機。

至如今其崇高的犧牲精神,大無畏精神被歌頌不休。

無可厚非,

我們需要被賦予這些高貴的精神情操。

但是這些精神情操不能是強行植入腦海裡的,

我們要從強大的民族自尊,民族自豪感中萃取,

習慣了自尊,就會鄙夷自卑;

習慣了自卑,就會忘記自尊。

中華上下幾千年,大義犧牲者數不勝數,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

陸秀夫攜幼帝跳崖,幾萬平民尚且前仆後繼,

閻應元“血湧沸而僕”,

民國十萬學生十萬兵。

從前的歷史上,我們最講究什麼義啊,俠啊,氣節啊,

而現在偏好些搬弄是非,顛倒黑白的事。

現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便捷總讓人沾沾自喜津津樂道,

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掌握消息的走向。

導致知識量和思想體系變得輕薄,

真正的知識內核變少了,

為什麼總是抱怨民國之後無大師?

沒有積累如何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

如何認清這世界?

文中所說那位明星,我也是知道的。

對事件的認知越來越倚靠於自媒體,

只見有人悼念懷想他,

卻不見其本人;

只道其是花花戲子,

卻不見真善美。

講到底是誰的悲哀?

又是誰,黑白了世界?

“唯一可以保持住自己名氣的,

不是要做些什麼,

而是將自己的事做好,

要把心叫出來,

真的用心去做一件事。”

這樣子的態度,行麼?

行那就去做啊,做好自己的事啊。

“我們說的是第八藝術,

對於第八藝術有沒有誠意,

別人一看就知道,騙不了人。”

《霸王別姬》《春光乍洩》《阿飛正傳》

你看出了這份表演藝術在欺騙人麼?

“慎言莫冒犯別人,遇上冷風雨休太認真,

自信滿心裡,休理會諷刺與質問,

笑罵由人,灑脫的做人。”

“願來的安,去的也寫意”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不瘋魔,不成活”

這些話有多少人能懂?

有多少人敢懂?

慈悲的真義是去感受人類的真善美,

和有膽量來表現內動的同情。

曾經有人說中國人只會在殺人場上聽戲曲,

絕不會在法庭上賀喜背叛無罪的刑犯。

不單單我們悼念張國榮,

古天樂,古巨基,陳奕迅,趙文卓,張柏芝,張衛健等等一干人,

每每念起都淚流滿面。

香港老一輩藝人們最寵愛他,

是不爭的事實。

這背後的事情,

其才華,其人品,其所作所為,

又有誰去深究了?

所謂的“真相”只來自於網絡的隻言片語,

用自己的虛偽來支撐高尚的情操,

洋洋得意後張牙舞爪,

無恥下流至極。

誰敢相信世上曾有張國榮這般真善美之人?

我們需要高尚的大無畏情懷,

同樣也需要真善美滋潤心靈,

那些盲目洩憤而無視真相,

褻瀆真善美者,

請自重。

碎碎念之言,輕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