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機場吞吐量排名:海口是最大贏家,武漢還需繼續加油

上半年機場吞吐量排名:海口是最大贏家,武漢還需繼續加油

文|西部君

8月24日晚間,上海機場半年報新鮮出爐。上半年,上海機場實現營業收入45.04億元,同比增長15.57%,淨利潤20.22億元,同比增長19.21%。

其中旅客吞吐量3669.29萬人次,同比增長7.48%。總量依然排名全國第二。

但全國20家主要機場的上半年的吞吐量排名,較之去年全年的排名,已出現變化。

2017年吞吐量排名前20的機場分別是:

上半年機場吞吐量排名:海口是最大贏家,武漢還需繼續加油

今年上半年的為:

1、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4938.21萬人次

2、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3669.29萬人次

3、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3420.87萬人次

4、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2611.66萬人次

5、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2431.91萬人次

6、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2331.26萬人次

7、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2157.58萬人次

8、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2143.94萬人次

9、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2027.77萬人次

10、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1871.07萬人次

11、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1374.65萬人次

12、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1335.60萬人次

13、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1296.93萬人次

14、海口美蘭國際機場 1234.59萬人次

15、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1220.10萬人次

16、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1185.09萬人次

17、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1167.94萬人次

18、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137.74萬人次

19、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1101.14萬人次

20、三亞鳳凰國際機場1021.97萬人次

上半年機場吞吐量排名:海口是最大贏家,武漢還需繼續加油

對比兩份榜單不難發現,在吞吐量前十名中,今年上半年的情況較之去年全年,基本不變。唯一出現的情況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被上海虹橋以不到20萬人次的優勢反超。兩個機場的排名被調換了位置。

而在前20名中,鄭州被廈門反超,烏魯木齊被天津反超。

另外,海口是吞吐量上升最快的機場,分別超過了武漢、青島、長沙,從第17位上升到了14位。這與海口今年深化改革開放和打造全島自貿區有著直接聯繫。

另外,武漢超過了青島。高鐵樞紐城市武漢近幾年已經注意到了天河機場吞吐量不足的問題。現在來看,武漢已經在發力民航了。但是在中部地區,依然落後於鄭州、長沙。武漢要想提升在中部地區的民航地位,還需繼續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