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熱點話題改編成小品,讓學生排演,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我把關於教養的一篇文章,改編成小品,讓我的學生排練,週末邀請家長來觀看,受到了家長熱烈的歡迎。看到孩子們有板有眼的演出,家長們都感到了孩子的進步。

現在我把四個小品提供給大家,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主題班會(小品表演):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第一個小品

在一個路口,有一個學生扮演司機開車,一邊開車,一邊說:“我要過馬路”。

有一個學生扮演行人,一邊過馬路,一邊說:“我要過十字路口。”

一個學生扮演媽媽,一個學生扮演孩子。一位媽媽牽著女兒過馬路。

開車的司機做停車狀,等待行人過馬路。看到有車輛停下讓行,媽媽示意女兒向讓行車輛鞠躬致謝,揮手拜拜!

有兩個學生走上臺。

甲旁白:這位司機叔叔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乙旁白:這個小朋友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這幾個參加演出的學生,在臺上站成一橫排,共同舉起右手宣誓:

合:我們宣誓:做有一個有教養的人,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成為有教養的高貴的人

(每個人分別說)我能做到!(放下手)

全體敬禮!退下。

把熱點話題改編成小品,讓學生排演,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個小品

(臺前擺一排椅子。當做地鐵的座位。)

幾個學生扮演乘客走上來,其中一人說:“我們去坐地鐵去。”

地鐵上,一個學生扮演媽媽(或爸爸),一個學生扮演孩子。孩子睡著了,媽媽把孩子抱在的懷裡。

媽媽怕孩子踢到別人,也怕孩子的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就一直用手捧著鞋子。

直到地鐵到站前,這位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

有兩個學生走上臺。

甲旁白:你看到這位媽媽,怕弄髒別人的衣服,就一直用手捧著鞋子。

乙旁白:這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甲旁白:在公共場所多為他人著想,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乙旁白:學會為他人著想,在公共場所以不打擾別人為最高境界。

這幾個參加演出的學生,在臺上站成一橫排,共同舉起右手宣誓:

合:我們宣誓:在公共場所

多為他人著想,

不給別人添麻煩。

以不打擾別人為最高境界。

(每個人分別說)我能做到!(放下手)

全體敬禮!退下。

把熱點話題改編成小品,讓學生排演,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個小品

(臺前擺一排椅子。當做地鐵的座位。)

幾個學生扮演乘客走上來,其中一人說:“我們去坐地鐵去。”然後坐在一起。

有一個扮演一名乘客,在車廂內肆意剝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其他扮演乘客的學生紛紛指責他,他理也不理。

有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後,默默蹲下,把地上的蒜皮都收在手裡,帶出車廂,她在臨下車時,說:“爸媽就是這麼教我的。”

有兩個學生走上臺。

甲旁白:教養深植於一個人的骨子裡,付諸於行動中,流露在語言裡的。

乙旁白:有教養的人,更懂得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

這幾個參加演出的學生,在臺上站成一橫排,共同舉起右手宣誓:

合:我們宣誓:做有教養的人,

做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每個人分別說)我能做到!(放下手)

全體敬禮!退下。

把熱點話題改編成小品,讓學生排演,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四個小品

一個學生站在臺的一側,做旁白:“這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在一條沒有路燈的小路上。”

一個小學生,騎著自行車回家,一邊騎,一邊說:“後面的司機真好,給我照亮了回家的路。”

身後一個學生扮演司機,開車上:“孩子一個人走夜路不安全。”

快到路盡頭時,孩子突然停下車,很認真地給司機鞠了一躬,以表達謝意。

有兩個學生走上臺。

甲旁白:司機叔叔,耐心地為這位學生照亮回家的路,我為叔叔點贊!

乙旁白:這個小學生深深的一躬,說明他有一顆感恩的心。

這幾個參加演出的學生,在臺上站成一橫排,共同舉起右手宣誓:

合:我們宣誓:做有一個有教養的人,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成為有教養的高貴的人

(每個人分別說)我能做到!(放下手)

全體敬禮!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