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下咽的苦果!美媒稱「美國優先」局限新北美自貿協定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3日發表該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的文章《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顯示出“美國優先”的侷限性》稱,對於自由貿易者來說,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一顆難以下嚥的苦果。它把有管理的貿易引入汽車領域,削弱了企業的對外權利,而且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徵收關稅。它的許多進步,比如在知識產權和勞工權利等方面,都已經體現在由12個國家達成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中,即特朗普總統已經退出的協定。

但是,如果以一個不同的標準來評判,會得到不同的結論。這一標準便是:面對迄今為止保護主義程度最高的美國政府,世界貿易體系將如何生存。這項新協議顯示了特朗普“美國優先”議程的侷限性。原因是:特朗普從國會、商界、他自己的顧問和美國的貿易伙伴那裡遇到的阻力限制了他的影響力,未來可能還會如此。

文章認為,一開始,美國握有一手好牌。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出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遠遠大於美國的出口對墨加市場的依賴。與此前的歷任總統不同,特朗普對貿易協議毫無感情,無論是這些協議自身的優點還是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都不能改變他的態度。他聲稱將放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甚至世界貿易組織的威脅都不是空洞的。他通過對洗衣機、太陽能電池板、鋼鐵和鋁單方面徵收關稅證明了這一點。他對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說:“我將給予你歷史上任何一位美國貿易代表都不曾獲得的支持。”萊特希澤1日對記者說:“他做到了這一點。”

然而最終,新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看起來很像舊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唯一的重大讓步是在汽車和零部件方面:規定要求在北美增加生產,提高工人工資,而且如果對美國出口的汽車超過260萬輛,可能徵收關稅。

文章認為,然而,這些汽車規定可能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限制出口可能會阻止製造商擴大在墨西哥的產能,但不會影響目前的出貨量,因為美國的汽車需求一直停滯不前。加拿大也面臨出口上限,但限額遠遠高於目前的出口量,因此受到約束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這讓人想起韓國同意將不必符合韓國安全標準的美國汽車的進口配額增加一倍。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家制造商能夠用滿舊的配額。

美國剛與墨西哥達成協定,就立即敦促加拿大加入,否則就將其排除在外。但加拿大談判代表並沒有屈服。早在1988年與美國達成最初那份貿易協定時,加拿大就以不妥協著稱。加拿大還在美國的州長、國會議員和商業團體中堅持不懈地培養盟友。

文章稱,目前尚不清楚這種風險會如何影響最終結果。加拿大最終確實做出了重要讓步,擴大了美國進入其受到嚴密保護的乳製品市場的機會。不過,加拿大已經做好了在這一領域讓步的準備,因為它已經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及其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中這樣做了。美國還允許外國產品進入其受到保護的花生醬和糖市場。因此,這是有利於消費者的自由貿易的真正勝利。

現有結果為今後的貿易談判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教訓。特朗普很快將與日本和歐盟就鋼鐵和汽車問題進行談判。然而,他仍將經常受到來自美國出口商和企業的壓力,這些出口商和企業可能會因為國內成本上升和國外的報復措施而蒙受損失。因此,特朗普還將遭到國會的抵制。與此同時,與特朗普威脅要撕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相比,他有關推翻世界貿易組織的威脅很可能會面臨國會更大強度的抵制。

文章認為,明年的某個時候,特朗普將不得不想辦法讓國會批准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屆時,他可能會開始讚美他長期以來一直貶低的那類協定。

难以下咽的苦果!美媒称“美国优先”局限新北美自贸协定

這是2017年9月24日在加拿大渥太華拍攝的第3輪北美自貿協定談判現場的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國旗。 新華社/法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