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讓人終可橫切世界:看到有趣

很容易煩躁呀,不知道為什麼。

更多的是一種情緒,抓不出具體事件,一堆細碎讓人滿臉倦容。

過得真快呀!

已經明白下面的道理:

生活偶爾猙獰一下,犯不上黴運的刻意顛簸你,就足以辛苦好久。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

說得真好。

時間可以懷著深深的惡意把世界刻畫的陰險無比,但能夠做只能是熱愛他。

說得好不輕巧!

深陷泥潭的人周圍都是臭水、腐屍,還要飽受瑣事折磨有如蚊蟲叮咬皮肉一般。

更難過的是還要繼續遭受很長時間,一時無法走出。

但是沒走出來前,抬頭看下天空吧,說不定此時是蔚藍如洗,頭頂有一片葉正在

肆意地綠,快活不已

時間,讓人終可橫切世界:看到有趣

不要讓自己承受傷害以外的更多了。

更不要刻意關上窗戶,讓陽光與鳥鳴俱鎖在窗戶,徒留自己與黑暗、寂冷相伴。這一點也不酷!

記住,不是所有人都是太史公,可以把痛苦輸出為著作,讓後人看到光輝。

普通人首先受不到那種級別的痛苦待遇,既然承受不住,趕緊轉移注意力,讓時間被有意義的事情佔據。

問題來了:我走不出去!想走出去,卻被負面情緒牢牢抓緊,寸步難以。

那首先千萬不要心生怨念,說“為什麼偏偏是我”。

其次,既然被負面情緒抓住這麼久,也就不要著急甩掉。因為你越想甩,卻發現不但甩不開,還容易加重焦躁。

推薦一本書:《自我暗示術》,理論雖然是20世紀早期的老理論,與當代心理學比起來,粗糙的很!

但是,正因為粗糙所以簡潔直奔主題。

“人的身體會有自我調節的機制,保障生存是身體的第一要義”

多數負面情緒屬於心理問題,較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是心理上的疾病,雖不明顯影響身體機能。

意識到這種情況,但自己無能無力時,不要刻意去想擺脫(這時候已經不管用了),讓這股情緒發作出來,沒有比這更壞的情況了。

負面情緒好比能量,需要你人工去投餵。讓情緒發作,就是在消耗能量,雖然很不舒服,沒辦法,你趕上了!

當自己不主觀控制時候,身體會進入自我保護機制,不會持續的讓負能繼續。

中間的間歇,是機會!要自我把握住,放鬆下來,最好去運動,讓身體疲累。

這樣,身體機能會跳入運動調節系統模式。好處:抑制住負能量的分泌。


好像跑題了,來來,說些有趣的事情。

最近翻到了一個奧數題,不到1分鐘,就知道答案。

有趣的是:

沒有運用任何數學知識,只是推測,想了一下,知道出題人的小心思,看破了之後,答案就自然出來了。

先上題目:

時間,讓人終可橫切世界:看到有趣

答案:135度。

下面說下,有趣思維:(你要非說蒙的,其實也對)

1.首先∠BPC,是鈍角無遺。大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則隱含條件是有一45度。

2.題中出現了,每條線段的長度,這裡面一定有運算。

3.最重要這是一道初中的題目,不會涉及高等數學,初中和三角形有關線段的運算只有勾股定理了。

推理:這道題,明顯是出題人在考大家,通過長度多次運算構出一個與∠BPC相關的直角,將∠BPC割裂以後再去看變化。

猜測完畢,推出結論:∠BPC=90+45=135°。

答案也正是如此。

可惜,這道題不是選擇題!!!是卷子最後的壓軸解答題,需要演算過程的

孩子們還是要走正路。

(注:正統的解題思路,比較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末鏈接看視頻講解。)

說這些目的是想說:

1.不要侷限在當初去看世界,正面硬剛確實勇猛,但是這個世界的角度可以多樣。

當我們跳出來以後,就又會多一個側面,我們可以拉開距離來來審視。

2.你真的無法預料時間會帶來什麼。

上學的時候,很討厭數學,因為拉分,不得不狂背兩詞:單詞和詩詞,在我看來這樣還能把數學落下的分背一背。

後來發誓,高考結束要把所有的數學卷子連我們數學老師的照片一起燒掉,所謂恨屋及烏。對於數學滿滿的厭惡,相信隔著屏幕都會感到。

但是後來,發現數學原來真是美妙無比,高冷僅僅是一層外表,內核全是風流與俏皮。

舉個例子:

人與人在信息傳遞中,總是會有偏差,要麼是對方理解不對,要麼是理解不到你的程度。

老闆說這裡應該這麼這麼,看吧,老闆低著頭說半天,等到方案拿出來。

“你再改改,我說的啥啥啥咋沒體現,有沒有認真聽!”

這就是信息交流的衰減。

而數學卻不會,在扼要介紹完畢條件,呈現的數學式子,總會準確無誤的把意思完美傳遞下去,不會少一絲信息,更不會出現傳遞者的自我解讀。

總是那麼優雅,準確。

正版解題思路鏈接:

http://www.365yg.com/item/65334854556676265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