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鳥兒輕輕唱,落在河洲上。

美麗俏姑娘,青年好對象。”

這是《武林外傳》中佟掌櫃(寧財神)的神翻譯。

彼時秀才正追求小郭,剛猛直接地念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翻譯版本,也是不落下風,反而熱辣直接。

若用食物來形容,前人的文章,像宮廷菜多些:考究,精緻;而現代人的解讀,則是大個窩頭配豆汁,味道濃郁,也能吃得酣暢。

翻譯工程,實在是有看頭得緊。不論高雅粗俗,只要說到點子上,都能讓人,眉開眼笑,感受到文字的性感迷人。

這麼說有點幹,看個例子: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插曲,歌詞就清新得很,額,我是說翻譯過來的歌詞。

原文中的“time can do so much……”直接譯成“流光可使物轉星移…”!

這簡直太抬舉英文了,有沒有感覺:翻譯過來後,短短一句話成了一個小故事,流光有了動感,物轉星移平添無奈。

翻譯的強悍可見一斑。

再看一個例子。

很久以前,阿黛爾的歌曲《someone like you》被大神直接翻譯成另尋滄海,火得一塌糊塗!

貼上幾句,供大家玩樂。

I heard, that you're settled down.

已聞君,諸事安康。

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e married now.

遇佳人,不久婚嫁。

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聞君,得償所想。

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識君望。

Old friend, why are you so shy?

舊日知己,何故張皇?

……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毋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

……

有人說這不叫翻譯,太多地方都是再創作,作者純屬炫技。

炫技也得人家有,才行。

這種把歌詞變成詩詞的神操作,不要太給力。

關於文學翻譯,大俠認為當傳神和準確無法兼顧時,傳神更重要,畢竟這不是醫學文獻,文學本身就是讓人感知美,一切展開應當以此為中心。

再來看一種類型的例子:電影譯名。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Pretty woman,大陸翻譯成“漂亮女人”,這是直譯,只能說中規中矩,與香港的“風月俏佳人” 相比,遜色不少。

“風月”暗示了茱莉婭·羅伯茨飾演的女主人公的職業,而“俏佳人”既是對女主的讚美,也是對那段愛情故事的歌頌。

香港人的電影娛樂市場,比內地起步早,所以他們更加知道什麼樣的名字會賣座。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再比如上圖,電影原名就一人名“Leon”,這就相當考校翻譯了。

大陸:殺手萊昂(早期翻譯名)

香港:這個殺手不太冷

臺灣:終極追殺令

不得不說,香港這個翻譯神來之筆。

“這個殺手不太冷”翻譯相當出彩!是從內容出發,再反向翻譯片名。

單從名字上,就可以判斷劇情種類,而且巧妙的設立了反轉,讓人有觀影的衝動:冷酷殺手到底是如何柔情。

當然,大陸這種厚重的翻譯後來慢慢變得“穩中帶皮”,比如“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大陸的翻譯真是走心至極。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大陸:廊橋遺夢

香港:麥迪遜之橋

臺灣:麥迪遜之橋

只有充滿性格的翻譯,才有看頭


大陸:當幸福來敲門

香港:尋找快樂的故事

臺灣:追求快樂

這個譯名中,毫無爭議,大陸版本更出彩。happyness翻譯成幸福要比快樂更高級。

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一下張璐(國家級翻譯牛人),她的翻譯就有點“穩重帶皮”感覺(關於她的報道還是很多的,搜索人名前添加翻譯官之類的關鍵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