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什麼意思?

淺夢留香


意境: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意象的空間。它是我國古典文論獨創的一個審美範疇,也是我們民族抒情文學審美理想的集中體現。

文學意境有三個特徵。

情景交融

南宋範晞文首先發現了意境的這一特徵。他說:“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說意境中在有兩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開的。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說過“景中生情,情中含景”。這是意境的表現方法特徵。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看起來全是對客觀景物的具體描寫,但從那煙花三月、黃鶴樓頭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對友人的祝福,而在寫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時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也是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面上這首詩句句寫景,實則句句抒情,真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虛實相生

是說意境一般是由虛境和實境構成,實境是指逼真存在、文本中直接描寫了的景、形、境,虛境則是指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虛境是實境的昇華,它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意境結構中處於靈魂和統帥的地位;但虛境不能憑空產生,還必須靠實境的具體描繪來體現,是藝術表達的重心。由於虛境要通過實境來表現,實境要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這就形成了意境的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徵。

南宋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一詩描寫詩人遊一座花園,但園中無人,在悵惘之際,忽見一枝紅杏怒放,伸出牆外,這是實境。但詩人不得進門的遺憾,由一枝紅杏引起的怦然心動的愉悅,以及由此引起的對滿園春色的推測與聯想則是由實境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便是虛境。

韻味無窮

所謂韻味是指意境中所蘊含的多層次和文學本文意蘊的多側面,其中包含有情、理、意、韻、趣、味等多種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韻味無窮的審美特徵。不但有象中象,韻中韻,味中味,而且還有層出不窮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 “韻外之韻”,讓你咀嚼不盡。

唐朝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獨立蒼茫的詩人,一座兀然聳立的高臺。同時我們又可以體會到詩人報國無門的悲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在這之外,對宇宙對人生的蒼涼感更是撲面而來。讓我們回味無窮。意境的這三種基本特徵集中地表達了中華民族抒情文學的審美理想,從而使它具有與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對獨立性,成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類審美理想的表現形態之一。


一往文學


意象和意境是詩家寫詩、評論家評詩經常用到的兩個術語,也是我們欣賞古詩詞時必須要掌握的兩個的重點,更是要分辨的兩個難點。比如全國語文高考卷曾考過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折柳”在這首詩裡就是一個意象,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漢樂府古曲《折楊柳》,此曲抒寫的是離別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捨的心情。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這題的答案顯然是“折柳”的第二種含義,即“惜別”。對這道題,如果學生知道在古詩文中常用“柳”表示“留”意,那就很容易就能答出。如果不知道,就要一步步從詩的意象、意境分析入手。在古詩詞學習和鑑賞中,類似“折柳”的意象還很多,但如何賞析詩歌散文中的意境與意象確有許多地方要注意。下面談談有關意象和意境問題。

一、定義

要賞析意境,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意境。意境是我國古典文論獨創的一個概念,早在兩晉時期就已出現,經過幾百年的沿革變化,內容已經變得豐富複雜。關於意境的定義,有人統計有四大類十種以上。那這對我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掌握的。即使是為了中學教學而作出的定義——指抒情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不必要去死記定義,我們只要知道怎麼去辨別、篩選。

其實我們在閱讀任何一篇文學作品時,在腦海中都會想像作品中描繪的場景。比如在讀戴望舒的《雨巷》,我們就會自然的想像在一條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有一個獨自彷徨的丁香般的姑娘。那麼,我們想像出來的這個畫面,就能看做是意境。在這畫面中的出現的人和物(姑娘、雨巷)就是意象。這是個形象的理解方法,但這裡面還缺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意境和意象的本質特徵就是“情景交融”,也就是說,融入了作者感情的事物才能成為“意象”,由這些“意象”組成的畫面,才能成為“意境”。所以,意象與意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區別在於意象是個體,而意境是由意象組成的整體。

二、情景交融是意境的本質特徵

自然景物本身是沒有情感的,有情感的是人,當人把自身的感情賦予了客觀事物後,這些事物就具有了抒情的性質。所以說,對於意境來說,情感是景物的靈魂,景物是情感的載體。塑造意象和意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抒情”。以“雨”為例,自然的雨本身不包含情感,也就沒有特殊的意義,擔當融入了人的情感後,就被塑造成了“苦雨”、“喜雨”等不同的“意象”。我們品味意境的首要任務就是將詩人留在紙上的文字、語言轉化為心目中的圖象, 去感受、去品味, 從而領略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們說體會意境,是要通過想象來接近“那個時候,那個地點,那個狀態”下的作者,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由於刻畫景物的目的是為了“抒情”,情感是通過景物來表現的,這就決定了意境中的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徵就是“情景交融”的。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融情於境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捨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又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詞人的悵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意象來表達的。再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傳達出來的是傷別情懷。

三、“境”不一定只能是“景”,動作、語言、心情、氣氛、想像都能組成意境。

不能簡單的把“景”直接等同於“境”,“景”只是“境”的一部分。古人有“境分虛實”的觀點,就是指的許多非自然景物甚至許多“看不見”的事物也能營造意境。

柳永在《雨霖霖》中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以兩個人的神態動作,將兩人內心的千言萬語,不忍分別的深厚之情,隱於言外。杜甫《清明》中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以行人與牧童的對話來營造意境。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等豪邁的形象和場景,把內心的雄心壯志顯露出來。陸游的梅花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人想像梅花的高潔與淡泊,以比喻詞人的高風亮節和高尚情操。還有綜合運用的,比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就是將動作、氣氛和心情綜合起來營造出一幅孤獨無依、彷徨茫然的意境,但這個意境中沒有“景物”。


如果您認同本文,請“點贊”、“評論”或“分享”,以讓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謝謝。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古人們的各種詩詞話,已經把‘意境’弄的很玄學了------如果您按照古代文人那套去理解“意鏡”,真的就是摸不到門了。詩詞作品的諸多方面綜合起來,進而整體呈現出來的東西,就是意象。

結合實例,可能能讓大家理解比較深刻,這裡就用王維的《鹿柴》作為示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王維

如果說詩人是導演,那麼詩中出現的,“山”、“人”、“林”、“青苔”等等意象,便是詩人為了提出主題,而選的演員、演出場所;

首先是詩人對環境開始佈局, 背景是“空山”,是安靜的環境,演員則是人物,動作是“人語響”。但這一聲人語,是通過對比的手法,更加突出環境的靜謐,越是安靜的環境,對於細微的聲響反應的則更明顯;

緊接著,作者更加深入的安排環境背景,不但是“空山”,而且是“深林”----這就使得環境不靜靜是安靜,更添加了幽暗,深邃的氛圍,給人的感覺便很壓抑很孤獨,但隨著導演的安排下,一道斜輝返照,使得整個幽暗壓抑的環境活的了一絲活力,隨即鏡頭一變,隨著光線而動,落定在那一抹綠色上“復照青苔上”,而這一點綠色,放在詩人苦心構築的冷色調環境中,卻顯得尤為突出。

整個詞,通過對於環境的處理,意象的處理,結構的處理,甚至是動靜的對比、顏色的對比,鏡頭的變化,構築出了一個幽冷空寂卻有暗含活力的主題,而這一系列的處理之綜合體現,就是所謂的意境。

但正如夜小紫說的,自意境被說的玄之又玄以後,便被不學無術的人玩壞了,什麼都不懂就好談意境至上,讓他們講意境是什麼又支支吾吾,只說的“我看的懂的”、“我喜歡的”就有意境,但是,真的是看的懂了麼?真是的喜歡麼?而不是葉公好龍麼?


無聊到巔峰


範圍較大,大一點說意境為美學研究的重點,所有藝術活動都會產生出意境。

簡單說,意境就是藝術家主觀思維活動與客觀景物相互碰撞所創造出來,水乳交溶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主觀的"意”與客觀的"景"必須二者合一,虛實互動形神統一,意境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它及是客觀事物的藝術再現,也是人類主觀精神的精微表達。

對意境的創造和欣賞都離不開人類主觀的思維活動。


天地伊人1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煙火




椰子比蘋果大


意境是什麼?以我的理解,所謂意境,就是通過文字、圖片、影像、音樂所創造出來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足以打動人心,並帶給人美好的享受。

主要拿文字所創造的場景來說明。

王維有首詩,描繪了大漠長河的孤煙和落日,其中說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每當人們讀到這句詩詩,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幅圖景:廣袤的戈壁上,一柱狼煙嫋嫋升騰;靜靜流淌的長河蜿蜒盤曲,落日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這就是一種意境,一種空靈、浩蕩和寧靜的意境。

再比如李白的這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們在讀這句詩的時候,不由你不感受到長江的美,但見一葉孤帆在碧空中漸行漸遠,群山中,長江浩浩蕩蕩,流淌於天地之間。這就是一種意境,一種美妙絕倫的意境。

在所有的意境中,文字所創造出來的意境是最豐富的。圖片和影像直觀,但對意境做了限定,就是圖片所反映出來的意境;文字所創造的意境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內涵更深、更廣。

所謂讀詩、讀散文,就是感受其中的意境;寫詩、寫散文也是如此。意境深遠,則文章和詩就上乘。


隴之語


意境這個詞在評判詩詞好差中是個常用詞,也是個專用術語,但講簡單點境是詩中的實詞,意是虛擬詞,詩詞普遍通過實詞•境•來表達作者的•意。好的詩詞就是實詞與虛擬詞的完美結合而達到幾句代萬言的功效。(這只是我膚淺的理解)


有你真好1949634


意境,我理解為通過某些事物,引領人進入某種臆想的環境。

文學裡有很多特定的意境,比如朝陽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生機勃勃的感覺,秋風落葉給人悲涼蕭瑟的感覺。

以朝陽而言,在自然界中真切的看到朝陽初升,它紅紅火火,照在人身上,讓人感受它的光度、亮度、熱度、暖度,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會為之一振,這就是生機勃勃的感覺。

而秋風吹落葉,樹葉盡落,隨風飄飛,人如果置身其中,毛孔收縮,寒冷顫慄,只想著縮著身子保暖,不得伸展,不想作為,這就是悲涼蕭瑟的感覺。

因為經歷過朝陽的溫暖和秋風的寒冷,離開自然環境,即使是在書裡讀到朝陽或者秋風,也會有溫暖或者寒冷的感覺。其實朝陽和秋風都不過是自然界裡的一種形態,因為我們曾經感受過,主觀上就把事物和某種感覺聯繫在了一起,讓自己進入了某種想象中的環境裡。


xiaomo光影客


所謂意境,就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意象的組合而帶給人的一種審美想象空間。舉例如: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由一系列單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形成了一副寓情於景的送別畫面,其意境在腦海裡呼之欲出,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理解如有偏差,還請批評指正。


法眼看天下


意是主觀對客觀“境”的反映;境是客觀中人、事、物、景等現實被“意”所描述、分析、歸納在藝術作品中。所以意境是主觀與客觀相得益彰地在作品中的結合。有無意境是衡量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