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寶泉寺的詳情 內附乘車路線

臨沂寶泉寺的詳情 內附乘車路線

寶泉寺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羅莊街道人民政府駐地。寶泉寺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經考古鑑定屬古代文化遺址,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地周圍,怪石嶙峋,地理生態得天獨厚,古生物化石遍佈其間,形成天然景觀,具有很好的考古與觀賞價值。 沐河橫貫景區東西,清泉密佈,其最著者有:龍頭泉、潮泉、竹葉泉、葡萄泉、甘泉等,翩花噴浪,蔚為壯觀,載在史志,稱為“勝景”。泉水經化驗均屬優質礦泉水資源,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寶泉寺公園現佔地面積3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60,000平方米。

寶泉寺,座落在羅莊區羅莊街道辦事處朱陳村西100米處。是以名泉、古寺、涑河、化石有機組合為特色的佛教文化遊覽區。寺內數十眼甘泉星羅棋佈,且其味甘美,終年不竭,故名寶泉,寺因泉而得名。傳說寶泉寺建於唐代,但抗日戰爭前尚有的唐代殘碑,惜已不存,亦無可考。另《續修臨沂縣誌》雖有“建於宋代”的說法,但也旁無佐證。現唯一有據可考的是寺內元代延五年(1318年)所立之碑(俗稱龜馱碑)文記有:朱陳有舊禪院院內寶泉,因泉而得名也。兵革之際,毀於劫火,碑譜淪沒,其詳不可考,惟故基地存焉……”等語。碑文還謂:該寺經過丁巳(1257年),戊寅(1278年)、戊午(1318年即元延五年)60餘年的三次重修,“殿宇簷楹,丹青赭堊,煥然一新,望之巍然”,“又有清流映帶左右,凡耳目之所接及者,但樹林陰翳,山禽野鳥竹風及月而已。幽人至北,整覺塵消物外,終日徜徉,輒忘返也。”所以推斷,寶泉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由此也不難想象當年的寶泉寺遊人如織、香客雲集的盛況。直至明末清初,已有600畝的規模,成為沂州府(臨沂古稱)四大名寺之一。

寶泉寺的最大特點是以泉取勝。據《臨沂市地名志》中闡述:“寺前涑水之陽,寶泉棋佈,其味甘美,其質清澈,故名寶泉。泉最著名者有五,均以泉水噴射之形命名:珍珠泉、葡萄泉、竹葉泉、冒沙泉、滾波泉……。”這些名泉,由於近年當地地下水開採嚴重和保護管理措施不善,現在能湧現於遊客面前的也只有珍珠泉了。“珍珠泉”又名“龍頭寶泉”,是原“朱陳八景”之一。其水量極大,且終年不枯,水味甘美,周邊鄉鄰於此汲水、洗衣,祖祖輩輩,代代相傳,哺育了朱陳村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泉”。近幾年來,當地政府,從保護文物、觀光旅遊的角度出發,計劃對該泉實行封閉管理,但當地百姓由於對該泉有傳統的依戀性,對封閉管理意見不一致,因此,政府體諒老百姓的感情,暫時還是開放管理。

寶泉寺的另一特點是奇石景觀。該寺的地界,據地理專家考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在億萬年前曾為海洋,後經地殼運動,火山噴發和數億年的自然風化,形成現在奇妙的魚群化石,至今石中的三葉魚化石仍清晰可見。此外,寺內的天然怪石,起伏連綿,原“朱陳八景”中的“臥虎石巖”、“蟠龍山區”、“叮咚響石”均以奇石為託,加之人們美好的想象而命名,連同“玉帶涑水”、“龜探河源”、“三松合壁”、“一樓風寒”、“珍珠寶泉”這八大景構成寶泉寺的外圍景觀,與古寺相映成趣,集合成一個完美的、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佛教聖區。然而,歷經歲月的滄桑,和當地居民文物保護意識淡薄,像“蟠龍山區”、“叮響石”、“臥虎石巖”等處景點都是因當地百姓的炮擊取石所毀壞。據說“三松合壁”是因一農婦把玉米秸堆放於此,不慎失火所毀。還有“玉帶涑水”更是因近些年排汙治理力度不夠,“玉帶”顏容漸失。更令人痛惜的是,1938年4月5日(古歷三月初五清明節),日本侵略軍侵佔朱陳,抗日軍民與之展開搏鬥,血戰幾晝夜,使寶泉古寺及“八大景”遭到嚴重的破壞,昔日的美景一夜之間,蕩然無存。後又經“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摧殘,已無人無遐顧及昔日的“八景”。直至解放後,“八大景”也只剩個斷壁殘垣了,但作為史話,也仍為寶泉寺的美景捧場增輝。

臨沂寶泉寺的詳情 內附乘車路線

2005年十月二十五日,佛曆2549年9月23日,山東臨沂寶泉禪寺舉行了寂昌老和尚升座暨全堂佛像開光法會。海內外高僧大德及十方信眾齊聚寶泉禪寺,恭賀寂昌老和尚升座慶典,以續佛慧命,紹隆佛種,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報法乳之恩。公元550年寶泉寺開山祖師善慧法師,發宏願闢宇渡群靈,於涑水河旁觀此處水傑地靈,景色悠美清靜。遂於此創建寶泉寺,開壇講法,普度眾生隋朝末期寺廟毀於刀兵劫火。

唐天寶六年,由遊方僧人傳印法師觀此處環境清悠,遂發願重新建起寶泉寺,隨著唐朝盛世的到來,寶泉寺也在發展壯大,並達到寶泉寺古代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到南宋末年,戰火連綿,寺廟殘廢。元朝年元佑五年(午寅年即1318年),住持僧淨月、淨明重修寶泉寺,於戊午之春建成1377年,淨月衣缽弟子普順,增修寶泉寺。明朝王德十二年歲次丁丑年,住持僧永興和尚重修寶泉寺。

臨沂寶泉寺的詳情 內附乘車路線

明崇貞十一年歲次戊寅年重修寶泉院。

清康熙三十五年歲次丙子仲春,重修天王殿。

清乾隆四十七年由住持僧普如、普乾、普重、普恩重修寶泉寺。

清道光二十九年歲次己酉年,住持僧通貴、通聚重修寶泉寺。

清光緒三十年住持僧師開重修寶泉寺。

1920年在寶泉寺西院修建窯神廟,時值民國,社會動亂,佛法衰落。

1930年在西院建“報忠祠“為紀念陸彤等27位抗擊土匪的英雄。

1937年日軍侵略至此,寺廟被毀,成為一片廢墟。

.1989年,朱陳農工商聯合公司為保護文物遺產發揮自然優勢宏揚佛教文化,經數年醞釀,重修寶泉寺大雄寶殿,大殿依過去老址《古代所留牆基遺址》而建,如今的大雄寶殿在高度、長度和寬度上與老殿幾乎相仿,建築風格採取了帝王宮殿式的建築方式,單簷翹角,水泥結構,彩繪樑棟黃牆灰瓦《注:為了恢復大殿的古老風格,而未採用其他顏色的高檔琉璃瓦》古式門窗,“大雄寶殿”的金字牌匾掛於大殿正門上方。五間大,殿中間三間高築佛臺:上面供奉彩繪泥塑三世佛(左起: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三世佛的背面為觀世音菩薩,在大殿的東西兩邊,分別塑有一排佛臺,上面供有彩繪泥塑十八羅漢。牆壁著深藍色調,其間繪有雜雜祥雲,整座大殿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可惜大殿建成後,農工商聯合公司即解體了,以至大殿從此無人打理,使大殿又呈荒廢之像。

一九九九年時寶泉寺已被劃在寶泉寺公園裡,公園已由美華公司購得。公司總裁王振營做出了一個英明的決策:邀請法師住持寶泉寺,發展寶泉寺。九九年的寒冬時節,王振營總裁著重安排周允勝書記帶著羅莊的幾位學佛多年的老居士赴濟南邀請德高望重的寂昌老和尚。由於老和尚年事已高,便安排自己得力的的徒孫、年青的惟方法師前來管理住持寶泉寺,由此拉開了寶泉寺恢復性建設的序幕

臨沂寶泉寺的詳情 內附乘車路線

惟方法師

現任住持是惟方法師,山東沂水人,生於1978年,依上心下靜法師披剃出家,後入福建佛學院求學,1999年八月授三壇大戒,法緣殊勝。

1999年冬月,受美華集團邀請至臨沂寶泉寺恢復道場。2005年,應沂水居士邀請到龍興古寺恢復道場,獲得僧眾一致讚歎好評。

在寺院弘化作用方面,勢承如來家業,發願利樂有情,努力建設“人間淨土”,使寺院真正起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作用。同時在2012年至2015年在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進修山水高研班。

十餘年來對社會的弘化方面作出積極的貢獻。2006年3月在全市宗教界“三學三提高”中被評為先進個人,2008年6月被評為愛國愛教優秀教職人員。

市內:19路或68路寶泉寺站下車即到。

外地:

1.臨沂火車站乘坐68路到寶泉寺站下車即到。

2.臨沂火車站乘坐70路公交到寶泉寺東門站下車,轉乘19路公交到寶泉寺站下車,或在寶泉寺東門站下車後向西步行即到。

3.臨沂火車站向西步行到金燭俱樂部公交站乘25路公交在站前商場站下車,轉19路公交寶泉寺站下車即到。

4.臨沂飛機場乘坐70路到寶泉寺東站下車,轉乘19路到寶泉寺站下車,或在寶泉寺東門站下車後向西步行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