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世代相傳的「彌賽亞」究竟是何含義?其觀念從何而來?

“彌賽亞”(Messiah)源於希伯來文,原意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這個稱謂源於古代以色列傳統,古以色列人的國王即位時要舉行一個儀式,由大祭司代表上帝將橄欖油敷在國王的前額上,表示上帝的祝福,“敷油”(或“塗油”)這個動作在漢語《聖經》中譯為“膏”,所以國王就被稱為“受膏者”——“彌賽亞”。

猶太民族世代相傳的“彌賽亞”究竟是何含義?其觀念從何而來?

以色列人在民族災難嚴重時所日夜祈求的就是上帝給他們派遣一位“受膏者”來複興他們的民族與國家,重建大衛的王國。後來,先知們進一步發展了“彌賽亞”的觀念,使“彌賽亞”的形象更加具體明確。他們一面反覆強調上帝派遣“彌賽亞”降臨的應許,一面預言“彌賽亞”降臨的各種細節。

公元前2世紀,《但以理書》中提出“人子”(即“彌賽亞”)的國度即將來臨。馬加伯革命的勝利使許多猶太人歡欣鼓舞,覺得“人子的王國”已經實現了。但是,這次勝利只是曇花一現,猶太人民又陷入了民族災難之中。

公元前1世紀中葉,出現了一部“偽經”——《以諾書》。在《以諾書》中,“人子”已經成了一個超自然的人物,是上帝派來對世界執行末日審判並創造新天地的彌賽亞。

猶太民族世代相傳的“彌賽亞”究竟是何含義?其觀念從何而來?

公元前48年,羅馬皇帝愷撒擊敗龐培後,在巴勒斯坦執行的開明政策頗得猶太人的民心,這時產生了《所羅門讚美詩》,作者預言,在將來一定的時候,上帝將派遣彌賽亞——大衛的一個子孫——來除去耶路撒冷的異教統治者,讓流亡各地的猶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到那時,世上萬族都將皈依猶太教,併到耶路撒冷來瞻仰彌賽亞的光榮。

馬加伯革命時期,曾有一個政治派別,稱為“艾賽尼派”。革命失敗後,這一派人消極起來,退隱到曠野裡去逃避現實的民族鬥爭,建立自己的烏托邦。

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庫姆蘭山洞裡發現了有關他們的資料,其中有一本書叫《先知哈巴谷書註釋》。書中敘述一個暴虐的大祭司殘酷地迫害艾賽尼派,殺害了他們的領袖“公義之主”。

後來,上帝懲罰了這個大祭司,使西方的異族佔領耶路撒冷,另立統治者。艾賽尼派相信,那位“公義之主”不久將再次降臨,統治以色列和地上萬國,審判一切民族,只有信他的人才能得救。顯然,這位“公義之主”也與“彌賽亞”觀念有一定的聯繫。

猶太民族世代相傳的“彌賽亞”究竟是何含義?其觀念從何而來?

通觀這段歷史,可知公元1世紀時,在希望民族復興的猶太人中,至少流傳著三個不同版本的“彌賽亞”:

《以諾書》繼承了《但以理書》書中的“人子”的觀念,認為“彌賽亞”是一位從天而降的超自然的人物;

《所羅門讚美詩》發揮了以賽亞等先知的預言,認為“彌賽亞”是一位普通的君王,是大衛的後裔,猶太民族的領袖;

艾賽尼派則認為“彌賽亞”是一位特殊的受難的領袖,雖然已經被處死,但一定會再臨人間,施行審判。

總之,“彌賽亞”觀念是猶太民族復興思想的集中反映,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到1世紀中葉就孕育成了基督教的彌賽亞觀,成為基督教產生的基本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