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居優選指數」制定啓動 買好品牌家居將有據可依

家,不僅是容身之所,更是溫馨的港灣,承載著濃濃的親情與陪伴,人類對美好居家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從未改變。新消費時代,消費者對家居消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但家居行業“進入門檻低,大產業小品牌”的特點導致競爭格局分散、家居市場良莠不齊,消費者滿意度低、行業集中度低、品牌知名度低。加之家居消費往往是低頻消費,消費者經驗普遍不足,面對品類繁多的各色產品如霧裡看花,不知如何選購;不良商家、劣質產品趁機充斥其中,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侵佔了優質產品的市場份額,影響了家居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解決消費端選購難點、行業發展痛點,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家居消費專委會主辦的優選家居網(www.youxuanjiaju.cn)近日正式啟動中國家居品牌優選指數之2018-2019中國消費者優選家居品牌全國巡演活動(詳情見:http://www.youxuanjiaju.cn/event/index.html)。今後,消費者只需查看“中國家居優選指數”,認準“中國家居優選品牌”,就可以買到優質家居產品。

  

“中國家居優選指數”制定啟動 買好品牌家居將有據可依

中國家居市場良莠不齊 亟待權威品牌指數引導

   中國家居企業總數已達5萬餘家,總產值居世界第一,風格流派無所不包,但截至2017年底,上市公司卻不足百家。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進入家居行業的企業與商家越來越多,導致市場魚龍混雜,一些經濟實力不強、管理模式落後、工藝品質標準低下的企業蜂擁而起。這些“小作坊”式的家居企業因為文化審美、製造理念、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欠缺,往往憑藉抄襲、仿冒等手段生產一些低質量的產品,以低價衝擊市場。迫於競爭生存壓力,一些二線品牌也放棄了基本的定位原則,隨行就市委曲求全,降標準、降價格,形成一個無奈的惡性循環。

  家居業產品抄襲、質量低劣、售後服務不佳,侵害了消費端權益,相關投訴激增。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家居家裝類消費投訴13.78萬件,同比增長37.8%。其中裝修建材類投訴最多,共6.62萬件,佔家居家裝受理投訴量的45.4%。其次是傢俱類投訴共5.31萬件,佔比38.5%,裝飾裝修服務類投訴2.21萬件,佔比16%。另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2017年全國消協系統受理的商品領域“房屋及建材類”投訴為21416件,在商品大類投訴量排名中位列第5位;服務領域的“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投訴有8647件,在服務大類中位列第9位。2015年至2017年,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投訴逐年遞增。2017房屋裝修與物業服務投訴量為8647件,比2016年增長看1.78%,比2013年增長10.8%。

  良莠不齊的家居產品、雜亂的品牌,令消費端不滿的同時,也影響了家居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白皮書(2017-2018)》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家居行業的平均滿意度僅為59.15%,超四成消費者對家居建材產品感到不滿意。有記者就“裝修時買過哪些家建材品牌”的問題在西安街頭對200名市民進行隨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0%的消費者都表示記不清家中使用的是什麼牌子的傢俱建材。

  隨著消費者對於家居產品消費理念的日益成熟,消費者對決定家居產品內在價值的材質和製造工藝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在選購家居產品時更加註重產品的品牌。對此,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專職副理事長兼家居消費專委會秘書長張震表示,新消費時代,家居行業更需要密切關注新消費者新需求,積極應對消費端權益保護方面的新問題、新變化和新趨勢,真正建立家居行業品質消費的新生態體系。

  中國消費升級時代 消費者更看重品牌

  新消費時代,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家居消費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方面,傢俱行業由過去的賣方市場,逐步發展到以價格競爭為主的買方市場,目前正在處於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雙兼顧的過渡階段。價格競爭著眼於現在和生存,是有上限的競爭,品牌競爭著眼於未來和發展,是一種無止境的競爭,包括形象、產品、服務、網絡、市場保護等諸多內容。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對居住環境的逐步重視,消費者對家居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京東傢俱建材公佈的數據顯示,近兩年消費者在線上傢俱領域的關注點從性價比、產品功能等共性特徵明顯轉向美學設計、價值標籤等個性特徵,80後、90後成為線上傢俱消費的核心主力,更加關注品牌、智能、定製、環保、品質。數據顯示,2017年,新中式、美式、北歐風格傢俱以超過100%的增速高於行業增長率,成為目前最受消費端歡迎的風格,而更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定製化傢俱成為新的快速增長點。

  消費者的行為、心態、方式也跟隨著市場趨勢悄然發生了3大變化。首先,家居消費更加理性,消費者不再盲從於各種各樣的花式宣傳,而是更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以及所附加的新功能與品質屬性,比如更加註重其環保性能、材質是否過硬等等。其次,家居消費者不僅關注產品本身,也更加註重產品給人帶來的情感上的輸出,更關注產品與周圍整體家居配套家裝產品的和諧度。最後,消費者更加關注品牌口碑,採購前,往往會先查看網友對相關產品的評價,對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高的產品更容易產生購買行為。

  隨著消費者的品牌消費意識全面升級,家居行業的品牌建設正在經歷從低級到高級的升級變化、從理性到感性的兼顧變化、從做品牌廣告度到提高品牌認知度的發展變化,這種家居行業的變化本身也將帶動消費者更理性選擇品牌傢俱。

  中國家居行業深度洗牌 品牌強基業方能長青

  中國傢俱總產值佔世界傢俱總產值的70%,是名副其實的大產業;但是傢俱生產企業規模小,品牌不夠集中。2017年1-11月,中國傢俱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出口463.93億美元,但將近9成都是OEM產品。OEM企業實際上是生產加工型企業,生存需要依靠品牌企業,在求發展求壯大的鏈條上有很多的環節是不可控的,只能通過技術、產品、服務、客情等方面的廉價努力來維護業務量,由於以上因素OEM企業在某種程度上自身是無法控制市場的主動性,企業若想長期發展和持續發展就必須擁有自主品牌。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受益於低成本優勢的製造業,而隨著各種成本紅利的逐漸消失,家居製造業正面臨痛苦的深度洗牌過程。截止2017年底,我國傢俱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00家,虧損企業60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家,虧損面為10.13%。中國傢俱行業2017年虧損總額已經達到22.5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加3.2億元。到2018上半年全國傢俱製造業企業數量增長至6217家,其中虧損958家,虧損面為15.4%,虧損總額達20.6億元。

  隨著消費者對品牌的重視、市場的飽和、資本的嬗變,傢俱行業面臨著從專業類品牌向大眾消費類品牌轉變,家居行業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這一過程則需要有強勢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導品牌。

  傢俱行業要想優化升級,還需要提高市場營銷能力,通過自主品牌化運行、設計和服務等非物質手段,優化行業的資源配置,增加品牌附加值。將產品品牌化,傢俱業由渠道為王,轉變為以品牌打造為主。這過程當中肯定摻雜著許多不確定因素,贏利或許不會很快見效,但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如果還不注重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在產品製造趨同的大環境下固步不前,最後只能被淘汰。打造過硬品牌將是家居業企業未來提高利潤率,基業長青的關鍵。

  “中國家居優選指數”啟動 推優質家居領軍品牌

  當前,各種評獎活動繁多,但沒有從消費端視角評出的獎項,一些評獎活動成為公關謝禮,沒有價值支撐,頒獎對品牌沒有激勵作用,對消費者沒有影響力。

  “中國家居優選指數”之2018-2019中國消費者優選家居品牌全國巡演活動由中國民協家居消費專委會優選家居網聯合知名品牌研究機構、高校品牌研究中心主辦,活動通過對全屋定製、傢俱、裝飾設計等大家居領域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並以消費者網絡品牌關注度調查排行及評價、行業專家評定、品牌網絡輿情數據、消協消費維權數據、互聯網品牌搜索指數、全國核心賣場銷售數據排行等多項評價指標為支撐體系,一年時間積累,千萬級海量數據,全國範圍消費者問卷調查、權威專家團評審,最終形成2018-2019中國消費者優選家居品牌評價結果,並通過電視、網絡平臺、報紙、雜誌、新媒體、新聞發佈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全國發布。

  “中國家居優選指數”來源於10項權威數據,包括:1.消費維權指數(家居315網、全國各地消協投訴維權數據)、2.質量合格率指數(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質量抽查、抽檢報告數據)、3.消費者家居品牌關注度指數(入選家居品牌線上及線下消費者調研與投票結果)、4.電商熱度指數(消費者網上商城成交量數據及評價口碑數據)、5.網絡輿情口碑指數(搜索指數數據及網絡輿情口碑測量)、6.媒體關注度指數(全國媒體正面及負面報道數據情況)、7.地產商家居品牌關注度指數(全國不少於100個開發商企業線下問卷調查結果)、8.核心賣場品牌銷售指數(全國重點城市核心賣場銷售、排行數據)、9.產品測評專業指數(行業專家評價及專業團隊產品實測數據支持)、10.企業徵信數據(市場監管機關、人民銀行及第三方徵信平臺徵信數據)。

  “中國家居優選指數”不僅為消費者推薦放心品牌、安心產品、爭取實惠折扣、提供放心服務、打造安心平臺,更是最客觀權威的品牌展現、行業風向標,助企業提升影響力,幫企業基業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