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印錢的依據是什麼?央行可以隨便印錢嗎?

人民幣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商戶小販還是億萬富翁,錢的一般都是通過銀行從而達到我們老百姓手裡。

央行印錢的依據是什麼?央行可以隨便印錢嗎?

錢雖然都是通過銀行到達我們普通老百姓手機。但是錢的發行來源卻是中國人民銀行,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央行。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人民幣都是由央行印製。然後分配給銀行,銀行在流入到我們老百姓手裡。

那麼很多人就會有疑問,既然錢都是央行印製的,那央行是不是可以隨便印製呢?央行印錢的依據又是什麼?央行又是如何發行錢的呢?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

央行印錢如果沒有任何依據那麼就會出現人民幣過度或者人民幣不足。

如果印的人民幣過度:那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導致的結果就是所有物價飛漲,資產價格也暴漲。

如果印的人民不足:那就會對經濟帶來巨大的傷害,導致大量人員失業。

所以:央行印錢需要綜合考慮物價、社會經濟、市場失業率等等方面的因素。

現在的央行發行人民幣主要是以下兩種方式:

央行印錢的依據是什麼?央行可以隨便印錢嗎?

一、通過逆回購、MLF、再貸款等方式

所謂逆回購、MLF、再貸款其實都可以視為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所不同的是抵押物不同,逆回購抵押的是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再貸款抵押的是票據;其次是期限不同,逆回購偏短期、MLF和再貸款偏中長期。

我們平時在新聞報告裡看到的“央行公開市場MM日開展NN億元逆回購操作”其實就是當日央行向外借了NN億的錢,或者說當日印了NN億人民幣。

二、通過外匯佔比的方式

什麼是外匯佔比,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我們來舉例:

比如A企業是一個外貿出口商,假設我們把商品賣到美國,那A企業拿到的是美金。因為老外沒有人民幣。但是在國內對於A企業來說美金沒什麼用。所以只能找銀行兌換人民幣。 但是銀行拿著美元也沒用啊,所以呢,銀行在把美元賣給央行。

但是,央行自己是不像商業銀行那樣靠利差來賺錢啊!央行自己是沒有賺錢業務的,它要買下這些美元,唯一的辦法只有印人民幣,央行印的些人民幣外匯佔比。

外匯佔比越多,央行印的錢就越多。

央行印錢的依據是什麼?央行可以隨便印錢嗎?

其實錢就是一種媒介,舉個例子說:那就是老王從老李四買了一隻豬,然後寫欠條,欠條就是說以後老李可以用這張欠條從老王那裡的到一隻豬或者價值一樣的東西,但是假如這個時候老李要在老張那裡買羊,但是手裡沒錢,他會怎麼辦呢,那就是把這個欠條給了老張。

這就是信用貨幣,那就是大家都認同一個東西,認為這個東西有價值,然後大家都認可,但是多次的借條轉換,其實到了最後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最初的寫下借條的人是誰,那怎麼辦呢?那就必須有一個有足夠的信用體,由他來承擔大家對他的信任。所以中國就出現了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