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如果活到今天,會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未來探索菌


答:諾獎已經不能衡量愛因斯坦的成就了,愛因斯坦對科學的貢獻,已經超出了人類所能頒予的任何成就。


不過,我們可以來細數一下,愛因斯坦有哪些諾獎級別的成就。

一、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佈的論文中,完美地解釋了光電效應,他也因此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是愛因斯坦實際當中獲得的唯一一次諾獎,但是他的成就遠遠不止這一項。




二、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推翻了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統一了時間和空間,否定了經典力學中的怪胎“以太學說”,狹義相對論不僅能解釋所有的經典力學現象,還解釋了很多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的重要貢獻之一,這一項成就是無與倫比的。


三、質能方程

質能方程本質上屬於狹義相對論的內容,但是質能方程實在太重要了,必須單獨提出來;該方程統一了質量和能量,不僅適用於宏觀,在微觀也是適用的,也就是說質能方程是我們宇宙中的基本物理定律之一




有了質能方程,核能的利用才能發展,人類也明白了太陽為何總是燃燒不完,而且質量方程在微觀世界中極其重要,是粒子物理學中常用的基本公式之一。


四、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理論,幾乎是愛因斯坦一個人完成的,該成就把萬有引力幾何化,完美地解釋了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現象。




五、激光理論

激光被譽為20世紀人類的十大科技發明之一,這項發明實在太重要了,沒有激光,許多高科技發明都不會出現,比如芯片製造、高精度機械製造、光纖傳輸等等。

而激光的理論部分,是愛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來的,該成就絕對是諾獎級別的;直到1953年,科學家才製造出首束激光。


六、預言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愛因斯坦在1924年預言的一種新物質形態,處於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物質,具有很多奇妙性質,在量子力學研究中有著重要意義。

在1938年,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裡,得到了處於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超流體氦。


七、預言引力波

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廣義相對論,次年就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並且得到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是光速的結論。



關於引力波的探測活動,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雖然其間發現過引力波的跡象,但是直到2016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合併的引力波,才以非常高的置信度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


以上七點,是愛因斯坦眾多貢獻中比較突出的,每一項都達到諾獎級別。

除以上七點之外,愛因斯坦的EPR思想實驗孕育了量子糾纏理論;愛因斯坦還創立了終極理論、預言了引力透鏡效應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傑出的貢獻。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毫無疑問霍金就是當代愛因斯坦。同樣也有龐大的信徒群。獲獎了沒?

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撿了個獎,主因是諾獎團隊頂不住龐大信徒群的巨大壓力,另也有他同鄉普郎克的一手策劃。才在1922年補發1921年空缺的獎。光電效應發現者實驗物理家密立根後不久也頒了獎,造成一次發現頒獎兩次的現象。

愛因斯坦是基督教代言人,他的任何理論與科學無關,只是借用科學的美名進行佈教。最終下場被謀殺腦分屍。

而霍金是天主教的代言人,他的幾個學生更是經常奉上各種宗教書籍供他閱讀。他的弦理論最開始由印度宗教大師卡南達提出,後期科學家也相繼提出。他只是加以更改並拼上數學外衣,看似是一個全新的理論,實際則不然。而霍金愚弄世人的報應是:半身不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