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爲學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大學生的思想國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上了大學,明顯感覺到與高中的不同之處在於,高中時代目標很單純,就是為了高考而努力的。而大學則不同,在大學裡,接觸的新鮮事物更多,選擇面更廣,填充生活的不僅僅是學習,還有各種社團,部門。

和大多數人一樣,入學之際,我便加入了院裡的部門,成為了一名小委員。在部長手底下打打雜,也並沒有怎麼感受到進入學生會很忙這種說法,直到六月份留任當了部長,才真正有所體會。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暑假接近兩個月的時間,做完社會實踐後就一直守在後臺審核稿件。那段時間,每天最恐怖的事情就是進入後臺,看到一堆顯示著未審核的稿件。再忙再煩都要耐著性子把稿件下載下來,說清楚稿件的問題。

很多稿子內容像是記流水賬,還有的連基本格式都搞不清楚,或者是退回去的稿子改都不改,又原封原畢地投過來,一天稿子審下來,真是叫人心力交瘁。

遇到奇葩點的,一直追著你問為什麼要退他的稿子,他覺得沒有問題...emmmm打又打不到,罵又罵不得,一個假期下來,感覺自己能少活十年。

開學向室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們都表示不能理解。我也不禁在心裡問自己,做這些值得嗎?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開學沒幾天,就開始著手準備迎新的事。作為宣傳人員,除了在外場幫忙,還要負責新聞推送,連夜趕出新聞稿發給老師看,一次一次被打回來,反反覆覆修改,直到老師滿意為止。

上完早課匆匆趕去迎新廣場採訪新生,一直到十二點多,吃了午飯,在床上躺了半個小時,並沒有睡著,又出門繼續,直到下午四點才草草收工,趕去上課。坐在現代課的教室裡,因為沒有休息好,頭痛欲裂,老師講的東西大半沒有聽進去。下課鈴響了,我隨著人群走出教室,低著頭,覺得自己又做錯了。值得嗎?我又一遍問自己。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迎新結束後緊接著就是部門招新,從早上八點出門,一直到晚上八點才回到寢室。當我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寢室的時候,看見室友打遊戲的打遊戲,追劇的追劇,還有兩個和男朋友出去玩兒了,我感到一種從所未有的疲累,隨手扔掉肩上的書包。

你怎麼每天都這麼忙啊?值得嗎?室友問道。

很多次,全寢室都睡下的時候,我還在為一篇新聞稿絞盡了腦汁;當她們悠閒地在寢室刷動態的時候,我在臺燈下趕著作業...值得嗎?為了學生工作把自己搞得這麼累,讓自己幾乎沒有空餘的時間,真的值得嗎?我一遍遍問自己。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我想起,因為一張表沒做好,半夜被主席批評,一個錯誤一個錯誤截圖發過來給我糾正。那個時候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張表格都有那麼多講究。直到有一天,和室友嚮導員交同一份文件,沒說我什麼,室友卻被批評格式不對。我才忽然明白,我之所以能不出錯,是因為早有人教過我了,是因為我早已鍛鍊了這方面的能力了。若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歷,那我也會成為被批評的人。

如果沒有從事學生工作,我就不會認識那麼多優秀的人,也就不會成為今天的自己。聽過一句話,和什麼層次的人打交道,你也會成為什麼層次的人。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上,因學生工作結識的大佬們都會給我指點迷津,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雖然採訪很累,但卻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前我是一個很靦腆的人,現在都能大大方方和陌生的學弟學妹交流。

迎新招新很累,卻因此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學弟學妹。看著他們由青澀懵懂在自己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成熟,便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記得我的老主席曾說過一句話,看著一個人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熬夜寫稿很累,卻令我打好了一定的文字基礎,平時寫總結,寫申請也不會出現無法下筆的窘況。

前幾天室友問我部門裡還要不要人,她想加進來,做什麼都可以。我打趣她,你不是不願意半夜還在肝稿嗎?

室友哭喪著臉,可是我不想以後我的簡歷上都是空的呀,不想每次面試被問到有什麼社會工作經歷時都說無。

室友的話令我突然意識到我做這一切到底意義何在。如果這些都不叫值得付出,那又叫什麼呢?

在我看來,若人的一生不經歷一點什麼,就像一張白紙,毫無吸引力;像一碗白開水,寡淡無味。不管是失敗的或是成功的經歷就如同一隻彩色的畫筆,將你人生的畫卷繪得多姿多彩。

我相信,生活的考驗和磨難或許會缺席,但不會遲到。與其在我垂垂老矣的年紀出現,不如在我尚能有力還擊的時候來臨。

2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越搏擊,生活便越精彩!

大学生为学生工作而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掃碼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