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3號線試運行進入第三階段 測試高峯折返能力

當2、3、11號線的同事們在崗堅守,保障乘客假期出行的時候,西海岸的地鐵人們也同樣在一線忙碌著。國慶期間,正處於空載試運行第三階段的13號線仍在進行著各項調試。相較於前兩個階段,第三階段屬於高密度行車階段,上線車輛進一步增加,通過安排列車連發,縮短行車間隔,測試高峰折返能力,驗證設備的可靠性,檢驗調度、站務、乘務以及設備維修維護人員的實操能力,對於系統設備和人員都是一種考驗。

一刻不敢放鬆的“大腦中樞”

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测试高峰折返能力
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测试高峰折返能力
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测试高峰折返能力

簡陋的辦公室中,丁穎一邊接聽著電話,一邊快速地記錄著什麼。身為西海岸運營中心生產調度部的值班主任,丁穎與同事們進行著試運行行車組織的整體保障,同時還要協調各項施工與調試。“現在這個階段行車間隔比之前短多了,大約是4分鐘,對於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整體系統仍在磨合,行車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小故障與問題,丁穎必須全神貫注,時刻關注著整體情況,及時準確地做出行車決策。而在結束跑車後,控制中心還要負責夜間施工停送電等。談到國慶不能休息,丁穎說“放假前就安排了,跟朋友們打了招呼,不要聯繫我,13號線試運行就要進入到最後階段,不能有一絲馬虎,關鍵時刻,一定要頂上。”正是丁穎與同事們在後方的堅守,維護了正線的安全與有序。

抓緊磨練技術的“老司機”

13號線正線高架區間,一列電客車快速駛入車站,穩穩地停在了站臺。鄭鈞快步從司機室下車,熟練進行著站臺作業。鄭鈞是13號線上的一名電客車司機,隨著試運行進入第三階段,行車間隔進一步縮短,鄭鈞和同事們的“弦”也繃得越來越緊了。“雖然現在是空載,但我們就像是拉著一車的乘客一樣,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著各項作業。”對於國慶後續的計劃,鄭鈞打算要抓緊一切時間磨練技術。“試運行逐步推進,軌行區、車站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在瞭望異物等方面消耗的精力不會像前期這麼大了,我得抓住開通前的時間練好技術,保證每次停車都能安安全全、平平穩穩。”

全方位忙碌的“車站總管”

電客車緩緩啟動,駛出車站。站臺上,曲家迪正在對車站進行日常巡查。來到學院路站已一個月有餘,眼見著車站慢慢從毛坯房一樣的“施工現場”變得初具規模。曲家迪的工作也從查線核圖,監督施工等逐漸轉向日常運營管理。“雖然不能回家,但想到再過幾個月,車站就能正式開門納客,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曲家迪說。

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测试高峰折返能力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测试高峰折返能力

鎮守後方的“地鐵醫生”們

天色漸晚,在正線運行的列車紛紛回到靈山衛停車場內,西海岸運營中心車輛部檢修13車間的方建勝已與同事們準備妥當,即將開始對返回的電客車們進行日檢作業。經過一天的風吹日曬,電客車需要進行一次“全身護理”以確保第二天能夠正常上線。“跟11號線有些類似,這邊也是高架加地下,電客車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相較於2、3號線要更大一些,因此也需要針對性地檢修。另外正線上如果發生了車輛故障,我們也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方建勝介紹說。目前第三階段的試運行上線列車數進一步加大,方建勝和同事們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而隨著古鎮口車輛段內新車預驗收等工作的推進,檢修人員們所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方建勝們”已然做好了準備。

與方建勝同屬於車輛部的楊興龍也是一名“地鐵醫生”,不過擔任設備13車間工程車檢修工班長的他,主要負責的並不是電客車,而是古鎮口車輛段內工程車的維護和檢修。正在進行到段工程車預驗收作業的楊興龍,帶領著工班同事們同步進行著施工、設備安裝進度的跟進等查線核圖工作,確保能夠滿足試運營後的要求。

國慶結束後,13號線即將開始第四階段的空載試運行,模擬試運營階段,按照運營期間時刻表組織行車,為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做好最後的準備。13號線的地鐵人們將一如既往,用堅守與擔當為13號線的順利開通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