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古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哪一個古鎮最出名

中國四大古鎮一般指廣東的佛山鎮,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鎮,河南的朱仙鎮。這四個城鎮都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燦爛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分別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歷史時期的風貌,具有鮮明的特色。

對研究中國建築,歷史,人口,風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古鎮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和規劃思想。是顯示中國歷史文化特色的標誌性名鎮。

中國四大古鎮

1、廣東的佛山鎮

佛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鎮,佛山鎮原屬南海縣,1951年改設佛山市後佛山鎮就早已經消失,現在談論的佛山鎮只限於1950前的。鎮域大致位於現時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內。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如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佛山獅頭、香雲紗染整技藝、祖廟廟會、佛山秋色、十番、人龍舞和佛山彩燈等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9個狀元,佛山佔其5。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葉問、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巖、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形成了秋色、“行通濟”等佛山獨特的民間風尚習俗。

中國四大古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哪一個古鎮最出名

佛山古鎮

2、江西的景德鎮

景德鎮市,江西省下轄市(地級),別名 “瓷都”,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

景德鎮市處於屬於黃山、懷玉山餘脈、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處於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截至2016年,景德鎮市下轄2區、1縣級市、1縣,常住總人口為165.489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40.1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9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66.5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11.70億元。三次產業佔比為7.4:55.5:37.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0989元。

景德鎮市是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

景德鎮是中國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截止到2012年,景德鎮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6個,分別是古窯·民俗博覽區、高嶺·瑤裡風景區、浮樑古縣衙、洪巖仙境風景區、德雨生態園、中國瓷園;國家3A級景區3個,分別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廠明清園、江西怪石林。

中國四大古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哪一個古鎮最出名

景德鎮瑤裡古鎮

3、湖北的漢口鎮

漢口是中國四大名鎮之首、武漢三鎮之一。漢口地處武漢長江、漢水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武昌相望,隔漢江與漢陽相望。漢口自明清以來就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商業中心,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漢口是當今武漢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漢口地區包括江岸、江漢、礄口和黃陂四個市轄區,除黃陂外其他三個區均是早期漢口的建成區域,位於漢口的江岸區是近代中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和內陸第一大港,擁有列強在華規模第三的漢口租界。

武漢三鎮不僅各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分別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雖然三鎮在行政上已經合併接近60年之久,這種情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注入長江之口,因古時稱漢水為夏水,故當時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沒有聚集成市,也不是今天的漢口之所在。

中國四大古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哪一個古鎮最出名

漢口老建築

4、河南的朱仙鎮

朱仙鎮隸屬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城鎮西南部,距離開封市區22.5公里,南接尉氏縣,東臨祥符區範村鄉、萬隆鄉,北接鼓樓區仙人莊社區,西臨西姜寨鄉。整個鎮域介於北緯34°31′—34°41′、東經114°12′—114°20′之間,南北寬約14公里,東西長約11公里,鎮域總面積92.15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朱仙鎮下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6個自然村,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佔總人口的比重為40.1%,有漢族、回族等7個民族。

朱仙鎮盛產小麥、玉米、花生、西瓜,其中畜牧業發達,是豫東地區牛羊肉深加工和水產魚苗繁育基地,201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8億元,工業總產值3.526億元,明清時期與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同為全國“四大名鎮”。

朱仙鎮的歷史,源遠而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春秋時鎮東南筑有啟封城,這時的朱仙鎮已經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點。北宋末期,首次出現了見諸史料記載的“朱仙鎮”稱號。明清時期,朱仙鎮因賈魯河的開通而走向鼎盛,成為“南船北車”的轉運處和貨物集散地,經濟發到,商業繁榮,並躋身“中國四大名鎮”之列。

中國四大古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哪一個古鎮最出名

朱仙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