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雲南德宏:「戶撒刀的產地」隴川縣

隴川,傣語稱“勐宛”,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隸屬雲南省德宏州,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阡陌相連,國境線長50.899公里,國土面積1931平方公里,總人口181580人(2010年),縣城章鳳距省府昆明779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最端。

隴川縣轄8鄉4鎮1個國營農場,總面積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5萬畝,人均耕地近3畝;全縣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萬人。境內少數民族主要有景頗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和回族,為中國景頗族和阿昌族人口分佈最多的縣。

隴川屬典型的邊疆多民族農業縣,具有土地開發成本低、適宜發展綠色產業經濟的最大優勢和發展對外貿易經濟的口岸區位優勢。

認識雲南德宏:“戶撒刀的產地”隴川縣

隴川

隴川縣主要旅遊景點:

1、戶宛溫泉

戶宛溫泉位於隴川縣清平鄉西山腳的戶宛寨頭,距縣城章鳳41公里。這裡,群山環繞,樹木蔥蘢,翠竹搖曳,青山綠水,碧綠萬頃,風景秀麗,引人嚮往。這裡地質屬沉積斷陷混合花崗岩類型,清澈的泉水從孵石下噴湧而出,熱氣騰騰,水溫達60℃,最熱的泉源處可以將雞蛋煮熟。泉水潺潺流入南宛河,再向南悄悄地流去,出水量約31.4升/秒,清澈見底,時時散發出噴鼻的硫磺味兒。溫泉彙集成河,與大孵石下的清澈涼水合攏,沐浴時可自行調溫。這裡被稱為孔雀歇腳的地方,溫泉具有祛病除毒的多功能效果,是沐浴、療養的好地方,可以與騰衝溫泉相媲美。

認識雲南德宏:“戶撒刀的產地”隴川縣

戶宛溫泉

2、皇閣寺

德宏戶撒皇閣寺戶撒皇閣寺位於隴川縣戶撒鄉東北角的金鳳山上。據傳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系西平王沐英屯兵駐防戶撒時所建。為漢式建築,由上奘皇閣寺和下奘報恩寺組成,道教與大乘佛教合一的寺廟,皇閣寺供奉玉皇大帝及諸神像,報恩寺供奉觀音菩薩及其它佛像。兩寺均為獨立的四合院,玉皇殿為城樓式,蔚式壯觀。

3、玉兔佛塔

玉兔佛塔始建於明38年(1610年),位於遮(放)隴(川)公路東側,隴川縣景罕鎮政府1公里處的小山丘上。

該塔在印度、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傳說佛祖釋伽牟尼轉世為玉兔時曾在該地出現,並有一段玉兔救人出火海的佳話,故此塔又稱玉兔佛塔,後毀於“文革”,1980年重修,由一大八小共九座塗金筍狀佛塔組成,為小乘佛教朝聖的地方。每年傣歷四月十五日(農曆正月十五日)開始,舉行盛大集會,歷時三天,俗稱“廣母(佛塔)擺”,國內外遊覽者達數萬人。每年傣歷十一月二十三日,賧佛聚會,時逢“出窪節”(一種佛教節日),各族青年男女歡聚遊玩,俗稱“擺少三”、“擺冒擺少”(青年節之意)。十分熱鬧。佛塔所建之處,地處壩子邊沿,突起的一山丘,地勢壯觀。220多級臺階直上塔院。四周古樹參天,遮天蔽日,登上佛塔,隴川壩子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山後明鏡似的水庫鑲嵌其間,鳥語花香,格外幽靜,是一個觀光旅遊、修心養性的絕佳去處。

認識雲南德宏:“戶撒刀的產地”隴川縣

玉兔佛塔

隴川縣的民族工藝品:

戶撒刀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戶撒刀品種繁多而且極富民族特色,有景頗族、傈粟族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製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和鐮刀等。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西北部的戶撒鄉,主要集中在潘樂、戶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個村。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盛產刀具,而且極富民族特色,遠銷緬甸及境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有景頗族、僳僳族最喜愛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和砍刀,還有專為藏族打的腰刀和長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鐮刀……戶撒刀工藝獨特,質地精良,鋒利耐用,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在省內外久享盛名。

認識雲南德宏:“戶撒刀的產地”隴川縣

戶撒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