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山東招遠人民是如何通過土辦法找金礦的?

山東是傳統的金礦富省,山東人民特別是招遠地區的人民通過長期的採探實踐,在找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民間流傳著關於識別金礦、找金的諺語,有些至今仍不失為尋找金礦的線索和依據。茲將其中一部分匯錄如下:

一、辨“汞”找金

這裡的“汞”泛指黃鐵礦,而冠以黑、黃、白則含義不同。

(一)“黑汞、黃汞金厚”,“白汞、馬牙汞金薄”。“黑汞”指含有多金屬如鉛、鋅、銅、鐵及其氧化物的礦石,“黃汞”指含有黃銅礦較多的礦石,“白汞”指不含多金屬的黃鐵礦石,“馬牙汞”指自形晶好、裂紋少的大顆粒黃鐵礦礦石。按上述規律往往能找到金礦。

(二)“地皮金富,窩砂金富”。“地皮”係指地表層,“窩砂”指深黃色發黑尚未淋失的具有許多空洞的氧化礦石,“砂”指礦石。玲瓏金礦田含金石英脈一般是上富下貧。

(三)“淺汞富、點汞貧”。“淺汞”是指細脈狀或細脈浸染狀黃鐵礦化帶,這類脈帶含金高。“點汞”是指黃鐵礦星散浸染狀礦化帶,金品位低。前者大多是含礦熱液充填而成的,後者大多是蝕變圍巖星散狀黃鐵礦小顆粒。

(四)“碎汞、細汞富”。即破碎而具有眾多裂紋的黃鐵礦晶體及呈暗灰色的細小粉沫狀黃鐵礦集合體含金較高。

(五)“汞多金細,汞少金爽”。金礦物顆粒粗細與黃鐵礦含量和粒級有密切關係,黃鐵礦含量高且粒徑細,含金粒也細,反之金粒就粗爽易選冶,如牟平、乳山金礦帶含金高硫石英脈礦石,就屬難選難浸的礦石。

二、地表找礦

(一)“上山找背,下山找坎”。“背”就是山脊,石英脈大部分埋藏於地形高峻的山區,由於石英堅硬耐風化,常形成正地形山脊,招遠玲瓏地區稱之為“背”,例如玲瓏背等。“坎”指凹形中小的峭壁,在混合花崗岩和變質岩的接觸帶上,往往是金礦床賦存的有利部位。由於巖性的差異,較堅硬的花崗岩耐風化形成高坎,而較軟的變質岩易形成低窪之地。

(二)“火燒石”中有金。“火燒石”即地表溝渠露出的花崗岩中呈帶狀的紅褐色破碎蝕變巖,這是黃鐵礦經長期風化後形成的褐鐵礦化帶。

(三)“青泥”中含金。“青泥”即暗黑色的煌斑岩和閃長玢岩等脈岩,其地表露出部分因風化而成暗青色泥狀,其中有些富含金。在招掖金礦帶中,這些“青泥”與金礦床的成因有著密切關係,脈岩發育地區往往也是金礦床所在部位。

(四)“老硐”有寶。“老硐”即是前人採金的硐穴,是金礦的找礦標誌。根據老硐的分佈深度以及硐口廢石堆的大小,可以判斷礦體的大小和貧富。如七寶山金礦的老硐中不僅有金礦石,還有重要的考古價值的銅幣、古代採金工具等。

三、坑內找礦

(一)“橫槽見紅”。“橫槽”係指穿脈坑道。若在灰白色的花崗岩中見到肉紅色鉀化花崗岩(一種近礦的圍巖蝕變),前方近處就可能有礦體出現。

(二)“礦線夾,幫上找”。招掖含金石英脈常呈尖滅再現或呈過幕式、雁行式產出,每當一條石英脈礦體行將尖滅時,常在兩幫可找到另外一條礦體。

(三)“見紅綠石有望”。在坑內頂板或兩幫有時可見紅色、綠色、藍色的褐鐵礦、孔雀石、銅藍等金屬氧化礦物,在其附近常常有金礦脈。

(四)“青泥檔”煌斑岩等暗色岩脈大多是成礦後形成的,對礦體起切割、錯斷、兼併等破壞作用。在井下沿脈追尋礦脈時,常會遇到“青泥檔”,穿過後常常可見礦。

(五)“順槽見白泥口無礦”。“順槽”指沿脈坑道,“白泥”指高嶺土化的糜梭巖,“口”指斷裂。在追索石英脈體時,如斷裂中出現連續分佈的灰白色糜梭巖,表示這些區段已是無礦間隔。

(六)“豆腐石無礦”。坑探時若出現大片乳白色石英脈或方解石脈,說明沒有金礦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