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青千引進:清北超200名,海大不足兩位數

雙一流高校青千引進:清北超200名,海大不足兩位數

已經入職哈佛大學的劉嘉

01

復旦大學第十四批青千劉嘉留任美國哈佛

2018年2月份,國家正式公佈了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人員名單,共有609人入選,中國91所高校538人入選,佔總青年千人人才數量的88%。

復旦大學在2017年的青年千人申請中喜獲33個名額,但是那只是表觀的數據,只有真正從國外回到國內高校任職才算高校引進的人才,其實每年都有大量入選青年千人的優秀人才選擇放棄回國工作。

最近,復旦大學再次受到打擊,本來化工學院引進的高分子青年人才劉嘉選擇在美國哈佛大學就職,從而

放棄了回國去復旦大學享受青年千人的人才待遇

雙一流高校青千引進:清北超200名,海大不足兩位數

青年千人十七所高校分佈情況

02

高校的青年千人數量差異較大

從2011年開始,國家已經引進了9個批次合計2969名青年千人,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青年千人數量突破200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青年千人數量突破100名;同濟大學、北京航空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千人數量也突破了50人,這17所高校中除了南方科技大學外都是國家教育部設定的雙一流A類大學。

由於青年千人依託高校申請是意向合同,並有正式簽訂工作合同,因此雖然每年高校申報入選的青年千人數量眾多,但是入選後不選擇回到依託申報高校工作的青年人才數量眾多

中國科學技術數大學雖然有183名青年千人入選數量,但是由於青年千人成功入選後有3年的期限,每年入選的青年千人很多都選擇留在海外繼續科研,甚至直接選擇留守海外,造成中國各大高校成功入選的青年千人數量和真正全職回國的青千人才數據出現差異。

2018年,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和東南大學入選青年的兩位高端人才,回國後居然都去了武漢大學,造成入選數據上為上交大和東南大學添數,但是真正獲益的卻是武漢大學。

雙一流高校青千引進:清北超200名,海大不足兩位數

國家千人在全國各地的分佈情況

03

北京、上海、江蘇是青年千人主要聚集地

在高校爭奪青年千人的同時,除了高校本身的條件外,城市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從青年千人在全國的分佈情況來看,沿海經濟發達城市最受青年千人歡迎。

北京、上海兩座城市高校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成為海外優秀科研學者的首選城市,從統計數據來看,北京、上海位高居青年千人引進前兩位,兩大城市吸引青年千人人數佔比分別達到20%和15%,遠超其他城市。

而江蘇作為2017年全國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對青年千人的吸引力也非常的大,而廣東省主要集中在廣州和深圳,特別是深圳最近幾年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資驚人,南方科技大學的教授平均水平遠遠高於國內其他雙一流高校教授。

從中國青年千人人才數量引進情況來看,作為全國GDP第三的山東省對人才的投入還沒有湖北省多,目前山東大學青年千人的數量才有可憐的36人,甚至不如江蘇內一所211大學蘇州大學的青年千人數量多,另外一所雙一流高校中國海洋大學青年千人的數量竟然都沒有突破兩位數

雙一流高校青千引進:清北超200名,海大不足兩位數

1名領軍人物撐起1個學院

04

國家人才計劃青年千人含金量最高

在目前的國家人才計劃中,青年千人的含金量最高,隨著最近幾年回國人員的增加,青年千人的競爭也異常的激烈,很多人發表多篇cns主刊論文都有可能被淘汰,很多人已經具備世界頂級高校美國AP的水平

國家千人計劃中分為大千人和青年千人,國家千人教授很多是兼職教授,並沒有全職回國,而青年千人必須全職回國,而且屬於科研上升期,因此每年的青年千人成為國內各大高校最重要的人才引進計劃。

特別是2018年教育部出臺新規,長江學者教授偏重於青年科研人員,每年的青年長江學者擴大為300名,未來各大高校每年入選的青年千人都有希望入選青年長江,對於高校的綜合實力排名和經費引進大有好處!

21世紀什麼最貴?那就是人才最貴!往往金錢也買不來高端人才,每年留守國外的青年千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喜歡科研的人,金錢並不是主要因素,平臺和環境更加的重要,美國高校的待遇和休假制度,已經讓很多已經回國的青年千人非常的後悔!

來源 | 80後公社、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