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你做了多久?企業該如何留住95後?

去年7月起,第一批95後本科畢業生踏入職場。隨著95後正式步入社會,這些職場新生代在擇業觀上所呈現的態度格外引人關注。

第一份工作你做了多久?企業該如何留住95後?

近期,職業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顯示,由於更加追求獨立自主,關注自身感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95後的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平均僅7個月。報告發布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網絡熱搜榜,引發人們熱議。95後為何工作不久就會離職?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喜歡的工作不會堅持做?

第一份工作你做了多久?企業該如何留住95後?

去年畢業的小何學的是旅遊管理專業,剛畢業就到一家旅行社做導遊,但是做了5個月,她就辭職了。她說:“和我想象中差距太遠,都是跟一些周邊短線旅遊團,沒什麼意思,而且工作比較辛苦,收入也不高。”由於對工作不滿意,她辭職後又去了一家旅行社做諮詢工作。最近,她又開始覺得工作太枯燥,有了換工作的念頭。她表示,工作做得不開心就不能勉強,不想委屈自己,她相信總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她不覺得辭職是多大的事,因為她身邊幾個朋友第一份工作都是做了幾個月覺得不適合就辭職了。

目前在一家廣告公司負責招聘的梁小姐表示,現在很多95後對工作非常注重興趣和個人感受,如果發現不是他們喜歡的,他們就會辭職,在第一份工作也一樣,他們並不覺得第一份工作就要堅持做下去。和70後、80後相比,初入職場的95後在辭職這件事上顯得更果斷。

領英的統計報告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其中,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在職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

跳槽“試錯”別太頻繁

領英發布的報告顯示,95後首份工作在職時間過短,一方面在於他們更加關注自身感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學校教育與就業市場之間的落差。由於缺乏對行業、職業和具體企業的實際瞭解,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往往期待過高,入職後對於工作內容和工作節奏都無法適應。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95後將首份工作視為人生中的“試錯”機會。由於他們對崗位具體工作缺乏瞭解,在接觸實際工作之後,如果覺得不合適他們就會果斷辭職,重新尋找新的崗位。

從事人事工作多年的黃小姐認為,辭職並不等於任性,更不等於不能吃苦,頻繁跳槽也不意味對工作“不忠誠”,但是不能沒有目標頻繁跳槽,而應該充分了解目標行業和崗位的具體工作,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規劃,有針對性地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做好規劃 練好內功

有著多年職場經驗的張先生表示,一些95後心態浮躁,在職場上一遇到困難就輕易放棄。他們期待通過頻繁跳槽來增加收入,但是結果大多事與願違。他建議,對於初入社會的95後而言,學習與歷練是他們的首要任務,頻繁跳槽不利於個人的長遠發展。與其頻頻跳槽,還不如多花時間修煉“內功”,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

有關人力資源專家建議,無論第一份工作如何起步,95後職場新人最重要的是在職場初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心態,並能保持學習,拓展全球化的視野和行業知識、積累技能和人脈資源。這些職場軟實力都是日後職業生涯更好更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第一份工作你做了多久?企業該如何留住95後?

相關鏈接

對於95後工作不久就辭職的情況,很多企業都很頭疼。在一家教育諮詢公司負責招聘工作的林小姐表示,這兩年新入職的員工有不少是95後畢業生,不過其中幾個人工作不到半年就辭職,所以公司不得不重新再進行招聘。

有著多年招聘經驗的黃小姐表示,一些企業往往喜歡壓榨員工的剩餘價值,恰恰95後是最看重人身權益的。所以只給一份固定薪水,就要求員工能無條件奉獻自己,自願承擔一些本職工作之外的勞動,那是不可能的。此外,用老闆的姿態打壓員工、用“過來人”的姿勢對員工進行訓誡,用教訓的口吻對員工進行說教,用不耐煩的語氣進行指導……這些做法也有不妥。

企業如何才能留住95後呢?有關人力資源專家表示,企業要留住95後,第一是要待遇合適。第二是要尊重95後員工的個性。侵害人身權益,佔用休息時間,這些都是95後不能忍受的。另外,企業為員工制定培訓計劃,製造歸屬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為95後是很好學的,他們離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工作性質是重複勞動,能力得不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