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熱衷考公務員,是體制最大的悲哀

每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可以說是中華第一大考,動輒數以百萬計的考生,爭先恐後的湧向體制內。而且,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這數以百萬計的考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碩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

博士生熱衷考公務員,是體制最大的悲哀

其實,博士生等高端人才熱衷於考公務員,可能是這個體制最大的悲哀。

1

高端人才考公務員,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我們拿大學生舉例,有人可能認為,大學一年五六千塊錢的學費,已經夠多了,實際上,一年5000塊錢,遠遠不夠培養一個大學生的支出,特別是理工科,更是這樣,也就是說,僅僅從經濟效益角度講,大學是賠錢的。而培養一個碩士生、博士生花費的資源,更加巨大。反觀體制內,體制內的所有崗位,幾乎都是不直接創造價值的,並且大多數崗位,都是用不到高端知識的,國家花費巨資,培養了一個博士,最終卻當了公務員,從經濟角度講,這就是資源浪費。

2

高端人才熱衷考公務員,側面反映了經濟的下行。高端人才,應該在哪裡施展才華?應該在高端企業、在金融街、在創業公司、在實驗室。然而,當高端人才都不再去這些地方,反而熱衷於考公務員的時候,就說明,這些地方獲得的回報,相比較在體制內獲得的回報並不佔優勢,而這種情況,只有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才會表現得特別明顯。

3

高端人才熱衷於考公務員,對前沿的思想,是一種禁錮。高端人才的思維,是比較超前、比較新穎的,有時候,甚至顯得和當下的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這也是推動發展的一種源動力。但是,在體制內,講究的不是自由思想,而是服從,就算你再有思想,也只能適應體制內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模式,長期看來,這對於整個社會的前沿理想發展,是一種莫大的禁錮。

對於這件事,您怎麼看?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學術橋立場!)

來源 | 華西悅讀、一枚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