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說起中國古代的才子,我們一般會認為,一定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模樣。可現實卻總是事與願違,傳說有個女子因為讀了湯顯祖的《牡丹亭》,便約他見面,見面後卻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正應了那句話,“見面不如聞名”,失望之下便投了湖。

事實總是殘酷的,世界上也沒有盡善盡美的事情。我們細究歷史就會發現,其實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才子相貌都不怎麼樣。

如寫過《三都賦》,令“洛陽紙貴”的左思有口吃;

寫過“小山重疊金明滅”的溫庭筠,人稱“溫鍾馗”;

寫過“梅子黃時雨”的賀鑄,人稱“賀鬼頭”

······

還是錢鍾書經驗老到,當讀者提出要見他時,他回了一句“吃雞蛋還要知道母雞是誰嗎?”

事實上,人們總愛把美好的想象投射到別人身上,總是接受不了缺憾,難道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就不能成為一個才子嗎?

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堪稱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_圖

我們先來看他的一首詩: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 。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

單看這首詩,是多麼的溫軟旖旎,簡直就是“花間派”的代表作。以一個男子的角度“而作閨情”,他一定是一個風流倜儻之人。可是當你知道他的綽號以後,一定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違和感。他有個綽號叫“溫鍾馗”,鍾馗是幹嘛的,專門嚇鬼的。這個溫庭筠究竟長成什麼樣,竟然能把鬼嚇跑。此外,他極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由此可見他既是一個才子,又是一個“醜男”,可是說是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溫彥博碑實物_圖

這個溫庭筠醜歸醜,才華還是沒說的。根據《北夢瑣言》記載“唐溫庭筠字飛卿,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才思豔麗,工於小賦。”他本是唐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可是到了他這代時已經是家道中落了。他雖說是有才華,但運氣總是不佳,多次考進士皆是名落孫山,一生恨不得志,所以顯得行為放浪。民間有句話叫“醜人多作怪”,用在他的身上倒也顯得貼切。因為屢次考不中,所以總是看不慣權貴,動不動就得諷刺幾句。此外,他也逐漸心灰意冷,整天“走馬章臺”,廝混於秦樓楚館,“倚紅偎翠”,好不快活,誰知道他那不羈的外表之下的那顆內心是多麼的孤獨!

考不上就考不上吧,那我就成全別人吧!於是就這樣溫庭筠做起了“槍手”,竟然還就上癮了。史書說他“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每次參加考試他都從來不打草稿、一氣呵成,兩隻手攏在袖子裡,靠著桌子,一會兒就萬事大吉了。最厲害的是,他在一場考試中連幫八人作弊,每當考試時,他頃刻之間就將自己的試卷寫完,然後就將周圍考生的試卷捎帶著答了。這種行為得到了考生的一致擁護。


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古代科舉考試_圖

但溫庭筠的名氣是在是太大了,他幫人當“槍手”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考官的耳朵裡。於是這些考官便想出了一個主意,例如有一次沈侍郎當主考官的時候,單獨為他安排了一個座位,讓他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答卷。這樣“光天化日”之下,溫庭筠自然是做不成弊了,答卷也就答不痛快了。這作弊也是有癮的,如果不能作弊,是沒法過癮的。於是溫庭筠答卷答地非常不爽,後來只好掃興地離開了。之後主考官問起,他卻得意洋洋的吹噓自己儘管沒有親自幫別人作弊,但還是使用暗語幫八個人做了弊。主考官聽說了以後,罵他爛泥扶不上牆,於是就剝奪了他的進士資格。

此後,溫庭筠的仕途一直不順。因為畢竟不是進士出身,所以只做過隨縣、方城縣尉,國子監助教等一類小官。溫庭筠的仕途不順,除了運氣不佳外,還和他的性格也有關係。


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唐宣宗_圖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宣皇好微行,遇於逆旅,溫不識龍顏,傲然而詰之曰:“公非長史司馬之流耶?”帝曰:“非也。”又白:“得非大參簿尉之類耶?”帝曰:“非也。”謫為方城尉。”

這記載了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在天色已經黑暗了。說來也巧,喜歡微服私訪的唐宣宗和溫庭筠正好在同一家旅社投宿。但他倆當時互不認識,溫庭筠自詡才子,目空一切,態度顯得較為傲慢,並帶有戲謔的口吻問宣宗:“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唐宣宗矢口否認。而後,溫庭筠又繼續問詢:“那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主簿之類的人吧?”溫庭筠此時是傲視王侯的,所以見了權貴免不了戲謔一番。也算他倒黴,這次是撞在槍口上了。

對於溫庭筠連珠炮似的發問,宣宗只得說道:“皆非也!”回宮後,宣宗心裡實在覺得不痛快,一怒之下便讓宰相將其貶謫到方城當縣尉去。

為此,給他送行的一群詩友都為之深深嘆息。在大家為這次送行所做的詩裡,紀唐夫的七律詩是寫得較好的,其詩云:“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且盡綠醹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歷史上才子中的第一“醜男”, 有狀元之才偏偏作弊上癮

令狐綯,(795-879)唐朝宰相_圖

此外,關於溫庭筠屢次考不上進士還有另一種說法。唐宣宗喜歡聽那些漂亮的宮女演唱《菩薩蠻》詞,於是宰相令狐綯便把這事交給了溫庭筠,讓他作詞。溫庭筠將詞寫好後讓令狐綯呈給皇帝,當即交口稱讚。令狐綯本來的想法是讓溫庭筠代他“捉刀”,不料溫庭筠竟然不通人情,只顧逞才。後來溫庭筠在考進士時受盡磨折,就是令狐綯使得絆。有時令狐綯遇到一些難題不得不向溫庭筠請教,溫庭筠則乘機挖苦一番。至此,這樑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到了懿宗鹹通七年(866年),仕途上略微有些起色的溫庭筠,出任選拔秀才的主考官。由於自身深受進士考試的一再打擊,所以他對那些貧寒家庭出身的讀書人很能照顧,極力予以薦拔。但他的官也就僅僅做到國子助教而已,後來他卻又不幸流落而死。

這又怎麼說呢?我們還是讀讀魚玄機的《冬夜寄溫飛卿》吧!“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疏散未閒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北夢瑣言》《舊唐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