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歷的中國式家庭:我與母親相愛相傷的20年


我所經歷的中國式家庭:我與母親相愛相傷的20年

來源:思怡的生活筆記(ID:siyi-shenghuobiji)

1

順從

我的媽媽辛勤能幹,家裡的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心做主,對我的照料無微不至。我從小就是乖乖女,學習成績好又聽話,很少向父母提要求。

我甚至沒出現過青春叛逆期,我在中學時代對父母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關於我的頭髮。

我跟他們說過很多次,不喜歡頭髮太短,但我的反抗根本就是無效的,媽媽會帶我去理髮店,讓理髮師把我的頭髮剪到她滿意的長度。

在女孩子最青春的年紀,我的頭髮究竟有多短?有好幾次,我被誤認成男生。

成年以後,我的婚事自然是媽媽最關心的頭等大事。因為和男友的感情一直有問題,我對結婚特別不情願甚至感到恐懼,但媽媽認為我們應該且必須結婚。

由於我一貫的順從,我最終還是結婚了——領結婚證那天,我絲毫沒有感到幸福喜悅,好似墜入無底深淵。

2

迷思

婚後我和媽媽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敏感的覺察到她不再是我最親密的人,我也不再有問必答,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她感到憤怒和傷心。

在那之前的二十年裡,來自學校、媒體和父母的教導都是“同一首歌”:父母養育子女不易,付出心血付出愛,子女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將父母塑造為付出者和給予者的角色,而子女則被定位為接受者和回報者的角色,回報的要點之一是孝順,其中的“順”,是順從、服從。

在我讀了心理學之後,卻看到了親子關係的另一個“故事版本”。

心理諮詢中經常嘗試:通過理解自己的成長經歷,來改善當下的心理問題,而父母常常是成長經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其中不乏負面影響。

比如:自卑可能源於從小遭受父母的貶低,退縮的性格可能與父母的過度保護有關,等等。也有很多研究證實了,父母不同的教育養育方式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有重要影響。

我越來越多的瞭解到,父母對待孩子,怎樣做是恰當的,怎樣做是不恰當的,二者之間,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可能有什麼不同。很多父母養育孩子的做法,並非完美無瑕。

我開始問自己,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我的性格和父母養育我的方式有什麼樣的關係?

11歲那年,我生了一場大病,整個寒假悶在家裡,一步不許出家門,我發脾氣哭了一場。

沒想到爸爸流淚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知道你生病你媽媽揹著你哭了多少次,頭髮都白了!”我呆住了,我以前從沒見過爸爸哭。

父母是非常愛我的,但這愛裡面,有太多的控制;同時,他們對我也有期待,這期待裡面,還有害怕被辜負的脆弱。

這兩點放在一起,對孩子意味著什麼?正好是那句歌詞:“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於是,我小心翼翼的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

只是,如果父母的要求和感受如此重要,那麼,我的感受我的需要在哪裡?如果,我的順從和軟弱和母親的控制有關,那麼,我該如何擺脫成長經歷的影響,讓自己強大起來?

3

獨立

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子女與父母之間緊密的感情和關係,是持續終生的。但在西方心理學中,對家庭模式有不一樣的解讀。

一個人自出生開始,與父母的關係最為重要和親密;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得獨立;成年後,最親密的關係轉化為夫妻關係並持續終生。

這樣的家庭模式背後,是這樣的觀點:成年後與父母的分離,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是走向真正獨立的必經之路。直觀的體現之一就是,一個人能決定自己的事。

關於自我界限,我以前是毫無概念的。

有次,我和老公外出旅行,媽媽為了治病方便在我和老公的家裡住了一段時間。我回來後發現,她把家裡所有的物品位置重新整理了一遍!

我立刻感到一股不爽湧上心口,但說不出哪裡不對,難道媽媽身體不適還辛苦幫我收拾家務,我還要對此不滿嗎?但後來的幾個月裡,每當我找東西找不到,我就生氣。後來我才明白,這就是自我界限被侵犯的感覺

我逐漸意識到,在很多年裡,我都活得像一隻牽線木偶,我渴望獨立。

與此同時,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父母知道我要離婚後強烈反對,勃然大怒。而我的表現像個叛逆期遲來的孩子,幾十年裡我一直在壓抑和逃避的憤怒情緒統統浮出水面,我們互相說了很多傷害對方的話,兩敗俱傷。

我堅持我的決定,但隨後發現,事情並沒那麼簡單,這緣於婚後父母認為我應該買房,可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儘管我表示不需要,他們仍然轉給我一筆錢,我們用來買了房子,我的離婚也牽扯到父母的經濟利益。

這時我不得不無力的承認,我其實並不獨立。一個人人格上的獨立,能否掌控自己的事,與經濟獨立和生活獨立密切相關。

我把那筆錢還給父母以後,無論他們怎麼堅持,我都堅決拒絕再用他們的錢。

離婚前後的這段時間,我和父母的關係很糟糕。

我最不能承受的是,只是因為我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就對我那麼不滿意。

他們最不能承受的是,辛苦養育大的女兒竟然對他們有頂撞,有憤怒,有怨恨,感覺受到極大傷害,認為我缺乏感恩之心。

媽媽認為是心理學害了我,因為“外國的東西不能用在中國人身上”。

中國很多家庭中,上一代父母缺乏界限感,手伸得太長,希望替子女決定職業、婚事、生育、以及育兒方式,不願意退出與子女的第一親密關係,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

他們應當尊重成年子女的獨立性,應當放手讓子女做主自己的生活,這樣似乎這些矛盾都可迎刃而解。

但事實上呢?家庭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這個關係的另一方,是對你特別重要的人,並且,他們可能永遠無法認同這個觀點,也不容易改變,反而會因此受到傷害,這個傷害還可能再反彈到子女身上。

後來,我的思維方式更加開放,除了關注應該與否,是非對錯,誰身上出了什麼問題,我更關注父母所謂的“界限不清”來源於哪裡,對家庭還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時,跨文化心理學的一個視角,讓我有了新的理解。

4

不同的自我概念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曆經了全球化進程,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思想上比上一代獨立,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期望擁有更多的自主。

我們這一代,更像是走在從互依型自我過渡到

獨立性自我的路上。從這個角度,現今的“中國式”家庭矛盾,是東西方互不相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觀在一個個中國小家庭中的碰撞和衝突。

文化的產生和持續,必然有其適應社會的現實意義。中國這種家庭成員緊密互依的關係,帶給兩代人的除了矛盾,也有巨大的獲益。

對很多父母來說,“養兒”仍然是“防老”的最有效途徑,天倫之樂一定比孤獨終老幸福。

對很多子女來說,如果沒有父母拿出一生積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買上房子;如果沒有父母幫忙帶娃,家庭生活和經濟甚至可能無法正常運轉。

當理解了這些以後,對於父母的“界限不清”,與其認為他們有“問題”,我更傾向於看做他們和我“不同”。

這句話現在寫下來如此簡單,但曾經很長時間裡,我身陷其中,受困于思維的侷限和情緒的漩渦。

面對這種“不同”產生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獨立的同時減少對雙方的傷害?首先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緒。

5

如何對待負面情緒

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不滿意。我似乎知道,我身上的種種缺點,與我父母之間的聯繫是什麼。我想改變自己,卻常常力不從心。

另一方面,無論我怎樣想掙脫父母的控制,他們似乎仍然沒有把我看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伴隨著這種無助感,我對父母感到憤怒和怨恨,這讓我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是否冷漠無情缺乏感恩之心?

我是否應盡力消除這些情緒?

後來,我慢慢明白,我如此在意父母是否將我看做一個獨立的人,源於我內心仍不確信自己是否真的獨立,那個小孩仍然在期待通過父母的認可來宣告自己的獨立性。

因為我不接納自己的缺點,才把對自己的不滿意轉移到父母身上,似乎這樣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和壓力轉嫁出去。

而事實上,作為一個成年人,自身行為的責任人只有自己。並且,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除了父母的影響,也有先天特質和其他經歷產生作用,換言之——

自身缺點這口黑鍋,並不能完全給父母來背。

我試著更接納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任何情緒,不再和自己較勁。不僅關注問題,也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力量。

如果說我的問題曾經和父母有關,那麼我身上的優點和做出改變的力量是否也源於父母的饋贈?

我再婚有了孩子後,有時候請媽媽幫我帶娃。意料之內,我能看到媽媽身上的問題如何在育兒中顯現,比如她的控制、她的反應過度。

但超出我預期的是,我看到了更多她的優點如何在育兒中顯現,比如她的耐心和細心、她的創意和熱情。

經過這樣的過程,我對父母的憤怒儘管仍然存在,但比以往平息了很多,我也不再為此過於糾結,同時父母也在做出改變,我們關係有所緩和。

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感情,本是人之常情,無需拔高,也不必刻意罩上光環。越親密的感情,成分越複雜。

愛和感激,一直都在;傷害、失望、憤怒,有時候也會自然發生,如果發生了,不妨坦誠對待。

對待負面情緒,如果僅僅是壓抑和掩飾,不管如何努力,它仍會存在於一言一行中,在表情、語氣和措辭中顯現,對方一定感受得到。我們越是想壓制它,引發的破壞力可能反而越大。

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對此有形象的表現。魔法師如果沒有學會如何化解自己的憤怒,強行壓抑,最終積聚演變以致失控,變成破壞力極大的一團黑色颶風,給對方和自己都帶來巨大的傷害。

其實,每個人情緒的魔法師,就是自己,終歸也只能靠自己。

我們需要試著接納負面情緒,與之共處,關照自己的內心,探索情緒產生的源頭,將對自己有新的發現。

等到負面情緒漸漸平息,再去看這件事,會發現看法可以更加客觀、開放,能夠接受不同的觀察視角。同時,新的理解角度,也會讓我們的情緒心態更加放鬆平和,更容易規範自己的言行,找到適合有效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