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逼宮」成爲流行——NBA的浮躁氣息自勇士始

國人常用浮躁兩字,形容那些見異思遷,眼高手低,不腳踏實地,缺乏持之以恆精神的人。這種浮躁的氣息現在也蔓延於整個NBA聯盟。

去年,先有快船船長保羅,提前知會快船,將會跳出合同選擇火箭,引發轟動聯盟的火箭快船七換一大交易,隨後步行者老大保羅喬治,不分場合,無論是面對親人、隊友、老闆、媒體,都堅定的表示不會再與步行者續約,拉開了“逼宮”大幕,幾經波折後來到雷霆;最後,與紐約尼克斯矛盾重重的安東尼使用交易否決權,不但堅持要走,更是非火箭不嫁,最終以與雷霆一夜情長結束漫長的肥皂劇。

當“逼宮”成為流行——NBA的浮躁氣息自勇士始

今年,浮躁氣息不減,一度被認為是當今第一中鋒的考辛斯突然宣佈加盟勇士,組建了豪華的五星勇士,最過分的決然是加盟費只有530萬;去年成功拿下巴特勒、帝格、克勞福德等一眾好手,輔佐雙狀元唐斯、維金斯的森林狼,被給予了厚望,但他們卻沒有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以至於今年外表低調老實的巴特勒也發出“逼宮”言論,主動要求被交易。

當“逼宮”成為流行——NBA的浮躁氣息自勇士始

“逼宮”這個詞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想想科比、鄧肯、諾維斯基,無論是頂級球星還是角色球員,拿了老闆的錢就要好好為老闆打球,並且是儘量提升自己球技,以便能拿老闆更多的錢。然而現在世道變了,一人一城的堅守成了笑話,“逼宮”成了流行,不禁讓人唏噓,聯盟何時開始如此“浮躁”?

當“逼宮”成為流行——NBA的浮躁氣息自勇士始

這又不得不提勇士。勇士靠著自己團隊的智慧和常年打造,培養出了庫裡、湯普森、格林等全明星,又有傳奇少帥科爾執教,球風活潑,內部和諧,球隊在近幾年所向披靡,引得許多實力老將紛紛加盟。尤其是千年老二杜蘭特“投敵”之後,就連聯盟第一人詹姆斯也難以撼動勇士的王朝地位,其他球隊更是隻能拼命爭“第二”了,所有人大呼“沒法玩”。打球,無非一是為了贏球,二是為了賺錢,在勇士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眾球星也就三種選擇,一是打不過就學杜蘭特“投敵”,低價加入勇士,體驗下久違的贏球感覺;二是與勇士之外的球星抱團,嘗試擊敗他;三是打不過就不打,要個頂薪,加入個大球市球隊,為以後的商業發展做鋪墊。如此,沒幾個再想著以“看洛杉磯四點鐘日出”那個男人為榜樣,球星心思已經不完全在打球本身,不是為了“贏球”去抱團,就是為了“賺更多錢”挖空心思,如此,“逼宮”之風漸起,浮躁氣息日盛。

當“逼宮”成為流行——NBA的浮躁氣息自勇士始

勇士本身沒有錯,他們讓整個小球風暴席捲聯盟,為球迷帶來了更快,更具觀賞的比賽風格,但也間接引發了聯盟的“逼宮”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