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筷後忘做一件事,1級致癌物可能盯上你!別不信幾乎人人疏忽

4小時不洗碗=“吃毒”?

試問:髒碗在水中泡4小時後,真的會讓細菌翻倍繁殖嗎?首先明確地告訴大家:會的!

細菌繁殖是有規律的。它們進入新環境後,1-4小時內體積會增大,之後細菌會呈幾何級數快速增殖。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細菌數量雖多,但不一定對人體有害。

首先,並非所有細菌都是致病菌。沒洗的碗盤,確實會附著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等,像變形桿菌就“人畜無害”。其次,致病菌要達到一定量才會造成中毒、感染等。最後,清潔劑對細菌也有滅殺作用。

話雖如此,但還是建議大家吃完飯及時洗碗!因為食物殘渣等會招“四害”。不過,偶爾洗晚了,大家也不必過於驚慌。

其實,除了及時洗,平時清洗餐具時,為了健康和便捷,還要注意以下4點:

洗餐具時,千萬別做4件事

1. 碗盤疊一起清洗

髒兮兮油膩膩的碗盤疊在一起,極易造成交叉汙染。另外,還會給大家增加工作量。

建議:

  • 清洗前先把碗盤分類
  • 無油有油分開,謹防汙染。
  • 生熟分開:盛生肉的碗盤,必須和盛熟食及水果的分開。
  • 清洗分順序
  • 先洗無油的,一般用流動的清水反覆沖刷即可。後洗有油的,可先用紙巾將碗盤上的食物殘渣及油汙清理一下,再進行正常的清洗流程。


Tips:不要忘記清洗碗底。

2. 亂用洗潔精

不少人洗碗時圖方便,不管碗盤有油沒油,都會在餐具上擠一大坨洗潔精。他們認為洗潔精用量越多,洗得越乾淨。其實不然。

用量越多,更可能會造成清洗困難,容易產生洗潔精殘留。洗潔精的化學成分並非人體所需,有殘留不利於身體健康。

具體來說,過量使用洗潔精,且在餐具上殘留過多時,可使人體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下降,血液酸化,使人容易疲倦,還可能影響肝臟的功能。

建議:

  • 使用洗潔精時,量不可過多,且要先用水稀釋(濃度一般在0.2%左右為宜),以免沖洗不徹底,造成殘留;
  • 清洗完畢後,要用流水沖洗至少3遍。


Tips:可用淘米水代替洗潔精。用淘米水刷洗碗盤,不僅去汙力強,還不含化學物質。

3. 洗碗布經久不換

研究顯示,20%的洗碗布內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特別是在潮溼環境下,清潔不徹底的洗碗布更會滋生大量細菌,使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還可能造成“二次汙染”。

建議:

  • 每次刷完碗後,應用洗潔精和清水將洗碗布徹底清洗,然後掛在通風處自然晾乾。
  • 洗碗布用得越久,含菌數就越多,最好每兩天將洗碗布加熱消毒一次。不過,即使這些都做到了,也應至少每月更換一次。
  • 洗碗布儘量選擇純木纖維洗碗布。這種布有很強的親水性和排油性。


4. 碗筷等不控幹就收起來

不少人洗完碗筷後,會直接把它們溼漉漉地放進櫥櫃裡。這樣做,對身體的威脅很大。

尤其是木製碗筷,它們的含水量本來就高,如果還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滋生各種黴菌,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I類致癌物。它對肝臟損害極大,可誘發肝癌。

不少家長給小孩使用的木質碗,還有家裡的木筷、案板、木勺等,都是黃麴黴素虎視眈眈的對象。大家可要長點心啊!

建議:

  • 碗筷等清洗乾淨後,記得要控水晾乾,以免給微生物的繁殖留下良好的潮溼環境。
  • 收納碗筷等的置物架,最好選擇鏤空的,以防積水。再就是置物架應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洗碗時的注意事項,咱們來聊一些清洗餐具時的妙招吧!

洗餐具時這麼做,省時又省力!


餐具除異味

在洗碗水中放幾片檸檬皮、橘子皮,或滴幾滴醋,能消除碗盤等餐具上的異味。另外,它們還能使硬水軟化,同時增加瓷器的光澤感。

防餐具生鏽

把菜刀、鍋鏟、鐵勺等鐵製炊具,浸入比較濃的淘米水中,可以防止它們生鏽。如果已經生鏽,可先在水中浸泡數小時,這樣容易擦去鏽斑。

餐具消毒

有消毒櫃的家庭自不必說。沒有的家庭,可用高溫煮沸法給餐具消毒。方法很簡單,把餐具放入沸水中煮15~20分鐘即可。

今日互動

你家是誰洗碗?

為了讓另一半洗碗,

你玩過什麼“套路”?

留言區一起來分享

洗碗筷後忘做一件事,1級致癌物可能盯上你!別不信幾乎人人疏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