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對話傳統中醫:心安是最好的活法


梁冬對話傳統中醫:心安是最好的活法


梁冬:“志閒而少欲”,然後才“心安而不懼”,我們接下來就講這句話,它字面的意思是人不害怕是因為心安理得。

徐文兵:“理得”就算了,“心安”是必不可少的。

梁冬:什麼叫“心安而不懼”呢?

徐文兵:首先,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安”字,從古代造字的角度來講,它是“宀”一個“女”。就是首先買套房子,然後把自己的女人放進裡面,這樣就“安”了。

梁冬:所以,現在很多女青年要求男朋友買套房子,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天理!

徐文兵:追求一種安全感。沒房子住,破帽遮顏,沒辦法安居樂業嘛。

梁冬:對,一說就是“去你媽家”或是“去我媽家”,這都是不對的,咱們就住在自己家。

徐文兵:所以這個“安”字從字面上看有這麼一種意思。從前的人建造一座城市,或者選擇一個部落定居點,都會選擇那種三面環山,一面有出口的地方。一看這種地形,就知道好似一個安全的地方。所以我們很多城市都是用“安”來命名的,西安、長安、臨安,凡是帶“安”字的地方,它的地形都是三面環山一面有出口。

梁冬:大家認真看一下“安”這個字,它上面有一橫左邊有一點,右邊有一點,三面都是包住的。這個“女”就像一個人一樣。

徐文兵:把弱女子保護起來。我們的“心神”也應該有這麼一個庇護的場所,這時候才叫“心安”。那麼保護“心神”的無形宮城叫什麼呢?中醫把它叫做“心包”。“心包”負責守衛“心神”的安全。

如果一個人“心包”破碎了或者功能衰退了,外邪就會長驅直入。“心神”寄居在哪兒呢?“心”裡面,這個“心”是指“心包”。“心包”把“心神”保護好了,人就沒有任何害怕的東西,就“不懼”了。這時候,人處在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態。

梁冬:我想請問一下,在我們身體裡面是不是真的有“心包”這樣東西?

徐文兵:有啊!西方也有“心包”這個詞,叫Pericardium,是指包裹在心臟周圍的那些脂肪或者是這種膜類的東西。我們中醫講的這個“心包”又叫“心主”。 肉質的跳動的心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它裡面寄居的那個精神層面上的“心神”,也可以稱為“心”。所以那些帶“心”字邊、“心”字底、“忄”旁的漢字,意思都是指的人的精神意識和思想活動。

梁冬:比如說“恨”。

徐文兵:“愛”。大家記住,中國人講的“心”不是指那個肉質的心臟。肉質的心臟我們叫“心包”,這個“包”的繁體字是“胞”,它也是肉。

“心神”的“心”到底在哪兒?“神”又在哪兒?其實就在我們的胸腔正中。這個地方兩側各有三個穴叫“神封”“神藏”和“靈墟”。我們碰到陌生人覺得不安全,會不由自主地把兩個胳膊一交叉護在胸口,為什麼?就是保護自己的“心神”不受傷害。可我們碰到自己相信的、親愛的人就會張開懷抱,這叫心安。

梁冬:我們熟悉的事情背後,其實都有它繁雜的邏輯。可能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自然會給我們一種方法和程序,讓我們懂得保護自己。

徐文兵:當你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生命的時候,就得把胸膛挺起來。

當你不需要挺身而出而是要保護自己、修養自己的時候,就要“含胸拔背”。所以你看道家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練功站樁要求的都是把後背聽起來,把胸含進去。這樣雖顯得很謙卑,但卻是在保護自己的“心神”。你要好似挺著胸走的話,那就是貢獻自己。祖國需要的需要的時候,我們都要挺身而出;但是祖國沒讓你貢獻自己生命的號死後,你幹嘛老挺著胸啊!

梁冬:平常我們看到很多抬頭挺胸,尤其是挺得很高的人,他們表面上雖然好看,但實際卻對不起自己的“心”。所以,“心安而不懼”說的是讓我們的“心神”,包括我們的情緒、形而上或者形而下的東西都能夠好好地藏在裡面。當我們的“心”能夠藏在裡面的時候,再碰見那些本來應該比較害怕的事情,我們也不會那麼害怕了。

徐文兵:對,如果你的“心神”沒守在裡面,顫出來的話,你就會有莫名的恐懼感。比如有的人不願意見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心跳、出汗;很多患有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人不敢到人多嘈雜的地方,一去就嚇得不行;還有的人一回家就開燈,把門、窗緊緊關閉。

這些都是因為“心神”出來以後,他能感覺到外面的影響和刺激。所以很多患抑鬱症的病人,就會表現為要走,但去哪兒又不知道,反正就是要離開這兒,這就是不安的表現。

梁冬:所以我們在把人當做人之前,還能把他當作個動物。動物都是有這種能力的。

徐文兵:我們擺脫不了這個肉身,這個肉身其實就是個動物。

梁冬:所以“心安而不懼”這句話,總結起來就是說我們把心神藏在裡面之後,就不會那麼驚慌失措,總感覺好像有人要來迫害自己一樣。

徐文兵:就像魯迅寫的《狂人日記》裡面的那個狂人,感覺“趙家的狗又看了我一眼。”

梁冬:中醫講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就是所有的精神層面的反應都是有物質基礎的。

徐文兵:沒錯,不僅有物質基礎,還有能量基礎。

(選自梁冬與徐文兵對話《黃帝內經》)






這就是“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為了給大家更好的把心安住,同和靈站聯合梁冬老師的自在睡覺和碳雲智能,用生物科學保駕護航開展安全精準斷食,10月19-26日在北京,歡迎您的加入!


梁冬對話傳統中醫:心安是最好的活法



帶領你一起體會生命的美好、趣味與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