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終於追上格力了,但預計未來會是格力追趕美的

格力、美的都很優秀,但預期美的將來會更好

1991 年格力電器一期工程開工,公司宣佈正式成立,1996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其實在格力正式成立的十年前,也就是1981 年,何享健就申請註冊“美的”這個商標,3年後宣佈正式向空調進軍。

如此,美的進入空調行業至少比格力電器要早了7年,美的電器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2013 年美的集團整體上市,美的進入資本市場還是比格力要早3年。但是美的上市和格力發展速度就要比格力電器來比還是慢了很多,直到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的淨利潤才剛搞超過格力。

美的終於追上格力了,但預計未來會是格力追趕美的

格力和美的都是以空調業務起家的,知道現在空調也是他們的核心產品,所以經常會有人把這兩家公司放在一起對比。但是看到這個話題,支持美的與支持格力的人會鬧得不可開交。

美的作為首家鄉鎮上市企業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但格力作為一家地方國資委的企業能夠連年分紅,公司保持增長態勢都非常的布容易。個人認為當下美的已經逐漸追趕上了格力,未來美的很大概率會全面超越格力。

咋們是文雅人,擺出事實說話比較好。個人即與格力沒有利益關係,也與美的沒瓜葛,就想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分析一二,看完後歡迎大家再探討、指正。

從報表看格力、美的,後者更受歡迎

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這兩家A股上市公司,在8月底公佈了半年報。格力電器淨利潤128.06億,美的集團129.37億,兩家公司盈利已經非常相似。淨利潤上美的首次超過格力,但屬於險勝。在增長幅度方面,格力還是要大一些。另外從毛利上看格力比美的高了3個百分點,淨利率也超過美的4個多百分點。

格力電器上半年營收 909.8 億,美的集團上半年營收 1426.2 億元,從規模上來說美的已經全面超越了格力電器,而且差距已經拉得很遠了。

但同樣的營業額格力還是賺錢些,都知道同等檔次的空調,格力的是最貴的,但是大廠家成本都相似,格力勝在了品牌,因為格力打造的是高端的形象。另外美的的管理費用要高不少,這使得在營業收入比格力高500多億的情況下,淨利潤僅多1個億。

美的終於追上格力了,但預計未來會是格力追趕美的

格力的空調營收佔比82%,美的的空調佔比38.46%,空調是格力的絕對主力產品。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目前專精空調,對空調有著成本控制和定價權。雖然說這也是美的的核心,但已經不是命根子了。

根據董明珠說的格力空調市場佔有率高達30%,而美的是僅次於她的,格力想通過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達到營業額更高已經是越來越困難。美的斥資收購的庫卡進軍的工業機器人業務已經佔到營收的 8.7% 。

美的處於投入期的機器人業務毛利率只有14.48%,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體水平。美的後期預計最大的可能是要提升品牌形象,控制成本,加強盈利能力,屆時在規模優勢大的情況下盈利情況可能將遠好於格力。

近期公司市值來看美的在2800億左右,而格力電器在2300億左右,盈利情況非常相似,但是美的的身價比格力高了近500億。現在如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這樣的。從估值上看,很明顯投資者是更看好美的,所以美的才有了更高的身價。

美管理層更穩定,權限更大

平時我們說到格力大家都想到董明珠,還以為她是大老闆,但實際上格力電器實控人是珠海市國資委,過去、現在、將來其國企的地位不大可能發生變化。公司受國資控制,那麼大點的事情就需要比民企多一道審批手續。

格力電器過去、現在的領導層整體上不錯,內部矛盾一直存在。比如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有時候就存在衝突。過去格力電器品牌被朱洪江、董明珠宣傳開來後,集團一度將品牌授權給下屬的小家電,引發公司與控股股東發生權利鬥爭。

國資委知道元勳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來領導班子比較穩定。但是現在董明珠已經64歲了,已經超過退休年齡不少了。雖然她自己說心態很年輕,但能繼續帶領格力走多久還真是未知數。如果董明珠離開,公司會不會空降高管?如果空降高管會不會水土不服,這誰都很難說。

美的集團控股股東一直是創始人何享健,他持有32.56%的股份。何享健的兒子何劍鋒不想掌舵美的,何享健估計想安享晚年,早在2015年辭去一切職務,公司交給方洪波主管,而方洪波也有2.07%的股份。

美的終於追上格力了,但預計未來會是格力追趕美的

美的也是職業經理人在管理公司,不同的是方洪波持有的美的股份要比董明珠擁有的格力股份多不少。而且方洪波的權限明顯要大不少,收購庫卡、東芝都是公司管理層直接拍板。

格力這邊董明珠要收購銀隆,做手機、芯片等一系列提議都不斷受到質疑。靠空調是有發展瓶頸的,但發展副業總有不少人阻攔,轉型之路異常艱辛。好在主業紮實,格力內部爭議沒有讓公司受到大沒有的影響。

但是一次年報不分紅就有人股票砸跌停來相逼,霸道的董明珠也值得選擇跟股東們好好說話,宣佈今年中報分紅。很明顯民企美的集團要靈活許多。

美的多元化成型,格力在路上

“好空調,格力造”,“美的生活,美的享受”,多麼經典的廣告詞,卻又恰到好處得表現出的格力與美的不同。都還以為美的和格力很相似,只不過我們看到的是表象。實際上兩家公司逐漸漸行漸遠了,開始了不同的道路。

格力官方說自己是主營家用空調、暖通設備、智能裝備、生活電器、空氣能熱水器、工業製品等產品。格力還是太過於依賴空調。董明珠也想拓展點其他業務,可被否了,手機業務基本宣告失敗,晶弘品牌升值沒有幫其在小家電方面拿下一席之地。

美的終於追上格力了,但預計未來會是格力追趕美的

而美的則是美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科技集團。美的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了研發和創新領域,逐漸跳出空調甚至是家電的束縛,已經成為一家多元化經營的科集團公司。

另外,格力主戰場在國內,出口比例很小,而美的在國外早有佈局,收購開利空調業務、東芝白色家電業務,已經讓其有了全球性的營銷網絡。

美的轉型已經逐漸獲得成功,而格力多元化還在路上。經管美的家電業務沒有格力的盈利能力強,而有著其他方面的業務做支撐,美的的後勁兒更足,這是格力非常渴望但有不具備的。美的已經算是追上格力了,或許以後董明珠要帶著格力就要追著方洪波帶領下的美的前行了。個人非常崇拜董小姐,希望她能夠帶領格力再下一城,跟美的的較量更為激烈,這樣才更有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