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螭龍紋在明式傢俱上廣泛流行,堪稱明式傢俱紋飾之王。器有雕飾,螭紋佔其八九,這種一螭獨大的風景極為獨特,在歷史長河尤其是明清各類工藝品中,未曾有過。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在清早期明式傢俱平面空間較大的擋板、圍板、牙頭、牙板、背板部分,雕有螭龍紋者,幾乎都是子母螭龍圖案,分別有雙龍、三龍、四龍、五龍,甚至更多。

螭龍形象大小相雜,主要有兩種特徵,一是大小螭龍相互面對,二是大螭或小螭或是大小螭共同張嘴相向,皆呈大嘴形象,這種大嘴螭龍成為明式傢俱中的獨有形態,均不同於其它工藝品。

子母螭龍的演變過程

1、明晚期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明萬曆 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紋拓片

上海明萬曆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紫檀瓶螭紋拓片上可見三隻螭龍,一大二小,均呈正面形態,雙目圓睜,身體處於獸身退化、蛇身萌出的過渡狀態,四肢肩胛尚存,四爪比較寫實,尾部分叉相背捲曲,閉嘴。

明代一般稱這種大小螭龍組合的構圖為“子母螭”,這種螭龍面部形象類虎似貓,取俯視角度,為趴臥之態。我們權且名之“萬曆螭龍”。多方面證據說明,黃花梨、紫檀傢俱在明萬曆朝已被使用,但作為年份標誌的這種“萬曆螭龍”紋卻從未見於各類硬木傢俱之上。

2、清早期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清早期的螭龍紋在明式傢俱的一方天地中,形態拐了個彎,原本“趴式、正面、雙目、閉嘴”的形象變異為“側身、單目、張嘴”形象。而且,它們變化多樣,形成豐富多彩的圖案,但這樣一個奇異的視覺藝術庫至今還是一塊學術研究的處女地。

子母螭龍的教子內涵

相對於麒麟紋、鳳紋、石榴紋、葫蘆紋及鴛鴦紋等紋飾的含義,螭龍紋的含義比較隱晦。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螭紋興於春秋戰國,盛於兩漢,此後歷代螭紋基本沿襲漢代螭龍造型。漢代劍璏和透雕的玉璧上的圖案中,常有一大一小兩條螭龍的紋樣,往往大螭龍佔據整個器形空間大部,而小螭居於一隅。大龍小龍兩首相對,或是大龍回頭顧看小龍,或者小龍回首仰望大龍,表達了一種特殊且和諧的親密感。大小螭龍紋經過漢魏的盛行,至唐代衰落。宋明兩代復古風行,仿古題材大小螭龍紋捲土重來,廣見於工藝品上,形象基本沿襲漢代,直至清代。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明代《清秘藏》記載明代宣德年藝人夏白眼:“能於橄欖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明末文震亨《長物志》卷七之器具、鎮紙記載:“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諸式,最古雅。”清代姜紹圭《韻石齋筆談》之宣和玉杯記有載:“宋宣和御府所藏玉杯三,其一內外瑩潔,絕無纖瑕,杯口聳出螭頭小螭,乘雲而起,夭矯如生,名‘教子昇天’,真神物也。”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清代以後,在各類繪畫、工藝品上都出現了大小龍的形象,有螭龍紋,也有云龍紋,被賦予蒼龍教子、教子沖天的含義。廣州南沙黃閣鎮東里村輔黨麥公祠內發現的壁畫《教子朝天圖》是廣州目前發現面積最大、最原汁原味的教子朝天壁畫。壁畫位於宗祠大門上方,長約2.5米,高約90釐米,保存完整。雕刻有兩條在雲海中見首不見尾的蒼龍,老龍正在教育小龍。圖中有文字:“盡日風雲濭素屏,崢嶸頭角露神形;靜看頗有為霖勢,安得僧繇作點睛。清道光丙午年,冩在瓜月朔越後偶作,龍溪梁漢雲學繪。”祠堂(公祠)是家族共同祭祀祖宗的場所,壁畫表達了傳統大家族的家庭理想,大小兩龍圖像是對宗族子弟讀書成才,科舉得中的祝願。“靜看頗有為霖勢,安得僧繇作點睛。”亦有期盼點睛成龍之意。

明式傢俱從光素走向圖案裝飾後,由於合乎當時社會觀念的表達,子母螭龍“教子昇天”的社會含義在使用中進一步深化。因此,以子母螭龍為主體的螭龍紋體系應運而生,成為明式傢俱圖案的主流。大螭龍對小螭龍的教育、教訓的表情神態構成形象的基本要素,怒張的“大嘴”成為“教子”特徵,也是明式傢俱自己獨有圖案形態。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理解子母螭使用意圖的方法是觀察它與何種寓意的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某些構件上它與麒麟紋組合,某些傢俱上與麒麟紋組合,表明求子和教子之意相連,或與鳳紋、鸞鳳紋、鴛鴦紋組合,透露出這種器物使用於婚嫁之時,祈子和教子屬於同一個符號體系。

文化延伸:“教子成龍”的社會背景

明清兩代,科舉制度進入鼎盛階段。學子只要“一登龍門”, 高榜題名,便會升官晉爵,光宗耀祖。明朝中期後“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讀書人科考成功,金榜題名,往往被稱為“登龍門”或“鯉魚跳龍門”。明清兩朝,接近一半的進士是“寒門”出身,祖上或為文盲,或讀過書但未做官。

科舉選士制度打開了知識分子向上流動的渠道,為學子走向社會上層打開了大門。通過讀書科考出人頭地,成為許多家庭對後代的期望,科舉制也因而極大地激發了許多家族對後代的勸學熱情,子母螭寓意為蒼龍教子、教子朝天、教子成龍,間接反映了這種社會現象,圖案上兇猛、嚴厲的張嘴斥責成為教子的喻象。明式傢俱從器物層面,營造著家庭勵學氛圍,勉人讀書,教子讀書,使其走向有作為的人生,這的確是歷史的正能量。

教子成龍、望女成鳳——螭(chi)龍紋

在明式傢俱中,還可以見到“魚化龍”、“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化龍”、“龍門”之意也是教子成才,教子沖天。某些晚期的明式傢俱上雕有文曲星化身的祿星圖案,更是對讀書中舉、金榜題名的祝願。這些圖案是同一種語境、同一種家庭價值觀念下的不同表達形式,主旨皆是鼓勵後代讀書、入仕,光耀門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