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內蒙古,真的很牛!


這樣的內蒙古,真的很牛!


這裡是祖國的正北方

草原林海、戈壁大漠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就是

奮鬥在新時代裡的內蒙古

時光總在回眸處深情

在2016年10月

內蒙古獲批建設

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2017年

內蒙古成立了

獨立的正廳級大數據管理單位

內蒙古大數據發展管理局

形成了大數據發展的強大合力

得益於獨特的自然和區位條件

內蒙古迎來了新發展

這樣的內蒙古,真的很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自治區黨委、政府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

關於大數據發展的決策部署

目前內蒙古

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

已全面鋪開

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7年,自治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9.8億元,同比増長50.37%,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7.9個百分點。

據《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所述,內蒙古“數字中國”指數排全國21位,提升3位指數增速達到97.03%,居全國首位。

據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18年)》,2017年內蒙古大數據發展勢頭尤為突出,大數據發展指數排全國22位,提升5位;増速在西部12個省市位列第二,在八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位列第三位。

大數據基礎設施

實施大數據基礎設施升級工程,加快推進國際、省際幹線光纜和“寬帶內蒙古”、“寬帶鄉村”、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等建設,積極爭取呼和浩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和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統籌推進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等盟市進京直通光纜建設,建成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進京直通光纜。

截至目前,全區光纖寬帶用戶409.1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2360.3萬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65.8%,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86.41%,4G基站6.2萬個,光纜線路長度98.5萬公里,網絡出區帶寬26.6T。

全區數據中心服務器裝機能力突破100萬,總裝機量達到35萬臺綜合利用率超過40%,其餘承裁能力有三分之二已簽訂租用合同,數據中心市場化運營程度顯著提升。已成為國家電子政務雲數據中心北方節點,三大運營商、華為、曙光等一批大型數據中心建成運營,阿里巴巴、亞信數據港、Cloud(優刻得)等數據中心開工建設,蘋果中國北方數據中心已簽訂合作協議。公安部、教育部、中國銀行、浦發銀行、阿里、騰訊、百度、搜狗、滴滴等國家部委、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的數據中心、災備中心落戶我區。大力開展“以數招商”,積極探索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新模式引進了呼叫、數據加工處理、軟件開發等一批服務外包企業,烏蘭察布呼叫中心坐席近萬個。正在制定《自治區綠色數據中心發展指導意見》,推動數據中心及上下游配套產業健康發展。

大數據資源管理

目前,自治區已建成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與國家和盟市互聯互通,自治區本級46個部門已接入平臺、35個部門實現數據連通。加快自治區“雲上北疆”大數據雲平臺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審批項目初設。

大數據在政務領域:

宏觀經濟大數據建成宏觀經濟數據庫和宏觀經濟監測預測、價格監測分析、投資監測分析、區域發展監測評價、財政金融監測分析五個系統。

信用大數據正在進行全區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升級改造,提高數據實時接入率、擴大服務範圍。

水利大數據依託國家平臺實現水利部、流域委、水利廳盟市、旗縣五級數據共享,正在編制智慧水利大數據應用建設方案。

自治區紀檢監察系統把2018年作為大數據應用年,重點從公車使用、扶貧資金流向、公款消費等領域形成多方數據融合、比對分析,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數據鐵筅”,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

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平臺已覆蓋12個盟市、500多家企業的環境監測實時數據精準指導排汙費核定、電價核算、監察執法等工作,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造祖國北疆靚麗風景線,平臺獲評首屆數字中國年度最佳實踐成果。

農牧業大數據正在建設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與服務平臺。工業大數據建成全區工業控制系統信息監測平臺。

能源大數據建成自治區能源監測預警信息系統,正在開展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可行性研究。平安北疆大數據方面,綜治辦建成自治區綜治信息平臺,網信辦建成自治區網絡與情與態勢感知平臺,公安廳整合相關數據正在規劃建設“智慧公安”。

大數據在民生領域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的關鍵作用,全區31個國家貧困縣正在實施電商扶貧戰略。興安盟國貧縣一突泉縣,建立了大數據精準扶貧管理系統,打造了“品味突泉”電商平臺,探索“平臺帶企業、企業帶貧困戶”等多種電商扶貧模式。

自治區人社雲平臺率先在全國建成,將人社、醫保、公安身份、銀行信用、工商登記等信息彙集整合,居民可通過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等在線辦理50餘項人社業務,切實解決了廣大農牧民面臨的“用卡難、領取難、認證難”問題。

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利用大數據軟件匯聚文本、圖片、視頻等海量交通數據建設完善交通感知、交通智能控制和執法管理信息化系統,為交通管理提供更精準的預測和決策支持,給城市交通管理裝上“智慧大腦”。

健康大數據正在開展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全員人口信忠數據庫和居民健康卡應用項目可行性研究。

教育大數據以教育雲中心、公共服務平臺、高考招錄平臺為重點,圍繞學籍管理、平安校園、科技教育打造智能教育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

旅遊大數據編制完成旅遊公共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方案,正在開展建設準備工作。

目前,自治區人口、法人單位、宏觀經濟、空問地理、信用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已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庫正在加快建設。同時,醫療、社保、教育、科技、生態、環境等公共服務信息資源庫建設有序推進。另外,支持成立了自治區大數據安全應用研究院,開展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研究和技術研究。此外,還開展了大數據流通交易中心前期籌建工作,正在研究制定《自治區數據資源流通交易管理辦法》。

大數據產業發展

成立了草原畜牧業溯源內蒙古大數據工程實驗室、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少數民族語言中心蒙古文大數據研究基地、軟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應用孵化基地等,和林格爾新區落戶全國首個官方授權的數據資產評估中心。正在積極爭取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互聯網醫療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我區設立分中心。

大力培育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分析等大數據核心產業,推動電子信息製造、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上半年,全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1.4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重點推動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產業核心區建設,雲計算、大數據科技企業註冊390餘家,2017年正式獲批國家火矩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積極創建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在呼和浩特雲計算大數據創客中心,100多家大數據、雲計算方面的中小微企業相繼入駐,入駐率達90%以上,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推進《大數據與產業深度融合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推動建設了草原生態、奶牛育種養殖、乳業、航天雲網、中藥材產業鏈、供應金融鏈、木材、林權交易等一批重點項目。呼和浩特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大數據實現了農牧業從粗放養殖到精準飼養的飛躍,自治區建設了互聯網+煤炭電商平臺、稀土大數據交易平臺,打造了工業網絡協同製造雲平臺並被工信部列為國家互聯網和工業融合創新試點。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機床數字化改造後,生產效率提升了200%,加工精度提高了35%,故障率下降了20%以上。

重點推動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產業核心區建設,幫助引進了一批重點項目,推動創建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支持自治區大學生科技園、包頭大數據創新產業園、赤峰雲計算產業園、錫林郭勒大數據產業園、烏蘭察布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園、烏海大數據產業園等建設,引導各地根據需求圍繞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各具特色的大數據硬件產品製造、軟件及應用服務等。

大數據招商引資

阿里、百度、騰訊、華為、中興、紫光、浪潮等一批知名企業先後落地我區,與華為京東、航天十二院、浪湖、紫光雲數集團、中電科軟件信息公司、國家發改委國閤中心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北京、深圳分別舉辦了面向京津冀、珠三角地區的大數據產業招商推介會,共組織推介900多億元項目,簽訂合作項目34個,協議投資額139億元。 Power8芯片及服務器配套產品生產基地等項目已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力爭信息製造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上半年,全區億元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項目完成投資31.3億元,同比增長121.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14.7億元,同比增長126.8%.2018年億元以上大數據重點項目149個,年內計劃投資102.4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22.4億元。2016內蒙古大數據產業推介會簽約項目開工建設74個,開工率50%,累計完成投資37.7億元。

通過舉辦產業推進活動,藉助國際性、國家級大數據活動,搭建國家媒體、地方媒體、網絡媒體三級傳播矩陣,實現多渠道、立體化覆蓋式、及時性傳播,僅深圳推介會網絡關注度就達到200萬次以上,全面提升內蒙古大數據“雲上北疆中國數谷”品牌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另外,在建立完善保障機制,優化大數據發展環境方面,2017年成立了自治區主席任組長的自治區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今年調整為自治區綜合經濟領導小組大數據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印發了《2017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要點》《2018年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工作要點》。推動完成了17項保障大數據規範發展的相關標準辦法立項工作,近日將上政府常務會研究。正在籌備召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應用專項工作推進會。目前自治區10所高校設立了大數據專業,內大、師大、農大等13所高校與阿里、華為、騰訊英特爾等企業建立了大數據教育實訓基地,推進大數據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養。

奮鬥如歌,深情如你

大數據裡的內蒙古

正在讓你我

在未來的那一刻

在更多領域,更深刻的感受

大數據發展的成果紅利

讓我們一起在分享中繼續期待!

這樣的內蒙古,真的很牛!



這樣的內蒙古,真的很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