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老師都認爲自己工資低又辛苦,但社會人卻認爲老師輕鬆?

網友一:

對於這點我是這麼看的,雖然大學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加,但是說真的,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那個不必當老師收入高?而且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業務能力的提升, 很多人的收入會比較快的提升起來。以我公司的小夥子們為例,本科生畢業生通過面試來上班之後工資5000起。這還不算其他補貼、補助,然後隨著你的業務能力提升工資年年提升……而那些能夠獨當一面的沒有幾個低於一萬的(二線城市)。說真的,你然他們去當老師試試,幹到退休能拿到這些嗎?

網友二:

為什麼會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呢?因為雙方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參照的對象也不同。

老師說工作辛苦,是因為他們身在其中,有著太多的體驗,要抓學習成績,班級管理,還要迎接檢查,參加各類比賽、活動,經常是身心疲憊。

老師說工資低,是根據《教師法》中教師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工資而言,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看似相差不多,但在福利待遇上就是天壤之別。也就是說《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待遇,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體現出來,老師們自然會有意見。

網友三:

社會上有些人認為老師的工作輕鬆,是因為他看不到人家的辛苦。有人說:“老師一週只上幾節課,我一天要幹滿8小時呢”,但是卻沒想過老師在上課之前要備課,寫教案,課後要進行反饋,批改作業,這一節課的背後不知要佔用多少的業餘時間。

有人說老師的工作穩定,收入高。這是把老師與低收入的群體相比較,甚至與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比較。可是,教師們經過師範院校的學習,要經過實習,考到教師證才能任教,是專業技術性人才,要比也是同這類職業相比較,這麼看,教師的工資並不高,甚至是低水平的。

為什麼老師都認為自己工資低又辛苦,但社會人卻認為老師輕鬆?


網友四:

任何人對自己的職業滿意度都不會太高,這是屬於人自身的本性。我們可以認真的思考一下,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職業頗有微詞,有或這或那的不滿,這種現象也屬於正常。

當前教師的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確實有待提升。在一些地區,教師每月工資一兩千塊錢的還有不少人,他們每天工作在教育一線,辛勤的在講臺上耕耘,但他們的目前的工資待遇與所收穫的報酬仍有不小的差距。這部分教師主要分佈在欠發達地區,當然在一些發達地區也存在如此情況。而且這部分教師在整個教師隊伍中佔據不小的比重。

為什麼老師都認為自己工資低又辛苦,但社會人卻認為老師輕鬆?


網友五:

教師,我高中初中同學總共10多個當老師的,基本工資大多3-4k,我們每年聚會,其實他們都過得很好,福利也不錯,當然沒有公務員高。但是他們都說,他們這種工作5年的,其實想給學生補課,收入還是不少的,補習費一年收2萬也不用太努力。

總體,教師比公務員辛苦,但是比我們同學歷的同學而言,收入其實也算中等,但是教師的性價比絕對不低。因為我們收入比當老師高的,大部分人高考成績比他們好,大學比他們好,還要留在大城市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