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

王陽明有一位朋友常常因為生氣而責備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反身自問。如果光是責備別人,就會只看到別人的不對,而看不到自己的錯。如果能反身自問,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責備別人呢?”於是,這位朋友感到後悔。

王陽明說:“你今後只是不要去評論別人的是非,每當要責備別人的時候,就把它當作一個大私慾除去才行。”

【時代華商小知識】:古代有個詞叫“反己”,就是反過頭來檢討自己,要求自己。《孟子》和《莊子》中均有提及。《菜根譚》中有句經典的話:“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

經常作自我反省的人,日常接觸的事物,都成了修身戒惡的良藥;經常怨天尤人者,只要思想觀念一動就像是戈矛一樣總指向別人。可見自我反省是通往行善的途徑,怨天尤人是走向奸邪罪惡的源泉,兩者之間真是天壤之別。

反省,是對心靈鏡鑑的拂拭,是提升精神的洗浣,是佔領高地的前瞻。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已,則知明兒行無過矣”。通過廣泛的學習並隨時審視自己的言行,達到一個智慧洞明,言行無咎的完善境界和晴朗的思想意識天空。

反省是剪刀,時時修剪事業之樹,有了反省的剪枝,願望才能參天;反省是標尺,時時校正追求的方向,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省察的生活,沒有價值”。對於我們這些人生之路的行者來說,感悟這其中內涵,時常地反省自己的言行,生活就會多一些快慰,少一些追悔,我們才能走向成功,走向彼岸,步入理想的最高境界。

古訓: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

2

除此之外,【時代華商提醒你】抱怨的壞處非常多,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你是無法察覺的,但是我們能先了解這些缺點,然後去避免,以下是小編整理出來的六大壞處:

抱怨讓你變得弱勢。當你抱怨的時候,你在表現自己的弱勢和無能為力,希望得到別人的憐憫、同情和照顧,你越抱怨,自己的內心越感到虛弱。

放棄自我成長。推脫屬於自己的責任,尋找藉口,放棄自我反省、自我揚棄、自我提高與改善的機會。“讓他人去承擔這個責任吧,這樣我心裡也會覺得好受一點,我沒有能力改變了……”

永遠不會強大。由於不做改變,安於現狀,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弱,永遠也無法強大起來。

形成消極思維定勢。抱怨是一種語言而不是行動,當一個人過多地被語言困擾的時候,他會失去行動力。開始形成負面思維,一遇到事情就會消極思考。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這會給生活埋下無形的隱患。

破壞了人際關係。總想讓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改變,其實這隻能事與願違,越來越讓人反感和不可接受,人際交往面越來越窄。

成為“祥林嫂”式的悲劇人物。抱怨的人最終將在抱怨中度過自己哀怨的一生,最後人見人怕,成為“祥林嫂”的悲劇人物。如果說抱怨也能造就一個人的話,那就是男人成為“憤青”,女人成為“怨婦”。也就是說,因為這些抱怨,我們已經逐漸遠離了優質的生活,遠離了讓自己走向優秀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