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嘆息: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始末

一、海南泡沫的發展與破裂

海南,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果說在中國有一個地方用三十年走完了三百年的歷程,這個地方不是深圳,也不是上海,而是海南。海南三十年的魔幻歷程,總讓人覺得,世界好像是不真實的。

海南嘆息: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始末


歷史上,有兩位官員給海南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個是海南籍明朝清官海瑞,另外一個就是原海南行政區黨委書記雷宇。80年代,海南隸屬於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接棒習仲勳擔任廣東省委書記的任仲夷,只帶了他的秘書雷宇從遼寧到廣東赴任。雷宇治下的海南,發生了著名的“海南汽車倒賣”事件。

1985年7月31日,新華社播發通電《嚴肅處理海南島大量進口和倒賣汽車等物資的嚴重違法亂紀》,最終,雷宇倒臺。與之對應的是,雷宇和海瑞一樣,清正廉明,官聲頗佳。

倒賣汽車事件,反映了那個特殊時代的瘋狂,也給海南留下了投機的土壤,從此,海南和淳樸再也沒有聯繫,只有一個個巨大的泡沫,和剩餘的一地雞毛。

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就發生在這裡,發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1988年,海南從廣東省脫離,成為省級行政區。在1988年到1991年,海南房地產價格基本在1400元/平方米上下,直到1992年南巡之後,伴隨著全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熱情高漲,海南一馬當先。

作為泡沫的中心,海南在這一時期房地產也接近瘋狂。據統計,截止1993年底,在海南註冊的房地產公司4830多家,約佔當時全國房地產企業總數的15%,總註冊資金高達500多億元。

根據《中國房地產市場年鑑(1996)》統計: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價格為1350元/平方米,1991年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漲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達到7500元/平方米的頂峰。用馮侖的話來說,此時“海南已經熱的一塌糊塗了”。

當然,這一輪過熱有一定的全國背景,宏觀調控成為當務之急。1993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1993年8月16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

一系列強硬的整頓措施,讓宏觀經濟快速冷卻下來。人們發現,這個冷直接到了零度以下。

海南嘆息: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始末

調控後經濟快速下行

二、先天不足:海南發展銀行成立

潮水退卻,發現島內所有人都在裸泳。海南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大量外來資金抽走,當地的一眾信託公司們也深陷泥沼。時任海南省委書記兼省長的阮崇武,申請成立一家海南的股份制銀行,解決泡沫破裂之後,海南金融體系的遺留問題。

時值中國的信託行業第四次大整頓,信託公司或停業整頓、或在政府主導下轉型成證券公司、或組建商業銀行。在人民銀行海南分行行長馬蔚華的建議下,當時的央行副行長郭振乾特批這幾家信託公司整頓重組,從而使改造信託公司設立一家銀行的思路得到國務院同意,

彼時,中國已經有三家“發展銀行”,分別是浦東發展銀行(今浦發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今廣發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後被平安銀行兼併),有三個“發展銀行”老大哥珠玉在前,海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名字定為“海南發展銀行”。

1994年12月,海南發展銀行籌備組正式成立,海南省證券管理辦公室主任任峻垠出任籌備組組長,成員有薛建、韓柏、劉廷安等。

1995年5月,5家信託投資公司(海南省富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蜀興信託投資公司、海口浙瓊信託投資公司、海口華夏金融公司、三亞吉亞信託投資公司)在資產重組後,合併成為海南發展銀行,債權債務關係也轉移到海發行。成立之初,5家公司的債務被認定為44.4億,後來又認定為50億以上。

1995年8月18日海南發展銀行開業,註冊資本16.7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幣5000萬美元)。任峻垠當選為海南發展銀行董事長兼行長,韓柏任副行長。銀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包括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在內的43個股東。從背景和股東層面來說,海發行的血統還是高貴的,只不過根子上那5家信託公司有點拖後腿。

重組的5家信託公司中,原富南信託轉製為海南發展銀行海口分行;吉亞信託轉為海南發展銀行三亞分行;蜀興信託、浙瓊信託及華夏金融公司分別轉製為海南發展銀行海口蜀興支行、海口匯南支行、海口華夏支行。

在一片期待聲中,海發行開始了征程。任峻垠表示,有足夠的信心把海發銀行辦成合格的現代商業銀行,爭創國內同業間的一流效益,雄踞先進行列。

而實際上,海發行的經營還是有不少亮點的。截止1996年底,海發行資產規模86億元,比1995年增長26%,比開業前增長94.3%,幾乎翻了一番。各項存款40.5億元,比1995年末增長58.8%,比開業前增長152%,在島內各銀行中增長最快。各項貸款36億元,比1995年增長16.1%,比開業前增長97.8%。1996年實際利潤1.25億元,上繳利稅3924萬元。海發行的人員素質之高,在當時的眾多銀行裡,也是讓人注目的。如果從這條路走下去,海發行應該會成為一家優秀的銀行。

三、看得見的手:葬送海發行

《三國演義》裡,舌戰群儒的諸葛亮說,“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也就是說,當病人生病時,要先調養身體,而後緩慢用藥。

而海發行的沉痾非但未治,又添新恙。海發行本身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有兩個:一個是存貸款業務高度集中在島內,與當地經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和當下國內的眾多農商行很像),而海南金融生態已經被房地產破壞殆盡,海發行不得不採用高利息的形式吸收存款;二是海發行的歷史包袱太重,海南政府對海發行伸手太多,行政干預色彩濃厚。最終,見勢不妙的海發行董事長兼行長任峻垠(最終因嚴重違反金融政策法規被查處)、副行長韓柏均提出辭職。

在處理了5家信託公司以後,人行海南分行發現,海南省城市信用社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截至1997年6月30日,海南原有城市信用社34家資金總計137.08億元,負債總計141.53億元,所有者權益為-4.45億元。

1997年5月起,海口市城市信用社主任陳琦出逃,引發儲戶恐慌,紛紛擠提存款,海南省城市信用合作社相繼出現支付危機。在海南省政府和人行海南分行的主導下,《處置海南城市信用合作社支付危機的實施方案》出臺,將這些信用社併入海發行,這一決定,最終葬送了海發行。

實際上,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整個中國的金融體系都岌岌可危。居民對銀行體系的不信任達到歷史最高,擠兌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銀行通過新增存款、收回貸款和清收其他資金已經不能滿足兌付居民儲蓄存款的需要,在此情況下,央行下發《關於城市信用社動用存款準備金有關事宜的通知》,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通過動用存款準備金來應對擠兌的情況。

海南的情況更加嚴重,海發銀行兼併信用社後,面臨的首件大事便是如何解決原信用社的支付問題。由於原信用社存在大量的非法高息存款,海發銀行在保證原信用社儲戶支付的前提就是,只保證給付原信用社儲戶本金及合法的利息。因此,許多在原信用社可以收取20%以上利息的儲戶在兼併後只能收取7%的利息。

對於客戶來說,這幾乎是赤裸裸的違約,於是,擠兌爆發了。實際上,面對擠兌,銀行能做的,就是向公眾注入信心,並且無條件向客戶提供存款兌付。電影《白銀帝國》裡,面對客戶拿銀票要兌付現銀,儘管山西票號沒有那麼多現銀,但是掌櫃還是讓拉著現銀的車(實際上裡面裝的是石頭)大搖大擺的在客戶面前走過,並及時兌付,在一定程度上平緩了擠兌。

當然,在海發行面對擠兌的情況當中,人民銀行和海南政府也做了一些努力,分別提供40元再貸款和7億的財政資金。但是擠兌情況過於嚴重,導致情況急轉直下,人民銀行在3月停止向海發行“再貸款”,成為壓垮了海發行的最後一根稻草,迫使海發行隨後推出了限額取款政策,支付限制在6月初最嚴重時竟然達到個人儲戶一次只能支取存款100元的程度,這種政策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公眾的恐慌心理。

實際上,2014年中國江蘇北部也有農商行發生擠兌,事發當天,銀行董事長親自押送4000萬現金,江蘇省聯社也準備4億現金隨時準備應對。當地人行、政府也積極響應,當一輛輛裝著現金的大卡車停在民眾面前時,信心恢復了,第二天擠兌就逐漸平息。

海南嘆息: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始末

蘇北某農商擠擠兌事件

也就是說,當擠兌發生時,第一要全額保證客戶存款兌付需求,第二就是注入信心。但是,海發行既沒有現金,也沒有時間了,最終走向破產。

1998年6月20日,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召集海南發展銀行董事會議,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司長蔡鄂生宣讀了人民銀行關於關閉海南發展銀行的決定。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家破產的銀行。

時任海南省副省長的汪嘯風有一句話,說海南發展銀行如果關閉,海南的經濟會倒退十年,一語成讖。海南發展銀行關閉是一個標誌,海南的經濟和金融進入了谷底,因為在接下來的16年時間裡,海南沒有新的金融機構產生。儘管有不同層面的聲音讓海發行復業,但是最終因為阻力太大,均沒有後話。

在海南發展銀行被關閉17年後,海南省即將迎來第一家農村金融體系外的法人銀行—海南銀行。

海南銀行的高管們在對外口徑上,總是要強調一下:海南銀行與海南發展銀行沒有任何的關係。

二十年了,海南發展銀行的破產清算工作至今沒有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