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當初!因爲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因為第一季度財報的披露,我們得知阿里巴巴獎勵了員工價值164億元的股權。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巨頭,然而在阿里巴巴一路發展的過程中,有過幾次一家獨大的機會,如果阿里巴巴當時將這些產品做起來,現在比肩亞馬遜也不無可能。

悔不當初!因為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2006年阿里收購了雅虎中國的業務之後,中國雅虎郵箱也一併歸入到了阿里的麾下。在那個時候,不管是騰訊的QQ郵箱,或者是163網易郵箱都還沒有真正的推廣開來,而作為從1999年並進入中國市場的雅虎郵箱,在用戶使用數量上佔據著第一的位置。郵箱的作用毋庸置疑,“所有的工作、遊戲、論壇、社區、網購等等的賬號、密保都用的它們,因此和網絡有關的內容,也都必然有雅虎存在。”這是當時大多數互聯網用戶的真實寫照。

悔不當初!因為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騰訊因為QQ的發展推動,促進了QQ郵箱的發展,現在可以看到很多騰訊的關聯產品都需要使用QQ郵箱進行註冊登錄。類似的還有網易,很多網站跟產品註冊登錄時,大家都選擇最常用的郵箱,無疑帶來了更高的使用黏性。隨著阿里跟美國雅虎的“開戰”,雅虎中國在整個阿里系中的重要程度越來越低,雅虎郵箱業務逐漸被邊緣化。否則,以雅虎郵箱的體量及發展,現在的多數企業以及產品,還是會將雅虎放在首位考慮的。

悔不當初!因為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03年淘寶創立後,隨著用戶的爆發增長,原有的淘寶客服體系已經無法滿足買賣雙方的溝通需求,於是誕生了阿里旺旺這一基於網頁的實時溝通產品。作為淘寶平臺的溝通工具,阿里旺旺的打開率跟用戶使用數量很快便超過了一眾類似產品,成為僅次於QQ的第二大IM(即時通訊軟件)工具。雖說阿里旺旺是建立在商業溝通上,沒有所謂的社交屬性,但是通過用戶基礎開發“個人版”以區分“商業版”對阿里來說並非難事。

悔不當初!因為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然而隨著07年阿里軟件的成立,在當時的決策下,阿里旺旺被放到了一邊轉而將重心放在了遊戲上面。由於馬雲公開說過阿里不做遊戲,所以當時阿里軟件沒有得到來自內部的支持,並且於2010年關閉。這也間接導致當時的阿里旺旺在產品跟技術架構上,沒能跟上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速度。 等到11年重新推出阿里旺旺的時候,已經跟不上微信的腳步,阿里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開發“來往”、“釘釘”跟微信對壘,著實浪費了人力物力跟大好時機。

悔不當初!因為幾個決策失誤,阿里錯失了比肩亞馬遜的大好機會

有的人會說阿里在淘寶開始快速發展的時候沒有自建物流倉儲,導致曾一度受制於人,沒法跟京東一樣從基礎打好物流做好配送口碑。的確,如果將資金跟一部分重心放在自建倉儲上,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做好網站的口碑,但是這樣就會讓淘寶跟天貓的發展速度降下來。後面阿里也做了自己的菜鳥網絡,對於能夠彌補的,先搶佔用戶流量,再返回來“整改”不正是互聯網公司的正常做法嗎?請參考這段時間很火的互聯網公司們。

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還請點個贊,更多科技資訊,請關注本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