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一約四會」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暖越州

時下正是“吃嶺頭”的時節,位於浦北南部片區的北通、龍門、張黃等鎮,“跳嶺頭”的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再沒有看到過去的那種吃喝之風,而是由過去的大操大辦變成現在的節儉辦節、“自助餐式”辦節。“‘吃嶺頭’的這種變化,主要是‘一約四會’帶來的直接成效。”全國文明村——北通鎮平坡村村支書張德宏一語道出了答案。


浦北:“一約四會”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暖越州


“跳嶺頭”是浦北的特色文化。曾幾何時,操辦嶺頭節成為該縣北通等南部鄉鎮的“面子工程”,誰家的親朋戚友來得多,誰家辦得豐盛,誰的“面子”就大,從而形成了一股相互攀比、大操大辦、大吃大喝之風。如今,通過制定成立了“一約四會”,既有效遏制了嶺頭節吃喝之風,又傳承保護了“跳嶺頭”這一民俗特色文化。

何謂“一約四會”?“一約四會”即是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的簡稱,是一項改變陳規陋習、推進鄉村移風易俗、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村民自治制度。目前該縣已在全縣17個鎮(街道)273個村(社區)制定成立了“一約四會”制度,實現了行政村的全覆蓋。“‘一約四會’制定成立,充分發揮了村民群眾的議事、說事、話事權,有效提高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已成為鄉風 文明建設的助推器。”浦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梁光寧說。

平睦鎮圩腳村李叔的兒子今年大學剛畢業就光榮參軍入伍,成為村民人人稱讚的對象。按照以往的慣例,李叔必須得大操大辦才行,而現在,他只是從簡從易辦了三 五桌,以表示對兒子光榮入伍的慶賀。“村裡制定成立了‘一約四會’,確實減輕了我的生活負擔,我再也不用礙於面子大操大辦了,既省心又省事,還可以帶來了新風 氣。”李叔說。

“一約四會”不僅遏制了吃喝之風,而且正在推動著整個鄉村文明建設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浦北城鄉各地,筆者看到村容更加潔淨了,民風更淳樸了,打牌賭錢的減少了,跳舞健身的增多了,處處呈現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走進大成鎮較車村委平垌村,只見村落古樸、屋舍井然、院落整潔,一片安然祥和的氣息。村民告訴筆者,得益於“一約四會”的作用,該村成立了敬老助學基金會,村裡從沒有賭博現象發生,敬老助學氛圍十分濃厚。全村雖僅有100多人,但自上世紀八十代以來,該村考上博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11人、專科學歷9人、中師中專學歷10人,考上高中的幾乎家家戶戶有,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學生村”。

張黃鎮陽春村委小水塘村也是抓“一約四會”抓出的典型。該村雖位於張黃大集鎮附近,但不被外面紛繁複雜的世界所幹擾,如美麗的世外桃源。全村52戶人家共217 人,自1948年建村以來,從沒有發生過盜竊、搶劫、吸毒販毒、打架鬥毆等案件。特別是近年來,該村通過村民集體商議,籌集資金50多萬元,在舊村旁邊的山坡上開闢出一塊約20畝的新村建設用地,按52套住房、每套120平方的標準,規劃建設了16棟統一風格、統一高度的漂亮小樓房,同時通過配套建設村中公園、燈光球場和娛樂設施,打造成浦北縣生態鄉村的又一範本。

浦北:“一約四會”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暖越州


而北通鎮清湖村委福多堂村更是人人稱讚的村落。該村以打造美麗鄉村為目標,通過制度成立“一約四會”,充分發揮村民話事、議事、說事權,一步步推進了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改舊房等建設,同時還在村裡建設科教培訓樓、電子信息館、圖書室、籃球場、村級戲臺等文化娛樂設施,進一步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建設,最後打造成生態良好、村容整潔、村風文明的“自治區級生態村”和人人羨慕的“全文明村”。

浦北:“一約四會”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暖越州


在浦北,像平垌村、小水塘村、福多堂村這樣鄉風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

近年來,該縣堅持以“一約四會”為載體,深入實施“鄉風文明”建設,加快了 移風易俗,推動了成風化人。目前,該縣建成全國文明村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1 個,自治區文明村鎮20個,市級文明村鎮11個;全縣湧現“文明家庭”200多戶,全國最美家庭2戶,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4人等。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文明鄉風,該縣續12年被評為“自治區平安縣”稱號。

如今,紅白事從簡、吸毒賭博變少、尊老愛幼增多、鄉鄰關係和諧、環境衛生改善……“一約四會”帶來的新風尚,讓浦北縣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成為鄉村振興的 一股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