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如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商丘觀察記者王平劉夢珂 本報通訊員劉關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小康才能全面。

鄉村如何振興?百姓富,生態美。百姓富需產業振興,生態美須綠色發展。柘城堅持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同時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奮力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柘城縣如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柘城縣慈聖鎮李灘村大棚種植產業 張遠銘攝

◎產業興旺富百姓

4月23日,春風拂面,柘城縣胡襄鎮胡芹村一座座大棚緊密相連,大棚內綠油油的作物正在茁壯生長,地頭上村民們笑談著家長裡短。

“老劉,你那大棚裡的作物長得不孬,今年你又發財了。”幾位村民看到劉全洗拿著掃帚路過,笑著對他喊話。

65歲的劉全洗滿臉褶子笑著說:“要發咱一起發,那大棚是大家的。咱真是趕上好時代,老百姓也過上好日子咯。”

劉全洗原是該村的貧困戶,因病加之年齡較大,沒有勞動能力,生活貧困。2015年該村成立了胡芹產業合作社,他把土地流轉出去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拿到分紅。2016年年底,他就脫了貧。

胡芹村原本有60多名貧困人口,已脫貧40多人。老百姓最依賴的是土地。怎麼提高土地利用率,怎麼在土地上致富發家這是村民們所思考的問題。該村利用常年種植胡芹的優勢,成立了合作社,後改名叫胡芹產業發展協會,全村40多戶村民入股,胡芹種植面積達600餘畝。

“立夏育苗,秋季栽種,冬季收穫。一年一茬,如果按兩元一斤算,一畝地收入就是兩萬元,除去各種成本一畝最少淨收入五六千元,還不耽誤種植其他作物。”該村黨支部書記兼胡芹產業發展協會會長劉全慶說,今年為提高村民收入,協會又種植了土豆、西瓜,讓村民在脫貧的同時奔上小康路。

在柘城,像胡芹產業發展協會這樣的產業合作社有很多,他們充分利用土地,調整優化結構,在穩定提高該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特色產業。

除此之外,柘城大力培育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文化體驗、養生養老、“互聯網+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構建全產業鏈,讓農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柘城縣崗王鎮堤口村躍國生態園內,景色宜人,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這裡遊玩。園內,幾十名村民忙著修剪樹枝和拔草。

正在修剪樹枝的馮愛琴告訴記者,她是村裡的貧困戶,兩年前來到這裡打工,通過培訓學會了剪枝技術,如今每月收入2000餘元,早在2017年脫了貧。“在這裡打工的人基本都是附近的老百姓,這兒離家近,既能打工又能顧家,現在村裡幾乎都沒閒人,連七八十歲的老人也來這打工呢。”

年過八旬的村民葛藍英讓很多村民佩服,每天她都按時來生態園打工,雖然行動不是那麼利索,但一天也能掙五六十元。

“俺不是貧困戶,身體也好。原來想幹點啥找不到地方,這不家門口有了這個生態園,俺也不能閒著,來這拔草也不累。”葛藍英笑著說。

柘城縣躍國綠色農業生態園負責人韋躍國稱,2015年他成立躍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餘畝,發展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業。為發揮合作社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作用,他採用“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開展產業扶貧,帶動了13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下一步我將開展生態餐廳、採摘園等鄉村旅遊,不僅要帶動貧困戶脫貧,還要帶著村民共同奔上小康。”

讓土地“活起來”,讓產業興起來,讓村民富起來。柘城著力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採取多種措施,夯實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柘城縣如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柘城縣張橋鎮張橋村扶貧車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張遠銘攝

◎綠色發展美鄉村

行走在柘城縣陳青集鎮王樓村的小道上,兩側栽種了很多花草樹木,道路乾淨整潔,繪畫著二十四孝的文化牆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隨處可見,文化廣場上各種健身器材齊全,涼亭、石凳、鄉村大舞臺,農忙之餘,村民也有了自己的文化娛樂生活。

“現在俺村乾淨太多了,那個廢水坑變成了乾淨的荷塘,還建了光伏發電項目,既能看風景又能增加村集體收入,這多好,村兒變漂亮了日子也越來越好。”村民劉慶良說。

駐王樓村第一書記段超介紹,這個村原來的整體村貌髒亂差,後來實施了“九大工程”,新修水泥道路,架設路燈,建文化廣場、村室、衛生室、垃圾中轉站、新栽花木等,經常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風村貌都發生了改變,村民的精氣神也越來越好。

柘城縣陳青集鎮王樓村是該縣推行鄉村綠色發展,建設生態宜居家園的一個縮影。

柘城縣如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柘城美麗鄉村一景 張遠銘攝

近年來,柘城縣將農村垃圾治理工作與貧困村脫貧相結合,按照集鎮有專業的集貿市場,有專業的保潔隊伍,有必需的環衛設施;村內及周邊無垃圾堆積,無汙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村內外雜物堆放規範有序;主次幹道及兩側不出現垃圾、汙水和雜物,實現“一眼淨”目標,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突出抓好陳年垃圾清理,完善美麗宜居鄉村試點的基礎設施,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使得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村新、景美、業盛、人和”的目標。

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鄉村振興不僅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近年來,柘城縣移風易俗取得巨大成效,全縣掀起了“反對陳規陋習,提倡文明新風;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節儉之風”系列活動,大大提升了農民精神風貌,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既重生產也重生態。柘城縣將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柘城縣縣長路標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