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七旬老人迷上木雕手藝 獲得大師指點技藝

鳳城資訊 退休以後,時間變得寬裕起來,有的人會外出旅行,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人會和三五好友聚一聚、聊聊天打打牌,也有人會待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而對於住在海陵區頤樂養老社區老年公寓的崔祥源來說,退休後,他就迷上了一門手藝,併成了公寓有名的“達人”。

老崔說,對木雕的愛好源於年輕時的記憶。崔祥源的老家在浙江寧波,8歲時,全家遷居到上海,畢業後,又輾轉到泰州就業,直到70歲才退休。有一次,崔祥源和親朋老友相聚時,談到兒時住的老宅,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泰州海陵:七旬老人迷上木雕手藝 獲得大師指點技藝

年輕的時侯,崔祥源是一名機械製造工程師,主要是將圖紙上的機械設計製成成品。雖說有一定製作功底,但記憶中的浙江老宅有些久遠,加上對木匠活兒,老崔是一竅不通,為了能讓老宅重現,他做足了準備。

憑著兒時的記憶和圖書館的資料,崔祥源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製作出了老宅完整的設計,之後,他買來三角板,按照25:1的比例進行裁剪、拼接、粘合、上色。等過兩個月的努力,老宅模型終於完成了。不僅有廂房和雜物間,還有幾張板凳和一口井。正是這次創作激起了崔祥源對木雕的濃厚興趣,之後,他便又嘗試了花鳥圖案的牙板。

泰州海陵:七旬老人迷上木雕手藝 獲得大師指點技藝

一次不成功就再來一次,憑著一股韌勁,老崔的牙板也很快製作完成,他將這些牙板上色後鑲嵌在了裝飾櫃上。我們注意到,老崔的雕刻工具大多是一些廢舊鋸條改制的,看似“簡陋”,但對他來說,卻是神奇的寶貝,可以雕刻出大千世界。隨著雕刻的物品和樣式越來越多,老崔的雕刻技藝也飛速進步,最近,他開始嘗試淺浮雕和立體雕刻,龍舟成為首選。

由於立體雕刻和其它雕刻工藝相比,難度增加不少,老崔便將龍舟進行了分解。查閱資料、構思設計、準備材料、精心製作,一條龍舟成品大約需要花費兩個月的時間。

泰州海陵:七旬老人迷上木雕手藝 獲得大師指點技藝

崔祥源說,他在木雕的世界裡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只要有精力,就會一直堅持下去。不過,老崔認為,自己尚屬於門外漢,希望能獲得有一些木雕大師的指點。為了幫助他實現這個願望,我們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世澤木雕第五代傳人帥春燕取得了聯繫。一來到帥春燕的雕藝園,老崔便被眼前精湛的工藝深深吸引。

除了參觀多種木雕作品,聆聽傳承人講述其中的工藝原理外,老崔還拿出了自己的作品,一起探討。

“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活得精彩。”這是老崔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因為愛好,老崔開啟了木雕生活;因為堅持,他正向著人生目標一步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