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整口工藝 全手工紫砂壺的必經之路!

宜興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巧匠,同時也造就了宜興的陶都名片。歷代以來創造的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歷史文化的證明、品質的證明。全手工紫砂壺製作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經過20道工序,120把工具,少則數日,多到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一把優秀的作品。

宜興紫砂壺整口工藝 全手工紫砂壺的必經之路!

宜興紫砂壺-張偉軍紫砂壺-金砂坦然-壺中樂

選購紫砂壺會有很多的參考標準,而口蓋的嚴絲合縫是許多壺友評價紫砂壺做工的標準之一。 於是壺的口蓋嚴密已經成了如今大多數壺友購壺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壺友的這個要求,紫砂行業就有了整口這一道工序。 今天我們來談談紫砂壺整口。

紫砂壺在燒製時是會收縮的,而且壺蓋與壺口是兩個部分並不是一體,在窯內高溫下會因為泥料或胚體的薄厚等其他因素,其收縮也會有所不同,有些會和燒製前比發生輕微變形。我們要向做到口蓋完全合在一起是一個概率很小的事情。因為在燒製過程中有許多不可控因素,可能製作胚體的時候是嚴密的,出窯後就發生了變化,這樣燒製成品後壺蓋與壺口很難完全嚴絲合縫。所以我們增加了一道工序來完善,既整口,就是在紫砂壺燒製後,通過打磨的方法磨平口沿、磨掉蓋子口多餘的部分。之後抹上同種泥料,再進行二次燒製,這樣,做出來的壺就口蓋嚴密了。

宜興紫砂壺整口工藝 全手工紫砂壺的必經之路!

宜興紫砂壺-張偉軍紫砂壺-線韻納福-壺中樂

對於整口,不同的壺友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壺友會認為經過整口過的壺,一般在壺蓋口都會有色差。原因是整口破壞了明針,露出了砂粒和氣孔,即使抹泥重燒之後,仍會有細微的色差變化。一般來說泥料顆粒較粗的話,仔細觀看整口後的痕跡是看的出的,而像朱泥大紅袍這類目數較高的紫泥比較細膩,整口痕跡一般不太容易看出來。那麼為什麼紫砂壺泥料顆粒的粗、細整口會有不同的效果,是因為整口後的劃痕其實就是暴露在外的紫砂顆粒的感覺,所以說泥料越粗,痕跡越明顯,泥料細膩就不容易看出來。

還有一部分的壺友認為整口是作者的工藝水平不到位,所以才需要進行修整,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首先不能片面的講作者的工藝水平低的緣故。要想做到燒製後的成品口蓋嚴密不整口。要求制壺者對泥料、泥性都非常瞭解,掌握不同泥料的收縮率才可能做到,當然還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宜興紫砂壺整口工藝 全手工紫砂壺的必經之路!

宜興紫砂壺-張偉軍紫砂壺-蘊香-壺中樂

而且整口對制壺的工藝有兩點要求的

其一: 壺蓋子不能太大,否則整口時要磨掉的部分太多,比較費力難做。

其二: 壺蓋要稍微大於壺口,如果做生坯時蓋子略小了些,那燒成後口蓋會更寬的。

有些壺友要求口蓋要密封性好,又不接受整口,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矛盾的。大部分的壺友都將密不漏水做為一把好壺的評判的標準,所以整口也就成了如今常見的一道工序了。

對於如何正確看待整口,在我看來,整口算是一種校正,不是什麼壞事,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成功率,可以說是工藝的一種進步。但如果創作的過程中,不去追求精準,過分依整口就不應該了。整口後二次重燒色差也不會太過明顯,而且也可用輪砂紙打磨。 壺友們應以平常心去面對,切莫鑽了牛角尖。

想了解更多紫砂壺養壺、開壺、收藏、入手注意等相關常識,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或可直接搜索”壺中樂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