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灬娛樂
一部較為適合全家觀看的國產劇。
主要講述了少女瓔珞為了調查姐姐死因而進入皇宮,並從繡房宮女晉升到皇后身邊服侍,在這段時間一邊替自己和皇后消災解難,一邊與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結下了情緣,誰知二人有緣無分錯過了彼此,瓔珞於是成為了大清朝的令貴妃,皇太子永琰的生母。
本劇一改清宮戲中色調的大紅大紫,反而用簡單低調的色彩和令人稱道的文化細節打動觀眾,女主角也一改其他劇中慣有的“傻白甜”人設,反而伶牙俐齒思路敏捷手撕仇人,這不僅很有新意,觀看起來也比較過癮。
不得不提的還有本劇的其他角色,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賢良溫柔,佘詩曼飾演的嫻妃謹慎小心,譚卓飾演的高貴妃飛揚跋扈,聶遠飾演的乾隆也是十分討喜,數個角色的性格都比較飽滿。
以傲慢的高貴妃為例,看起來每天花枝招展,舉手投足間又寫滿了不好惹,但卻是這宮中唯一一個把心情和心思都寫在臉上的角色,加上她複雜的家世背景更是讓角色在讓人討厭的同時有著一份心疼,類似於《甄嬛傳》中的華妃。
但本片依然有著很多bug,劇中臺詞略顯輕率多處不合理,下人們當著皇宗貴族說話放肆毫無顧忌,魏瓔珞彷彿神助般的主角光環怎麼折騰都能逢凶化吉等等,但作為一部閤家歡的宮鬥劇,它既有卡司又有笑點,比較適合節假日與家人一起觀看,但不要過分細究。
人人影視
清宮戲30年:“皇阿瑪”是怎麼從偉大領導變成大豬蹄子的?
編按:第一批90後是在清宮戲裡長大的。從《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還珠格格》到《宮鎖心玉》《步步驚心》,以及如今的《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前十餘年我們還欽佩著康熙雍正大帝“向天再借五百年”“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雄韜偉略,或是期待著有個和小燕子紫薇一樣無所不能的“皇阿瑪”;後十餘年,卻發現只有在無止境的妃嬪宮鬥中算盡心機,方能略微“爽”一下我們已經麻木的內心。皇帝的權力中心,從天下回到了後宮,這種男性氣質的變遷,背後蘊藏著怎樣的社會文化發展脈絡?
《延禧攻略》的魏瓔珞剛與乾隆爺執手相看天下,《如懿傳》中烏拉那拉·青櫻又帶著離愁別緒跨進硃紅宮門,2018年暑期檔的熒幕註定要被旗裝花盆底的鶯鶯燕燕們佔據,掀起清宮戲在整個中國大眾文化中的又一輪熱浪。《火燒圓明園》、《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王朝》、《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享國不到三百年的大清王朝為流行文化提供了難以計數的熱點話題和現象級文本,更長期佔據著普羅大眾對王朝歷史或光輝燦爛或失意惆悵的想象。以清朝為時代背景的後宮戲近年來在女性向文化產品中一枝獨秀,它不僅承載著曠世愛戀的覬覦與失落,更作為當代文化心理或文化慾望的西洋鏡,於花團錦簇中照映出此岸的匱乏與彼岸的虛妄。
父親當家:清宮裡的盛世王朝想象
最早闖入改革開放之初人們視角的大眾文化,就有清宮戲的身影。1983年,率先回內地拍片的香港導演李翰祥與北影廠合作拍攝了《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兩部影片,在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李翰祥得以在故宮、頤和園、清東陵、承德避暑山莊等地實景拍攝,這種影片生產上的奇蹟在今天再也無法複製。清宮戲曾是幸運的,它在人民史觀式微、亟待填補王朝餘暉想象的時候披彩登場,從此愛也好恨也罷,都無法阻止它的盛行。清朝佔據了最後一個傳統王朝的位置,註定要承擔起建立“五千年文明”的連續國族敘事的使命:在文化層面上,現在不再是一個同“封建王朝”截然不同的社會形態,而是共同享有文化前提。
商業資本驅動下,自八十年代開始,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周寰、張建民),大清十二帝竟是人人有份地熒屏露臉。其中,《雍正王朝》(1997)《康熙王朝》(2001)不僅在當時掀起了觀劇狂潮,首播於1999年元旦至春節前的《雍正王朝》曾創下16.7%的最高收視率,央視先後兩次在黃金時段重播,至今仍被看慣更大成本製作的網友奉為“經典之作”“歷史劇的最高水平”。儘管作為現實政治的隱喻,這個雍正可謂在道德和政治層面都十全十美,勵精圖治朝乾夕惕自不必說,群臣上書要求治年羹堯死罪都顧念舊情不忍為之,掉在桌上一粒米也要撿起來吃掉,可謂古今完人。
這當然不是史實,但仍不出郭沫若為歷史劇提供的“失史求似”原則,導演胡玫渴望“發展歷史的精神”,塑造在改革緊要關頭能忍辱負重、興利除弊的英雄形象,她曾在採訪中談及人物意圖:“英雄對一個民族的提升太重要了!我覺得近代男人都萎靡了,我渴望英雄。黑澤明電影中的英雄振奮了二戰後的日本,我們為什麼不能在千百個荒淫皇帝中塑造一個好皇帝?”社會主義時期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史觀退場之時,填補空白的是以帝王將相為英雄、為偉人的話語,清宮戲大量的仰拍、特寫,眾星捧月的人物關係,服化道上對封建禮儀形制一絲不苟的遵循,其間是對權力形式的高度認同和崇敬。因此,在宮廷戲中花大量篇幅去塑造當權者如何強國興業,如何愛撫民生,並不意味著彼時的創作者就一定有更嚴肅和更專業的職業態度,只是時勢始之然,社會心理需要一位挑得起千鈞重擔的明君,一位令人信賴、威嚴慈祥的父親。
《雍正王朝》的前半部分,胤禛從儲位鬥爭中戰勝二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強大對手,靠的正是幕僚鄔先生制定的“做一個為皇帝分憂的好兒子”行事方針,賑災也好整治貪腐也罷,均因替父分憂獲得意義;後半部分,他又努力做如父長兄,為了給繼承人弘曆留下安穩政局而揮淚滅親,在親人背叛的悲情中含淚逝去。這場對卡里斯馬(Charisma)的召喚儀式在文化想象層面相當成功,作為一部通俗電視劇,《雍正王朝》得到了政府官員、知識分子和民眾的高度關注,更帶動了《康熙王朝》《李衛當官》等一批康乾盛世想象的劇集,從“得民心者得天下”到“向天再借五百年”,一位理想父親被高高捧至歷史的神龕上。
在改革的年代慷慨悲歌“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終不悔九死落塵埃”(《雍正王朝》主題曲),的確形成了“分享艱難,共克時艱”的情感效果,然而滿清王朝的民族異質性也時刻被人標亮、圈點和指責,圍繞清朝及歷史演義所時刻發生的,是多方裂解和構建宏大敘事的衝突交鋒。1996年,美國日本裔學者羅友枝針對何炳棣三十年前的文章《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突然發難,質疑其“清朝的滿族統治者接受漢文化,並以漢文化維繫了多民族帝國長久統治”的觀點,試圖強調清朝的滿族異質性,由此展開了長達十數年的“新清史”之爭。民間也並非全無風波,自新世紀開始抬頭的大漢族民族主義正是從反清宮戲開始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立場,形成了網絡上的“皇漢”潮流。
尤其是2001年《康熙王朝》和2006年的《施琅大將軍》,由於兩部戲均讚揚清朝完成大一統,設置了貶斥鄭成功政權的劇情,徹底激怒了“皇漢”們,斥為“少數滿遺在文化娛樂方面妄圖對歷史進行反攻倒算,侮辱漢族的同時替滿清王朝招魂”(早期漢民族主義者“齊魯風”在文章中自述)。《施琅大將軍》在2004年陳水扁連任、繼續推行臺獨政策的關口被拍攝,原本呼喚統一之意不言而喻,卻直接遇上了“何以中國”的關鍵爭端,作為邊界明確的現代民族國家的中國同圓圈式的、輻射式的中華文化之間的摩擦,就這樣以通俗文化的方式被大眾直接體認。
愛之不存:宮鬥中的意識形態表徵
或許說到父親,我們更不能忘記另一部火到發紫的清宮戲《還珠格格》,這部創下至今無人能敵收視率的電視劇也圍繞著“父親”展開:紫薇試圖進宮尋父,小燕子最終發現自己認賊作父,陷入痛苦。儘管張鐵林扮演的“皇阿瑪”不失為一個開明父親,會帶著女兒們愛吃的點心親赴洛陽勸她們回家,但年輕人們依舊選擇了反叛父親、告別宮牆。在第二部中,他們設計讓香妃重獲自由,第三部中更是在大理覓得可以縱馬人間的世外桃源。這是一個關於愛情、親情和友情的簡單童話故事,但依然被觀眾不知疲倦地沉醉著,2018年寒假湖南衛視第十六次重播了《還珠格格》,足證它的吸引力。《還珠格格》與之後暗黑系的後宮戲不同的也正在此:瓊瑤時代愛情還是自由奔放的,宮牆之外仍有自由的空氣,儘管現在看來很多臺詞都顯得煽情做作。
在《雍正王朝》《還珠格格》乃至《金枝欲孽》這批老劇後,當年的小觀眾們耳濡目染,成為今日清宮戲的內容生產者,“父親當家”變奏為“與(未來的)父親談戀愛”。一部分影視劇如《步步驚心》、《甄嬛傳》、《如懿傳》本是女性向網絡小說,在IP浪潮中被商業捕捉變為電視劇,其餘原創劇本如《宮》系列(電視劇《宮鎖心玉》、《宮鎖珠簾》、《宮鎖連城》及電影《宮鎖沉香》)也在人物和劇情上高度同質性——受眾主導的生產模式已不再有形式、題材乃至內容的邊界,清宮戲成為直接愉悅觀眾感官的文化產品。
《甄嬛傳》被吸納進清宮戲或多或少是個意外(原小說的架空朝代背景無法通過廣電審核),但收視為王,它以極度的流行規定了這一輪清宮戲的慣例:有個基本不可見的前朝和波詭雲譎的後宮,有個只想把情愛作為晉身之階的女主,有個初心美好但情難由衷的皇帝,有個(或幾個)相許白頭但悲劇收場的男性情人,有個求而不得終生守護的痴情種子,有個飛揚跋扈卻可憐可恨的對手一,有個看似柔弱實則陰險的對手二,有個黑化的閨蜜對手三四五,和無數個或愚蠢或聰明的痴情女性……皇上是老闆,戀愛是攻略,情人們註定無法成為萬人之上,因此總會被女主狠心放棄。
《步步驚心》:談論感情的後宮註定是悲劇
愛情,這一自現代開始,就在個人主義中建立人與人連結的奇蹟終被放棄,從嬛嬛到鈕祜祿·甄嬛再到皇太后的一路走來,不必困惑於自我,不必再追求愛情,不必再質問皇權,只要狠毒堅強地鬥贏所有人,就能在結局時分安枕著明黃色的繡枕體味孤寂,劃落一兩滴清淚。如果說《步步驚心》中,愛情以無法改變冰冷的皇權邏輯而悲劇收場,那麼後宮秩序中,不僅愛情是永遠得不到的,甚至稍微正常一些的表達愛的方式也不可見,兩情相悅、平等尊重的愛已經隨著18、19世紀浪漫主義被丟進歷史垃圾堆,不是互相試探鬥爭降服的主奴邏輯,就是痴情女子求而不得的哭泣怨恨,或是聰明如甄嬛般以退為進的“能忍”,或是深沉如嫻妃般扭曲心智以恨為愛。
當人際間複雜的沉浮聚散被簡化為“發糖”與“發刀”,唯一能讓人真實觸碰到的恐怕也只是權力下的愛妒交織與相互折磨了。愛情是危險的,擊敗對手的最佳利器永遠是“其實皇上並不愛你”;愛情是曖昧的,故事邏輯上無法解釋的“金手指”通通解釋為愛情的力量;愛情又是便利的,在人治的社會環境下足以實現野心家最大的慾望,是努力無望後的自救指南。當熹貴妃終於帶著殘忍和恨意向雍正揭露太子身世之際,觀眾在皇帝虛弱猙獰的老態裡驟然獲得“爽”的最高點:父親是毫不偉光正的,但這毫不影響我們利用父親的權力,並徹底騙過他。用戴錦華老師的觀點說,人格的肉身之父已經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完成而死去,父權本身在衰落,但父權結構並未因此消亡。
作為當代最常見的文學母題,愛情乃至不可得的愛情都是文化中的普遍現象,這本不足為奇,奇的是觀眾感知愛情的態度。一方面甄嬛和魏瓔珞的成功故事告誡觀眾“誰先動心誰輸了”“切勿真情實感”,嫌棄若曦是“白蓮花”,一方面“四爺娶我”又真實成為青年女性自抒慾望時的真實話語,“四四”成為清穿小說最熱門的男主;一方面稍有常識的觀眾都不會相信,以魏瓔珞的暴脾氣能在宮廷中真實地活過第一集,一方面又真切地為她每一次成功升級鼓掌叫好……觀眾們開著兩倍速看,在彈幕裡盡情吐槽劇情的狗血和人物的“金手指”,但仍不妨礙她們真情實感地投入情感和時間,甚至貢獻出種種同人再創作。這讓人不禁想起齊澤克在《意識形態崇高客體》中對今日意識形態的描述:“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但他們依然坦然為之”。人人都知道它是虛假偽善的,但人人都在賣力地維護以獲取最後的好處,因此任何批判它的傳統方法都陷入困境。清宮戲也是如此,斥責其“腐蝕社會道德”或是奴化愛情觀等飽含憂患的論調並沒有錯,但不能撼動狂熱投入的觀眾分毫,因為他們首先選擇不信,隨即以同樣堅定的信念選擇快樂。
《如懿傳》女主的悲情卻不是觀眾的“爽”點
清宮想象三十年,無論主角是君王、臣子、后妃還是格格,都如詹明信所說“如何看待古典世界,與其說是個人嗜好,不如說是一整套社會和集體的鏡像”(《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主義》),其中有民族危難時對封建王朝的沉痛質問,有動盪時期對海晏河清的想象,有大國崛起之初對帝國餘暉的反身確認,也有原子化社會對人際關係的重新設想……《如懿傳》開播,如懿削髮逆旨、不廢而廢的註定命運讓觀眾提前預知這並不是一部可以爽到的劇集,收視率未播先慘。然而這抹悽悒昏黃的色彩仍應在清宮劇中留下一筆,作為實踐“不自由,毋寧死”這種不合時宜的決絕姿態,也在歷史感稀薄以至全無的歷史劇中給觀眾最基本的提示:別盯著紫禁城那個普天之下最金貴的鳥籠子看了,權力之下,安得爽點?
美編:黃山
土逗公社
肯定是我的菜,而且還是兩岸三地的菜,因為我們知道延禧攻略是在網絡獨播,在海外的人也可以看到這部,而且引發了很多人的議論,因為現在古裝劇是一個稀缺品種,尤其是清宮劇有這麼高影響力的,如果回想起來的話,上一部劇應該是甄嬛傳,可是已經過了很久很長時間,又出現了一部延禧攻略這麼優秀的清宮劇,其實在服裝設計上,延禧劇組了採用了寫實的風格,而且整個畫面讓你覺得很高端精緻,把皇宮那種雍容華貴體現出來,加上乾隆一朝,是清朝的鼎盛時期,感覺上就很帶範兒。
不過在劇情上,這部古裝劇很有意思,因為你能找到還珠格格的影子,例如魏瓔珞發明的熱水袋,魏瓔珞發明的小冰箱,魏瓔珞發明的馬桶清洗劑就是炭灰,魏瓔珞發明的跪得容易,通過這些細節的點綴,你會覺得這部電視劇有一些小情趣,而且這部劇的每個人物都很有人格魅力,就是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並不是我們想象中一直端著的,而且人物性格的反差很大,你就像皇后就一反以往的電視熒屏的皇后形象,讓你覺得很親切,有一種鄰家姐姐的感覺。
那麼魏瓔珞這個角色也很有開創性,她有點像小燕子,但是小燕子剛進皇宮是怕丟腦袋但是做的一直都是掉腦袋的事兒,魏瓔珞來到皇宮就做好了掉腦袋的思想準備,因為她要為姐姐報仇嗎?所以說肯定會有掉腦袋的風險,不像以往女主一開始都是很善良的小白兔,最後變成了黑白兔,到了最後成為了大灰狼,魏姐一開始就是大灰狼,然後遇到了皇后娘娘,就變成哈士奇了,最後知道皇后是被純妃害死的,搖身一變成為了復仇者,還和明玉組成了復仇者聯盟,明玉這個角色也很有意思,皇后能容納這種人?真的只能佩服富察皇后的心胸。
呵呵92759
於媽於抄抄最新力作《延禧攻略》,幾乎霸佔了整個暑假所有女人的手屏。八月中旬我去上海開公司會議,一位女同事在開會時無精打采,眼圈跟熊貓似得。我一問才知道:前天晚上追劇到凌晨三點多。
整個暑假我家電視一直在圍著《延禧》轉圈,白天我丈母孃追劇,下班後我老婆接著重播。上班聽到的盡是女同事在討論“純妃嫻妃”,我很好奇,於是上網花了個把小時看完了劇情介紹。
在富察皇后死前的前四十集,其實就是清宮版的“杜拉拉昇職記”,從為查明姐姐死因而入宮當繡女(紡織女工人),到成為深得皇后信任的大宮女,魏瓔珞一路被遭排擠陷害,但總能妙手回春、化險為夷,既有福爾摩斯的橫溢才華、明察秋毫、斷案如神,又有著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男主)的曲折坎坷、堅韌不拔,活生生一隻打不死的“小強”,並最終“升職”成功。
後三十集就是“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簡單說就是烏雞變鳳凰。從圓明園到延禧宮、最後位極掌權貴妃,魏瓔珞用盡現代女人釣男人的各種花樣,先是大膽出擊、性感勾引,然後用溫柔、涵養、才氣、神秘等吸引,牢牢套住大清皇帝乾隆,並一路斬殺情敵,衝上雲霄。
整部電視劇似乎想證明一點:女人永遠比男人聰明,也比男人更會作死。大到貴妃,小至宮女,設套的技術堪稱精湛,而皇帝、侍衛、太監(半個男人)等這群大老爺們,居然沒一個能識破這些“坑”。但最後一群女人幾乎都因為自己設的坑而死光光,作死情節一流。
岑詮
《延禧攻略》最近大結局,全民展開熱烈的討論,魏小主終於憑藉聰明和伶俐,掃蕩乾淨了乾隆後宮,成為無冕之後。
劇是好劇,演員是好演員,結尾雖然邏輯有點不在線,但確實好看,女主幹脆利落的性格很有路人緣,算是清宮劇中最特立獨行的一朵黑蓮花。
這算是今年話題度最高的一部劇,多次登上熱搜榜,相比一些高開低走的劇,這部劇剛開始的宣傳雖然不多,但憑藉良好的口碑和劇情,收穫了一個完美的大結局。
今年除了《延禧攻略》外,其他的劇都有點不溫不火的架勢,特別是大製作,撲的那叫一個慘,我們備受期待的《遠大前程》,陳思誠導演的油膩表演讓人沒眼看,白瞎了那麼好的配角陣容。新版《流星花園》開播前,全網討論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劇一出來,立馬僕,還我一個帥氣多金又傻氣的道明寺。
現在只能期待《如懿傳》,看它能不能給大製作扳回一城。
不過小編更看好的,是王凱主演的當代劇《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出品,製作人是侯鴻亮,這幾個字大概就是品質的保證,期待播出。
影視口碑榜
《延禧攻略》一共70集,主要說的是魏瓔珞到紫禁城的開掛人生,也就是魏瓔珞是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刺繡方宮女,漸漸變成整個紫禁城最負權望的皇貴妃。
整一部劇集,上演的是魏瓔珞的升級養成記,她從0級到70級,每一集都在給自己升經驗,升裝備,當然在某些集數中會偶爾掉血,但魏瓔珞很快能找到回血包,然後滿血復活愈戰愈勇,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魏瓔珞在紫禁城,一共有9關卡要過,每過一關就能升級一個職稱,分別是刺繡坊宮女,皇后貼身宮女,辛者庫洗馬桶宮女,圓明園守靈宮女,貴人,嬪妃,令妃,令貴妃,皇貴妃,每一個職稱又分別有起承轉合。
這9道關卡中,一共有六個大反派要解決掉,他們分別是高貴妃,爾晴,純貴妃,順嬪,皇后,袁春望。除了這六大反派,又分別有小反派要解決,比如一些煽風點火的宮女和嬪妃,太妃等。
整部劇看完讓人大快人心非常爽。 但爽完之後,我們就像打了一場遊戲,《延禧攻略》結束後會有空虛和無聊,這也是看這部劇的感受。
固然,《延禧攻略》成功的原因和要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劇集中影射的是現實裡我們活得太隱忍,需要通過魏瓔珞這個角色解決自己一個發洩口。
因為現實中我們,多多少少有著魏瓔珞的性格,但現實中的我們,沒有辦法實現魏瓔珞的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勇氣,只能在劇集中找到心理安慰。
縱然本劇有太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但這些不符合邏輯的劇情,反而成了彈幕組帶節奏的好方式,所以《延禧攻略》想不火都難。
大聰看電影
《延禧攻略》乍看上去是一部宮鬥戲,因為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在深宮裡。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出宮鬥戲,雖有後宮爭鬥,但編劇卻把一部宮鬥戲活活的寫成了《夏洛特探案》(或者叫《深宮探案》),試問後宮這些個娘娘們哪來的這爆炸的智商。每發生一場宮鬥就是各種懸疑、各種手段、各種的繞,然後勝利者與失敗者聯手剖析整個鬥爭過程。所以這部戲是一部古裝偵探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一部古裝偵探劇、古裝偵探劇、古裝偵探劇。而且還是一部主角開掛了的古裝偵探劇,各種置之死地二後生。劇中各位女主的智商把乾隆甩出去十八條街。
一、這部劇的演員---70分
基本演技在線,有那麼幾個演技冒尖的,剩下的演技都在線,就是選了一些整容臉的演員讓人看著不是很舒服。另:譚卓化妝後,看了好幾集才認出來,可塑性很強啊。
男女主角
可塑性最強
演技最好
最漂亮
第一個犧牲品,很漂亮
最喜歡
皇后太文靜了
二、劇情---75分
在這個快餐時代,不是宮鬥戲,深宮偵探戲也不錯,編劇為了懸疑,各種繞來繞去也是頗費腦細胞,各位觀眾老爺就是看著解悶就好了。整部劇的主線有兩個:一、大主線:魏瓔珞入宮為姐姐報仇 ;二、小主線:野皇子擾亂皇室。大主線基本未偏離,大結局的時候女主也算是報仇成功。並且比較重要的角色-袁春望大結局的那段戲處理的也不錯。小主線完美收官,壞人被幹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73000360043e7c29a0\ 兩三天前,《延禧攻略》大結局了。雖然越南版先一步完結,但是絲毫未影響這部網劇的收視情況,133 億次的播放量領跑全網。 有網友說,雖沒追《延禧攻略》,但卻在微博熱搜上看完了整部的情節。不得不說,這無疑是今年第一部現象級網劇了。 今天醉了
在資本加持之下,當前的網絡劇正在逐步擺脫簡陋場景、廉價道具、“五毛”特效、段子式臺詞等原始印象,朝著高質量發展。
2016 年全網共有 349 部網絡劇上線,年播放量為 892.5 億;2017 年全網共有 296 部網絡劇上線,年度播放量達 1631.5 億。
近 3 年來,每年都會有一部播放量上百億的網劇誕生。
網劇火爆的同時,它們的廣告效應也在飛快的增長。
在《延禧攻略》這部劇中,脈動、美柚、雍禾植髮、聯通、海昌等廣告主以不同的形式在劇中穿插。
網劇中植入廣告的方式,大致劃分可以分為上圖中的 7 種。其中,對白植入、道具植入算是屬於早期網劇廣告植入的主要玩法,但是產品選擇的侷限大,與劇情不相匹配的產品會顯得突兀。
“貼片廣告”由電視貼片廣告演變而來,具有強指向性、強到達型、強印象型等特性。早期貼片廣告會放在片尾,但是極易被觀眾跳過,轉化效果受到質疑。現在在劇中插入貼片廣告,加上與劇情結合,因此優點也被放大。
據爆料,《延禧攻略》共計招商 13 個品牌,由於沒有前期品牌的劇內合作,植入全部為後期包裝製作而成,其中貼片廣告備受客戶青睞,77% 共計 10 個品牌選擇合作創可貼。
而最受市場歡迎的要屬“創意中插”即“原創貼”了,可選擇的範圍廣、限制小。很多不適用於年代戲中的廣告,它也能起到很好的植入效果。
七麥數據
《延禧攻略》是我的菜,每天晚上都等著更新,但今天週一了,不更啊。
為了追劇方便,還特地開了會員,不到晚8點就已經刷新刷新看有沒有更新,我真的是迫不及待啊。
現在瓔珞已經成為了皇上的令嬪,和皇上就像熱戀中的小情侶,非常甜蜜,不過我總是會想到皇后娘娘,皇上這個大豬蹄子,你對得起娘娘嗎,哭唧唧。
到後來張嘉倪的角色就要登場了,她受盡皇上寵愛,不過到頭來她卻別有目的,而皇上早已看穿,他還是最喜歡瓔珞呢。
期待明晚的新劇情。
古裝劇控
要說今年暑假的熱劇,《延禧攻略》絕對排在前列。為啥?夠爽!
該劇一反宮鬥劇常態,不再是一幫後宮女人為了爭寵打地你死我活,而是一個為了給姐姐報仇而進宮的心機girl,一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從一個繡房宮女榮升寵妃的故事。
這個心機girl,就是本劇的大女主魏瓔珞。她和常見的柔弱善良的白蓮花女主角完全不同,不僅“脾氣暴、不好惹”,而且精於謀略、戰鬥力在線,從來睚眥必報、絕不忍氣吞聲。但她又足夠善良,為了給姐姐報仇而進宮,不顧危險弄清真相,除掉真兇;處處維護真心待她的富察皇后,即便皇后死後都不忘為她報仇……
每次看她抖機靈,都覺得這姑娘格外討喜;每次看她手撕壞人,就覺得格外痛快!
帶刺的善良,有底線的反擊
魏瓔珞從進宮的第一刻就豎起了自己鮮明的個性大旗——善良,但有刺;睚眥必報,但絕不主動害人。
比如繡女們初次進宮,吉祥失手弄溼了烏雅小主的衣服。烏雅恃強凌弱,要踩斷吉祥的手。眾人漠然圍觀,只有瓔珞挺身而出,以一招“步步生蓮”,哄的烏雅得意忘形,從而成功為吉祥解圍。
這看上去就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大好人,但接下來的劇情卻完全顛覆了很多人對瓔珞的第一印象。
當烏雅 “步步生蓮”地走到皇帝面前,滿懷信心地等著中選時,皇帝卻忽然翻臉,不僅將她趕出皇宮,而且還將其父親按例治罪。這是瓔珞第一次出手,雖從未承認是故意為之,但從她跟吉祥之前的對話中,隱約可見這女子身上透著一股凌厲的狠勁兒。她說:宮裡的事,福禍相依,現在是好事還是壞事,還不一定呢。
雖然這個聰明的刺頭從不主動惹事兒,但她也從不怕事兒。她有一句非常霸氣的回應,讓大家直呼過癮。
那是錦繡因為嫉妒瓔珞幫吉祥完成考核繡作,用水壺中的水淋溼了她的被褥。瓔珞毫不示弱,直接用水桶將水潑到了錦繡的衣服和被褥上。並當著所有繡房宮女的面表態:我進宮並不是為了交朋友。我,魏瓔珞,天生脾氣暴,不好惹,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聽上去,魏瓔珞應該是個報復心極強的人。然而,當她們的動靜吵醒了管事的方姑姑,被姑姑隔著門訓斥時,瓔珞卻攬下所有責任,表示是自己失手打飯茶壺,弄溼了大家的被褥。不僅讓之前叫囂著要去姑姑那裡告狀的錦繡明白了她們在宮中的地位,而且讓大家看清楚了一點:雖然她不好惹,但絕不會主動害人。
這也是《延禧攻略》讓人大呼過癮的原因之一。
在原來的宮鬥劇中,女主角在進宮初期都是一副連螞蟻都怕踩死的白蓮花模樣,後來歷經後宮搏殺成功黑化,緊接著就開始了無底線的絕地反擊。而相比之下,魏瓔珞這個大女主更真實、更接地氣。
她從進宮之初就清楚地知道宮中的黑暗與冷漠,她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次地化解那些“找上門來”的麻煩。然而,即便她“有的是法子”對付壞人,但卻自始至終謹守底線,絕不害人。這不正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想成為的那種人麼?
認真報答,拼命守護
雖然瓔珞一直以“睚眥必報”的形象示人,但劇情中的很多細節都讓人不難發現,她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良且忠誠的人。她會用心記住對她好的人,然後拼盡全力去回報和保護他們。
比如小時候,瓔珞是在姐姐的精心照料下長大的。而她進宮,正是為了查明姐姐阿滿的真正死因,為姐姐報仇。為此,她不顧危險,進入長春宮侍奉皇后,因為可以離“疑犯”富察傅恆更近一些;她不顧生命安危為皇帝侍疾,只為進一步打探事情的真相……
這種不顧一切的報仇舉動背後,是對已故姐姐滿滿的愛。這種一根筋拼的報答和拼了命的守護,讓很多人感動。
但瓔珞的這種善良和忠誠,不僅僅體現在進宮報仇這件事情上。在長春宮服侍皇后期間,皇后真心待她,不僅處處護著她,而且教她讀書、寫字。她也用同樣的忠誠守護著皇后。
比如,皇后因體寒入骨,私下邀請純妃幫忙灸治,卻被宮中議論紛紛。一日,純妃正與皇后閉門治療,瓔珞偶然得知皇帝要前往長春宮,趕忙回去示警,幫助皇后躲過一劫。當皇后問她,為什麼明明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還如此幫忙掩護時。魏瓔珞的回答,讓很多人震驚、臉紅,繼而大呼過癮。她說:雖然確實不知道寢宮中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娘娘既然關門閉戶,低調行事,就是不願意別人知道。所以奴才,就拼命趕回來提醒主子。
當皇后問起,為什麼她明明什麼都不知道,卻一力護著自己時,瓔珞的回答更是讓人心頭一暖:皇后娘娘教瓔珞讀書寫字、為人處事,是天下間難得的好人。既然娘娘不願意說,就一定有娘娘的苦衷。瓔珞要做的,是守好秘密,而不是窺探。
宮鬥劇中,後宮裡的溫情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多是因為少不更事、吃虧太少。而瓔珞的溫情之所以讓人動容,正是因為她比誰都明白宮中的黑暗,卻依然願意全心全意地去對一個人好。
於正的“爽”,始料未及
《延禧攻略》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7.1分,評價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爽”。
的確,這部劇的“爽”,在於大女主終於不再以博得了男主的多少寵愛來定義自己的成功與否,而是以自己是否達到了目標為最高標準。在前進的路上,男主都是陪襯,不分皇帝還是傅恆。
而對照現代女性,她們所處世界的複雜性一點不輸後宮。她們要直面職場和社會的壓力,還要把握好照顧好家庭與自身發展之間的平衡。她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瓔珞般的聰明才智,還有她身上那種明知世界並不美好,卻在依然心存善良的堅持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