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列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在經歷了投資熱潮退卻後的冷靜期後,3D打印領域的投資正在重拾升勢。3D打印和增材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 Stratasys大中華區總經理Michael Agam在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相比2013至2014年時市場對於3D打印的熱情,現在3D打印技術領域投資的上升趨勢非常健康,它是由需求推動所帶來的,企業是推動的主力。”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在Michael看來,像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利用3D打印的時間上稍長於中國,在應用知識的層面積累更為豐厚,技術也更加成熟,“但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在利用3D打印的方式、水準上,將會在未來幾年中接近甚至超過日韓”。

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主任盧秉恆院士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指出,隨著定製化成為一個主導的生產模式,對3D打印的需求正在擴大。盧秉恆建議,隨著3D打印技術的關注度提升、應用領域擴大,應建立多個資源整合的平臺,實驗產業化技術研發並進行中試驗證、為企業創新和產品升級提供服務,以及提升中小企業效益及行業對製造業需求的呼應能力。

投資激增 上升趨勢明顯

3D打印領域的投資在經歷了投資熱潮之後,在2018年再次呈現出上升趨勢,在Michael看來,行業投資上升的趨勢才剛剛開始,並將越來越強勁。數據供應商PitchBook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總部位於美國的3D打印初創公司募集資金達6.13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2012年至2015年募集資金的總和,僅低於2016年全年募資總額的6.75億美元,明顯高於2017年全年的募資總額約為3.49億美元。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Michael分析稱,在經歷了前幾年的投資熱潮後,整個3D打印行業的投資熱度有所回落,中國市場尤為如此。他認為,包括對3D打印知識的缺乏、對技術應用的前景的不明確等因素,是導致過去投資下滑的主要原因。“到2018年後,我們又看到市場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公司開始把3D打印技術與自身的生產流程相融合,也就是發現了其有價值的地方。” Michael指出,尤其是在像中國等政府在行業政策上的支持和倡議更是助推了回暖和上升趨勢。

因此,Michael認為,上升趨勢再次“回來了”,並且是健康的趨勢,企業能夠利用3D打印所帶來的優勢。

盧秉恆也對這個趨勢表示認可,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隨著應用領域的開拓,大家對這個技術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全面、深刻。我相信這個技術肯定在最近十年內會爆發式的增長。”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從行業來看,惠普也在9月中旬時推出HP Metal Jet 3D打印技術,惠普金屬3D打印事業部全球事業經理蒂姆·韋伯 (Tim Weber)也在推出計劃的當天表示,他預計惠普在這項計劃推進後能夠從3D Systems和Stratasys等行業龍頭公司手中獲取份額。對於惠普等競爭對手的進入,Michael表示,“我們歡迎和這些公司競爭”。 Michael認為這也是行業、市場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的體現,“說明這個市場足夠大,而我們做的決定也是對的。”

隨著在3D打印領域投資、參與者的增多,整個行業也出現新的變化。正如Pitchbook提供的數據所體現的一樣,在美國,投資者最近5年正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商業應用(2B)的3D打印初創公司中,而不是投資於以消費者(2C)為中心的公司。

亟待產業鏈全方位合作

儘管參與者更多,競爭也越發激烈,但Michael指出,合作是整個3D打印行業向前發展的基石。Michael表示,在汽車、航空航天、醫療以及消費類電子方面,都有看到公司與政府、行業研究基金等的合作,這主要是在獲取知識和推動應用方面的協作。尤其是在政府有著清晰的政策願景的情況下,行業發展也在加速。

盧秉恆也提出,光講競爭、不講合作,這有害於技術的進步,過往單個企業式的發展也正逐漸被平臺式所取代。“在你按照一定模式建設工廠後,產品改了、生產技術路線改了、生產經營模式改了,那工廠也廢了。”盧秉恆認為,建立平臺式企業模式,讓企業的生產、資金與科研人員的技術力量整合,能夠適應快速變化下的生產模式。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盧秉恆認為,在走向工業4.0的過程中,3D打印的作用正越來越大,甚至在某些領域將起到決定性作用。他舉例稱,例如在醫療領域,人體的器官的個性化使得3D打印在醫療中有著很強的應用前景。

Michael則援引Stratasys的案例稱,公司曾幫助一名雙層脈弓糾纏在一起的心臟病患兒給出解決方案。在參照患者的CT掃描圖片後,公司為患者定製一顆質感接近人體真實心臟的3D打印心臟模型,醫生通過該模型得以與醫療小組確定脈弓的正確分離部位,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但Michael也指出,3D打印的優勢,即定製化生產,同時也是限制該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使得要實現規模化生產會非常難,“你要找到它在一個行業中具體的應用是怎麼用的,它才能打印出來。”

效率、成本和對技術的掌握,則是盧秉恆認為目前限制3D打印技術應用推廣的幾個原因。盧秉恆指出,3D打印行業的技術已經從單一工藝發展到增減材一體化、應用於模具製造以及鑄造、鍛造的融合等多技術融合,進入多學科交叉推動技術創新的階段。

這讓技術創新顯得非常重要。“技術創新往往來自於一些小微型企業,大公司在科技競爭中並不佔據絕對優勢。”盧秉恆說,平臺能夠將多方人員結合在一起,學科互補,讓創造發明能夠更快進行。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Michael也表示,Stratasys有類似的計劃,加強以色列和美國的大學與其他大學在3D打印知識中的交流。在該公司的戰略中,計劃更好地幫助中國市場發展3D打印產業,把Stratasys公司的知識和經驗都帶過來,一方面和行業合作,一方面和大學合作,盡全力幫助中國3D打印行業的發展。

Michael強調,公司過去的經驗表明,3D打印行業並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目前中國的市場總值相比美國市場總值要小得多,但是在設計人才、應用的產業體量等方面,有著強於美國的市場潛力,因此也非常願意在中國進行投資,中國的市場也將能夠帶來理想的利潤。

至於目前中國3D打印行業所存在的問題,盧秉恆指出,這主要是在人才培養、科技資源和金融資金不匹配等方面。

專訪Stratasys高層:全球3D打印投資回升 非常願意在中國投資合作

盧秉恆認為, 3D打印行業的硬件投入需要資金,但目前中國的金融機構、投資者與研究者之間的交流不多,科技資源豐厚的地方,金融資本和經濟活躍度卻差得多。這也讓投資者對於3D打印的技術和價值認識尚不足,而要投資這個行業尚需一些長線資金的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