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期待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繼續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新華社新加坡3月11日電 專訪:“期待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繼續發揮中流砥柱作用”——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顧清揚

新華社記者蔡蜀亞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顧清揚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看好中國經濟,期待中國繼續在應對全球重大危機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就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顧清揚說,近期國際油價暴跌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勢必拖累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

他說,這次油價暴跌導致國際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但油價暴跌只是歐美股市暴跌的短期誘因,不是根本原因,投資人對歐美經濟未來的信心不足以及疫情帶來的影響才是影響歐美股市的重要因素。

對於中國未來經濟走勢,顧清揚表示比較樂觀。他認為,中國在提升供給能力、組織經濟活動方面有很多政策工具和措施,這是中國的強項。因此面對疫情蔓延和全球股市下跌等情況,中國都有能力予以應對。

“影響肯定會有一些,但我偏向樂觀,”顧清揚說,“我覺得影響今年中國經濟走勢的主要挑戰是全球經濟動盪。”

顧清揚認為,如果疫情在全球得不到遏制的話,對中國一定會有影響。首先,全球對中國的出口需求會減弱;其次,疫情嚴重的國家可能出現金融動盪,這會通過金融體系對中國產生干擾;第三,全球供應鏈現在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全球供應鏈在歐洲、美國和日韓等疫情蔓延的國家出現問題,也會影響中國國內的生產。

顧清揚認為,相對來講中國經濟總體不錯。對中國企業而言,油價下降可能會影響到石油開採企業,但中國大量的下游企業,比如需要通過石油提供化工原料的企業、交通運輸企業等,在油價下降的情況下,其運營成本自然會下降,這些企業會得到很大優惠。

顧清揚說:“我們都知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整個亞太地區經濟萎靡,但那時中國經濟一枝獨秀;2008年至2009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挺住了,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中流砥柱。這次中國在短時間內把疫情控制住了,接下來會全力恢復生產和發展經濟,對這方面我有信心。”

他認為,中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加強了與各國的協調。除此之外,顧清揚建議,中國還需進一步加強產業間和地區間的協調,著重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以放大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