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前一篇我們聊了澳洲城市的出行便利指數,今天咱們繼續澳洲宜居城市的話題,從澳洲的城市的交通狀況以及公共設施的建立,來分析澳洲的宜居指數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 交通便利狀況

公共交通便利程度是衡量宜居城市的另一大標準。

澳大利亞規定,能夠稱為“交通便利社區”的標準是:住宅距離公車站400米之內、電車站600米之內和地鐵站800米之內。

各州在能夠便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區佔比上設置的公共政策目標和實現成果有著較大差異:

1.珀斯

珀斯城區全部實現交通便利社區達60%的政策目標,54%的郊區也實現了政策目標;

2.墨爾本

墨爾本僅有14%的區域實現了高達95%的政策目標,同時這些區域多數為城區;

3.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只有13%的城區實現了90%政策目標;

4.悉尼

悉尼的政策目標是100%達到交通便利社區的標準,但是目前實現這一目標的城區只有一個城區(佔所有悉尼城區的1.6%)。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總體而言,澳洲幾大宜居城市能夠達到“公交便利社區”標準的城區佔比相對比較可觀: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和阿德萊德都基本實現了城區的400米之內、30分鐘之內的公交服務;

墨爾本北部中央商務區表現尤為出眾;悉尼的情況與墨爾本相反,南區的情況比部分北岸商務區更好;

阿德萊德中央區域的交通便利程度也很高;

相比堪培拉、達爾文和霍巴特的情況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目前,墨爾本、珀斯、布里斯班的交通便利程度幾乎已經達到州政府制定的政策目標。

但是面對未來的移民人口增長,這些區域現階段可以考慮向新州學習,將政府的交通便利程度目標制定的更高,鼓勵配套實施繼續發展完善。

交通便利程度至關重要。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新州首府城市悉尼的便利程度在全澳範圍內來看數一數二,但是放到全球市場上就顯得有些“單薄”。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未來,當其交通網線鋪設開,像日本東京那樣錯綜複雜,覆蓋到大街小巷,居民出門開車反而成為麻煩的時候,估計也再沒有哪座城市可以把悉尼趕出全球宜居排名前十了。

  • 公共開放設施建設

居住區周圍的公園數量是宜居城市的另一個衡量標準。

澳大利亞關於這一標準定義為能夠步行抵達公共開放區域,則視為該社區有配備了公共開放設施。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澳大利亞一向在此方面表現優異。

縱覽四個宜居城市上榜國家的數據,步行可以抵達公共設施的城區分佈均勻。這表示城市規劃較為合理。

數據顯示,布里斯班有75%的城區實現了步行能夠抵達公共設施;

珀斯有78%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墨爾本和悉尼都達到了較高的佔比,為82%上下。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另外,由於各州都採取了在近距離配備一些小公園,和稍遠距離在配備大型公園的政策。

但是本地居民十分喜愛徒步活動,而只有大型公園更加適合戶外活動,比如徒步。

所以將這一數據單獨進行統計:珀斯63%的住宅實現了400米之內可以抵達1.5公頃以上的公園;布里斯班這個數據只有52%;

在城區發展和住宅較為密集的悉尼和墨爾本,這一數據只有40%左右。

公園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著良好的作用,能夠鼓勵居民多進行戶外運動。

同時,還可以減少住宅區域密度過大造成的步行不便利,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澳洲生活-澳洲城市的宜居指數

目前的數據計算標準以400以內和麵積超過1.5公頃的為主,未來將摸索更加貼合居住人口實際密度的公園距離與佔地面積大小的設置模式。

如果單從公園數量來統計的話,澳大利亞各大首府城市應該是不怕任何國際“挑戰者”。

因此,對於有移民意願的華人來說,移民澳洲,無論是從交通,還是從公共設施來說,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澳洲移民諮詢yy010203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