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耀州檢察院:「耀檢君」的脫貧攻堅日誌(二)——難捨駐村情

(通訊員/陳雙閣)銅川市耀州區人民檢察院麻子村駐村工作隊辦公室其樂融融,三任駐村工作隊匯聚在這裡,回憶麻子村的過去、暢聊麻子村的現在、展望麻子村的未來。他們是:第一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趙振科,第二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李玉鋒,隊員李啟元,今年三月剛剛走馬上任入駐麻子村的第三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何小軍,隊員趙鵬。他們都來自耀州區人民檢察院!

“麻子村位於關莊鎮東南3公里處,轄3個村民小組,有203戶1008人,黨員25人,耕地1964畝,蘋果860畝,幹雜果270畝。麻子村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村,沒有現代化產業,農業就是它的主導產業。村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就是依靠務工和傳統農業。貧困發生率曾經高達12.5%。”趙振科若有所思地回憶著檢察院幫扶麻子村前的村情村貌,年近60的他曾走遍了麻子村的每個角落,訪過每位貧困戶。

說起麻子村,李啟元便來了精神,他善於做群眾工作,難以調節的矛盾糾紛總是他挺身而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巧妙化解。他扶了扶黑色的眼鏡架,對新上任的駐村幹部趙鵬和何小軍傳授起經驗來:“2016年,咱們院派出27名幹警結對幫扶,做好‘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對貧困戶做到了精準識別,瞭解貧困戶的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制定了3年幫扶計劃,實施動態管理,確保把各項惠民政策紅利落到扶貧對象身上……”

李玉鋒正了正衣襟,儼然忘了自己已是“知天命”的年紀,周身仍散發著年輕人的朝氣,他意氣風發地說“沒有路,咱們就修出一條生活生產路;沒有水,咱們就打出一眼吃水灌溉井;沒有路燈,咱們申請項目架起照明燈;沒有產業,咱們建起產業孵化基地,成立祥福農業和果業專業合作社;民風不正,咱們幫助評選“好媳婦、五好家庭、衛生文明戶”,設立善行義舉榜,鼓勵貧困戶參與公益勞動;精神貧瘠,咱們成立“鄉賢文化隊”、開展檢民聯歡會,建成安黎工作室、文化書屋、黨員活動室和老年活動室……”

從2009年到2018年,十年幫扶路,三任駐村隊,昔日落後村,如今換新顏。這一切怎麼能不叫人歡欣鼓舞?“老趙”“老李”,咱們再看一看麻子村牌樓,這是咱檢察院幫扶麻子村的最初起點;再走一走通村水泥路,這是咱檢察院幫助修起的致富路;再轉一轉祥福生態產業園,這是咱檢察院幫助建成的增收園;再聽一聽自樂班的秦腔,再賞一賞舞蹈隊的秧歌,這是咱檢察院精神幫扶的延伸;再問一問易地移民搬遷工程的進度,這是咱麻子村貧困戶未來的幸福家園!

變化的是歲月、是時代,不變的是初心、是使命,更是責任。“十八大以來,幹部下基層,群眾奔小康,我們同駐村工作隊的關係像親戚一樣,遇到困難有人幫,遇到難事有了主心骨。”麻子村主任安武明如是說。

久駐情長,難說再見。麻子村廣場國旗臺下走過三位曾經的駐村幹警,他們並不高大,卻俯下身子為麻子村、為貧困戶謀實事,架起檢民連心橋。檢徽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耀州區人民檢察院駐村工作隊脫貧攻堅的接力棒已順利交接,2018年將以更優質的駐村服務,更合理的隊伍結構,更精準的扶貧措施打通脫貧攻堅通往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