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何人身爲大臣卻迎娶了皇太后?學者:實屬事出有因

說起垂簾聽政,最早可追述到秦昭襄王時期。那時候的宣太后,不僅穩固了秦王的權威,還將秦國疆域得到空前的擴大。與之媲美的,有漢初的呂雉、宋真宗的獻明肅皇后、北魏的魏靈太后等等。最為特別的,要數蕭太后,那麼究竟是哪位大臣如此榮幸的將其迎娶呢?

究竟是何人身為大臣卻迎娶了皇太后?學者:實屬事出有因

要說道這個特別的大臣,記不得不提及其家世。話說,其祖父韓知古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為奴,但到了其父韓匡嗣時,由於能徵貫戰,而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故此,自幼耳濡目染的他,對於治國理政有著特別的繼承和專長。

話說乾亨元年時,韓德讓代父守南京,後大勝宋兵於高梁河一代,而韓德讓因此被授於遼興軍節度使一職。四年的時間裡,他累升南院樞密使,也因此成為遼朝最大漢臣。反觀皇室這邊,遼景宗病卒,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由皇后決策...

究竟是何人身為大臣卻迎娶了皇太后?學者:實屬事出有因

但畢竟主幼國疑,因掌握政權的是29歲的蕭太后,所以很多大臣怨聲載道。如此看來,這個時候急需一個聰明的、有威望的、能徹底輔助太后的大臣。這個關頭,還能有誰呢?當然位高權重的韓德讓自然成為了不二人選。但是,這背後還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當年韓德讓、蕭太后年輕時,可謂是一對兩小無猜的少年少女。只不過是,蕭太后被遼景宗所看重,所以韓德讓被迫忍痛割愛。待景宗逝去,這反而成為這對鴛鴦舊情復燃的最好時機。那麼,共同管理朝堂的二人,在這一時期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起先,二人同車共帳,情同愛侶。日久生情的日子一天天過去,蕭太后被韓的政治、軍事才能所迷戀,終按契丹族合理風俗改嫁於韓德讓。更為感動的是,她對韓說:“我曾經許嫁於你,願諧舊好。當國幼主,也就是你的兒子了”...

究竟是何人身為大臣卻迎娶了皇太后?學者:實屬事出有因

也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在力革弊政、兩敗宋軍後,將遼朝推向了鼎盛。而韓、蕭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古史中最為特殊的愛情典範。想必,看過這個故事的大家,定有獨到的見解和思考吧,請將想法評論於文下,歡迎踴躍互動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