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服務大使」與您同行(第8期):威海綜合保稅區建立招商「服務大使」 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

為貫徹落實《威海市建立招商“服務大使”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辦法》,打造優質園區形象,為入區企業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系統的服務,威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制定出臺了《威海綜合保稅區建立招商“服務大使”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綜保區成立

初期實行全員“服務大使”制度,各招商部門、保障部門、國有公司為投資企業提供政策諮詢、項目協調推進和訴求解決等一系列專業服務,且每年度從各部門、各國有公司推選全區“服務大使”2名,作為績效考核加分項,給予相應鼓勵,以切實提高園區形象與辦事效率,建立親近、透明、公正的新型政商關係,加快重點項目落地,推動綜保區招商工作再謀新發展。


招商“服務大使”與您同行(第8期):威海綜合保稅區建立招商“服務大使” 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


威海綜合保稅區建立招商“服務大使”工作制度

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第一條 為貫徹《威海市建立招商“服務大使”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辦法》,營造國際化、便利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信息傳導機制和諮詢協調機制,更加專業、精準、高效、系統地服務我區招商引資項目,密切政府與外來投資企業的聯繫,讓國內外資金願意來、方便進、留得住,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第二條 我區實行全員“服務大使”制度,專業招商部門、保障部門、新興公司及泓信公司全體人員為招商引資項目和外來投資企業提供政策諮詢、項目協調推進和訴求解決等服務,旨在增強全區人員的責任意識、業務水平和政治素養。

第三條 招商“服務大使”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解答本區相關產業政策和扶持政策。

(二)策劃本區相關招商引資活動、包裝本區相關招商引資項目。

(三)協調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在前期投資考察、選址、洽談、落地以及後期增資、經營、終止的全生命週期中涉及本區的事項和訴求。

(四)彙總上報本區招商項目在推進落地過程中需要其他職能部門或國有公司幫助解決的事項。

(五)協調辦理招商項目和外來投資企業需要的其他服務事項。

第四條 成立威海綜合保稅區招商“服務大使”協調推進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由分管負責人任組長,成員為各部門、北區管理局及國有公司負責人。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商務局,主要負責籌備和組織召開協調調度會議;收集彙總招商“服務大使”上報的投資方訴求、意見和建議,並轉至相關部門或國有公司辦理;調度招商“服務大使”工作開展情況,通報成員單位工作。

第五條 建立教育培訓機制,與《威海綜合保稅區“傳幫帶”活動實施方案》相結合,每季度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會議各一次,切實提升招商服務的專業化和精準化水平。

業務培訓內容每季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包括但不限於:本區相關產業政策和扶持政策,不同類型項目的性質和特點,項目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和市場前景,其他綜保區的優秀經驗等。

經驗交流會議將根據“服務大使”在招商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彙總經驗,集中分享。每次會議,各級“服務大使”分別從自身崗位職責出發,介紹自己為招商引資工作所做出的貢獻、在實操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值得分享的經驗。

第六條 建立考評機制,對“服務大使”工作進行年度總結和考評,每年從各部門、各國有公司推選出全區“服務大使”2名,曾受到被服務對象投訴的工作人員不能參加評選。“服務大使”作為年終“評先選優”活動的加分項,並作為績效考核及薪資方案中的加分項,給予相應的資金鼓勵,國有公司“服務大使”由公司自行擬定鼓勵方式。

“服務大使”評選關鍵指標如下:

1.重要任務(50分)。工作年度內對接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完成情況、包裝策劃的招商引資活動和項目完成情況,由管委班子成員進行評分;

2.協作能力(30分)。包括協調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週期中涉及事項和訴求的能力、彙總上報招商引資項目推進落地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合作性等,由部門(公司)負責人對其他部門(公司)的優秀服務大使進行評分;

3.工作態度(20分)。包括服務精神、服務效率、主動性、服務態度等,由班子成員和部門(公司)負責人進行評分。

第七條 招商“服務大使”應嚴格遵守以下工作要求:

(一)招商“服務大使”為公益崗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服務對象費用或報酬;

(二)招商“服務大使”應遵守工作紀律,不得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各項紀律要求;

(三)招商“服務大使”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政策水平和政治素養;

(四)涉及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的信息,凡是能公開的,“服務大使”要協調本單位採取多種形式予以公開,切實保障投資方的知情權。

第八條 採取服務大使與外來企業(招商項目)“一對一”或“一對多”匹配、部門(公司)負責人擔任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服務大使等形式,確保每個企業(項目)都有第一負責人,切實解決招商項目和外來企業的實際問題。

第九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威海綜合保稅區簡介

威海綜合保稅區於2016年5月31日獲國務院批准設立,是目前國內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共分南、北兩個片區,北區為原經區出口加工區,設立於2000年,封關區面積為0.88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出口加工區,入區項目42個,主要業態為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汽車零部件、倉儲物流等。南區為新設區域,以1.37平方公里的封關區為核心,按照區內區外一體化發展的原則,共規劃了18.75平方公里的空港經濟區,近期重點建設5.6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區。

2017年,園區產值實現29.8億元,同比增長20.8%;銷售收入29.7億元,同比增長21.2%;進出口73.7億元,同比增長16.2%;稅收5802萬元,同比增長29.3%;到位外資4010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園區產值實現13.6億元,銷售收入13.58億元,進出口32.9億元,稅收2188萬元,到位外資196.7萬美元。

綜保區管委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新舊動能轉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和“城市國際化”戰略,全力打造“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積極培育“國際貿易、現代物流、跨境電商、保稅服務”4大業態,加快發展“醫療器械、電子信息、新材料”3大產業,全力搭建“外貿綜合服務、金融服務”兩大平臺,集中打造服務全市、輻射膠東、面向全國的國際商品集散交易中心。

藉助威海市獲批國家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契機和威海對日韓區位優勢,綜保區全力打造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並規劃建設“五中心一平臺”:1.全模式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包括跨境電商保稅模式監管中心、快件及直購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國際郵件監管中心;2. 國際快件一級分撥中心,規劃佔地面積約80畝。3. 電商倉儲物流中心,一期規劃建設6萬平米保稅倉庫;區外規劃700畝物流產業園;4.建設1.3萬平米跨境電商創業中心;5.電商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全國最大的日韓商品為主的國際商品批發零售中心;6.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和線上商城,保障綜保區跨境電商企業和海關等部門間數據互通和共享,提供一站式展銷服務。


招商“服務大使”與您同行(第8期):威海綜合保稅區建立招商“服務大使” 工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


供稿:威海 商務局外資管理科 威海綜合保稅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