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說到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它是山東省省會、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 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隨經歷了千百年的變革,但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山山水水,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更見證了濟南的歷史!也記載下了一座城市的榮辱! 裡面的每條老街巷無不刻滿滄桑歲月留下的印記,無不充盈著這座老城韻味悠長的故事。除了我們經常宣傳和提到的芙蓉街、曲水亭、寬厚裡大家都所熟知外,今天我們就著重說說另外幾十條老街巷的背後故事,讓更多的人瞭解老濟南,對老一輩的也一種懷念。

老街巷目錄

剪子巷 水衚衕 經緯路 上新街 正覺寺街 西青龍街 雙忠祠街 匯泉寺街 閣子西街 縣西巷 後宰門街 秋柳園街 金菊巷 館驛街 普利街 寬厚所街 官紮營 歷山頂街 閣子后街 鞭指巷 起鳳橋街 (魏家莊民康裡、安平街) 高都司巷 按察司街 北大槐樹街 北坦大街 岱宗街 萬壽宮街 鳳館街 前高祥后街 郝家巷 生產渠 苗家巷 三曲巷 司家碼頭 鳳凰街 南券門巷 學院街 東小王府街 舜井街 武庫街 馬市街 王府池子街 平泉衚衕 衛巷 司裡街 岔路街 東花牆子街 西更道街 翔鳳巷 轆轤把子街

看看這52處老街巷,哪一處是你家住過的 ?

剪子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剪子巷位於趵突泉公園北部西側,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共青團西路,南止花牆子街,西通盛堂巷和五路獅子街,東連大、小板橋街。過去的剪子巷街面用石板鋪成,泉水從石縫中汩汩冒出,水流成河,清澈的泉水終年奔流不息,步行經過這裡的人,或腳踏擺在水中的磚石上跳躍而過,或脫掉鞋、襪趟水而行,正所謂,“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中走”。那時隨意掀開一塊石板就是汩汩的清泉,泉水清澈,婦女在浣衣洗紗,老人在樹陰下納涼,小夥伴們則趟水玩耍,體現出古老泉城的特點,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清光緒年間,巷內店鋪密集,光鐵匠鋪多達十幾家,其產品主要是剪、刀、鍋、鏟、勺及鋤、鐮、鍁、钁等小農具。店鋪多為二層樓房,前店後坊,生意十分火爆。現在的剪子巷已不再那麼繁華,泉水也已沒有,成為一條普通的街巷,但那往日的風韻,仍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大家現在談起來仍然津津有味,彷彿舊時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剪子巷大板橋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昔日的剪子巷

水衚衕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的老城區,最是荷紅柳綠、泉水潺潺的,誰人不知曲水亭街的風情,後宰門街的厚重。然而,卻鮮有人知道這裡還有條老胡同,以“水”為名,叫水衚衕。

光聽名字,似乎就滲透出了幾分泉水的清涼,水衚衕得名於舊時水夫挑水走街串巷的叫賣,一路走一路灑,泉水滴落青石板路,於是得名“水衚衕”。深藏深巷的水衚衕。

水衚衕東連慈林院街、西止啟明街。舊時這條衚衕是居民汲水必經之路,到處水跡斑斑。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經緯路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經緯路”的發展史,每個路口都是故事。濟南的經緯路與地球的經緯度方向相反:經路指東西,緯路通南北。

經緯路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南北向道路以“緯”為名,東西向道路則以“經”為名。經幾路緯幾路或幾大馬路緯幾路,是濟南市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路名稱謂,通常這一帶被老濟南叫做"商埠"。屈指算來,濟南市經緯路的開闢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

經路和緯路,就像是具象的經線和緯線,把無數個路口、建築、老人的故事串起來織成一塊方毯,保護著這裡的純淨與沉澱。在這片老城裡慢慢泡著,深藏在骨子裡的老濟南氣息就這樣住進你心裡。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上新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上新街北起濼源大街,南接文化西路,南高北低,落差有數米,自北而南行走,有步步高昇之意,故稱“上新街”。

上新街北起濼源大街,南至文化西路,形成於民國初年,由於地勢北低南高,從北向南走有“步步高昇”之意,故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正覺寺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的先民依濼水而居。漢初,古城在趵突泉東北,曹操任濟南相,據傳他的大營就在城南正覺寺街一帶。

隋唐時,佛教在濟南已有相當的規模,這一時期創建的寺廟有29餘處,正覺寺便是其中著名的古剎寺院。正覺寺街的街名便以寺名而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西青龍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西青龍街位於轄區東北部,據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歷城縣志·建置》(清康熙六十一年增刻本)載:“趵突泉大街(西抵杆石橋又西靈官廟乃西南孔道)回營(杆石橋東皆色目人所居) 。”證明距今340年以前,今西青龍街是當時趵突泉大街的西段。另據現存1857年(清咸豐七年)“重修青龍街東首小寺北房記”碑文中有青龍街之記載。後又因有別於東關青龍街,冠西字,始稱西青龍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雙忠祠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從將軍廟街往北不遠,有一條東西向的小街叫雙忠祠街。兩邊分佈著居民住宅,清初街上建有雙忠祠,是為紀念明末在濟南死難的山東巡撫宋學朱和歷城知縣韓承宣建立的。

雙忠祠街小街乍看並不起眼,但均列入濟南七十二名泉的雙忠泉和不匱泉都藏身這條窄窄的小街裡。雙忠祠街兩側的建築大都保留古建築的風格.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匯泉寺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匯泉寺街之所以有名,不僅因為它北通匯泉寺,還因為,這裡藏著濟南的風水寶山--灰山。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閣子西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因舊時位於匯波寺閣子(1946年拆除)以西而得名。閣子西街的路雖然長不足百米、寬只有三米許,卻是厚實平整的青石板路。

從今百花橋一直到南豐橋附近,是過去的閣子前街和閣子后街。20世紀30年代,街中間有一匯波寺閣子,以此為界,南稱閣子前街;北稱閣子后街;西稱閣子西街。閣子前後街以閣子西街為界,南為閣子前街,北為閣子后街。

據資料記載,匯波寺閣子是一座有石砌拱形底座的騎街樓,其上半部為三官殿,下半部為一券門。匯波寺閣子於1946年修整街道時被拆除,但街名保留了下來。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2007年 閣子西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2007年3月, 閣子后街 原閣子后街小學舊址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原閣子前街14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原閣子前街15號

縣西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縣西巷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轄區內,位居濟南市的核心商業圈,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路,全長769米。

該路將為一級次幹路,道路紅線寬25米,兩側建有6萬多平方米的仿古商住樓群。是濟南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縣西巷有600多年曆史,因位於舊曆城縣署西側而得名,附近區域還曾是濟南府署等官府機構所在地。

後宰門街九華樓飯莊、慶育藥店、同元樓飯莊、遠興齋醬園曾是後宰門街四大名店,如今同元樓飯莊舊址仍在。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後宰門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後宰門街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起縣西巷北口,西止曲水亭街;北通岱宗街、鐘樓寺街,南鄰院后街、通珍池街。

明成化二年(1466年),德王朱見潾修建德王府,王府共有四門,南為端禮門,東為體仁門,西為導義門,而依照元、明時的慣例,王府的北門一般叫做厚載門,“厚載”一詞見《易經》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街在厚載門之外,清代稱厚載門街,後又訛傳為後宰門街。

後宰門街是一處風水寶地,附近有百花洲、曲水亭街、珍池、珍珠泉等景觀。

以前,珍珠泉水流入後宰門街東頭的珍池,珍池水又從後宰門街南側的民居中穿牆越戶,注入西頭的曲水亭街的溪流中。

當年這條街的名聲不亞於今天的泉城路、芙蓉街。明清以來主要作為商業街,店鋪林立,擁有聞名遐邇的老字號。其中最為有名的非九華樓飯莊、同元樓飯莊、遠興齋醬園和慶育藥店四大名店莫屬。

那時,後宰門街與附近的芙蓉街同屬一個休閒片區,人們逛夠了芙蓉街上的書店、古玩店,會到曲水亭街喝茶或到後宰門街美美吃上一頓。“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後宰門”就是這樣來的。

沿著曲水亭街轉個彎,就到了後宰門街。站在這兩條街的街口望去,兩街風情各異:曲水亭街垂柳依依,泉水潺潺,人們坐在泉水畔品茶納涼;一眼望去,並不寬敞的後宰門街兩側均是低矮的舊時建築,稀稀寥寥的遊客撐著傘走在驕陽直曬的石板路上。

現在許多酒吧、咖啡館開在後宰門街上,日式居酒屋、英倫小酒館、德國啤酒館,每個小店都各有特色。民謠、爵士、鄉村音樂、藍調,不同音樂風格投射出小店不同的特色,這裡儼然已成為濟南版“後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秋柳園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位於歷下區大明湖辦事處轄區內,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東起匯泉寺街,西止學院街北口,北鄰西鐮把衚衕,南通皮家衚衕。門牌1—29號,2—16號。長130米,寬3米,石板路面。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金菊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市歷下區芙蓉街片區有一條東西向的小巷,名曰金菊巷。此巷位於平泉衚衕中部、翔鳳巷以北,東到平泉衚衕,西止芙蓉街,與王府池子街、西更道街等濟南歷史名街相距不遠,總長不過百餘米,平均寬度1.8米。

金菊巷的名稱來源於兩個浪漫的傳說。一說,有民間傳說這裡住著一個財主,他曾娶一個年輕貌美女子為妻,女子名叫“芙蓉”。後來他又娶了二房叫“菊花”。菊花為了爭當正房,就施用計謀使財主休了芙蓉。

當財主在濟南府城裡買了地皮蓋了房子後,菊花又嫌這一帶以“芙蓉”命名的街太多,就讓財主以她的名字命名。當時金菊巷此處的住家還不很多,財主便請算命先生出主意,算命先生讓財主做一朵純金菊花,並買通地方,將此地改名為“金菊巷”。

據傳舊時路北一戶人家的牆上還有“金菊”的磚雕。另一傳說是,此街原有一富人,曾用金子造了一個菊花盆景,由此之故街巷命名金菊巷。無論哪個傳說,金色的菊花都給人以浪漫的感覺,我們由此給此街加了一個評語:最浪漫的老街。

金菊巷是連接芙蓉街與平泉衚衕的一條街道,巷內燕喜堂曾是紅透老濟南半邊天的飯莊。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館驛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館驛街位於天橋區轄區內,在舊時濟南西圩子牆西側的永鎮門外,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據記載,館驛街的形成源於明代,原為歷城西郊中的一條大道。明代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移至濟南並在館驛街設譚城驛,是傳送公文,迎送官員的館驛,百姓稱“接官亭”。

“譚城驛”的名稱源自何處?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於平陵城置譚州,貞觀六年(公年627年)譚州廢,更名為齊州,州治位今濟南市。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山東行中書省,同年在齊州舊治置“譚城驛”,即今山東省濟南市館驛街。濟南自商代晚期,西周、東周至春秋為古譚國濼邑。

館驛街西口的德國式洋樓,大門上方牌匾寫著“江寧府酒樓”字樣,整體建築仍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它是津浦鐵路管理局舊址,在其出現之前,這裡曾是十王殿的舊址。“十王殿”的名字在老一代濟南人心目中還是印象比較深的,以至於這座洋樓建成很長時間後,人們仍稱呼其為“十王殿”大樓。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1933年的館驛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原館驛街西口十王殿所在地,現在是津浦鐵道賓館舊址

普利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普利街最早叫柴家巷,因這條街上賣柴的比較多而得名。關於柴家巷最早的記載在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據《歷乘》載:“三元宮(道教廟宇),一在杆石橋,一在柴家巷。”據記載,柴家巷東起筐市街南口,西至普利門橋,北有靖安巷,南有郝家巷、西券門巷,全長417米,原為碎石路面,在上個世紀30年代改為瀝青路面。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濟南開商埠,為便於城區與商埠間的交通,1908年在永鎮門與永綏門之間增開普利門,取“普遍得利”之意,此後街隨門名,柴家巷便改稱普利街。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續修歷城縣志》中記載:“柴家巷今稱普利街。”由於該街是老城區進出商埠的主要通道,因此這裡生意繁華,店鋪擁擠,一度成為商人聚集的“金街”,許多老字號也紛紛來此開設分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昔日的普利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八、九十年代的普利街

寬厚所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寬厚所街與司裡街、所裡街、後營坊街並稱城南四大名街。全長約400米,東西向老街,以住宅為主,是數百年來濟南市民生活的舞臺,也是這座城市變遷的見證。

隨著寬厚裡的開街,寬厚所街華麗變身,成為濟南版的“寬窄巷子”。

寬厚裡之名來源於原址上的寬厚所街, 寬厚所街東起歷山頂街南首,西止舜井街的老街。 20世紀50年代初以前,南護城河北岸原是高大的城牆,牆北側舊有兩條與城牆平行的街道,南門裡以東叫南馬道,是昔日騎馬登城樓的小路;西面的地段叫南城根街,50年代初城牆被拆除,這兩條街也成了環城馬路(黑虎泉西路)的一部分。直到2009年解放閣片區拆遷之前,這一代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格局和歷史風貌。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改造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改造後↑

官紮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官紮營形成於何年何代,民間有多種說法,一是相傳明朝洪武年間已規模初具,二是大約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至清末民初人口漸旺,又有一說是清道光年間建立,起因皆為此地先是有兵營駐紮,而後有百姓定居,故名“官紮營”。根據史料顯示,官紮營街的形成,最大可能是始於清末民初之時。官紮營街有前街、中街、后街、西街著稱,道路主向東西走勢,特點是街內有街,街內有巷,巷內有巷,七曲八拐,交錯縱橫,猶入迷宮。官扎街巷名稱因地理位置和人們的美好願望而成,如:仁厚巷,相傳由舊時私塾先生命名,取仁義忠厚之意;居仁巷,意為仁者所居之地;同樂巷,為共同歡樂之意。五路巷,因該巷有五條道路相通;神槐巷,民初時巷口有一古槐而名,通普巷,此路因與商埠通往而名;隆懷巷是張興隆和李懷仁在各自的名字中取出一個字而得名;清鴻巷則是由王保清和茅鴻熙共同命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官紮營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官紮營后街

歷山頂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近來,濟南南門舜井街和解放閣一帶老街巷拆遷改造,前幾年電視連續劇《北方有佳人》熱播,不禁令人又想起了曾在這裡居住過的一位高人——— “崔半仙”,以及當年“崔半仙救了濟南府”的故事。

《北方有佳人》裡有個算卦的“郭瞎子”。趕千佛山廟會時,誤撞了張宗昌的老媽,眼看要大禍臨頭,卻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得這老女人很高興,反而因禍得福,被“張督辦”請進都署衙門做了軍師。

說起來,當年張宗昌聘相士為軍師,還確乎實有其事、果有其人。但並非“郭瞎子”,而是“崔瞎子”。就是昔日住在這府城南門裡附近,歷山頂街上的一位算命先生,號稱“崔半仙”的崔瞎子。

當年在歷山頂街上住過的老戶沒有不知道算卦的崔瞎子的。昔日崔宅位於此街南頭路東,兩進大院落,街坊稱之為“崔瞎子院”。此街以濟南府“三山不見,四門不對”中的“歷山”而得名。那座神奇的“歷山頂”就在其內宅堂屋(北屋)八仙桌子底下的一眼泉井中,於清澈泉水中露一角崢嶸。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寬厚所街歷山頂街

閣子后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今天的大明湖景區百花橋向北,一直到匯波橋下,景區擴建前過去是一條長街,長街分成三段,分別叫閣子前街、閣子后街、北門裡街。明朝時,三條街曾合稱匯波街,至清代中前期改稱匯波寺街,清末則通稱匯波寺閣子街。據民國十三年(1924)《續修歷城縣志·地域考》,稱為匯波寺街。北邊為匯波寺街北街(包括閣子后街、北門裡街)。1934年,《濟南市政府區測量報告書》中,才出現閣子前街、閣子后街名稱並一直延續到大明湖景區擴建前。沿秋柳園街和匯泉寺街交界口東行,則是閣子西街,因其舊時位於匯波寺閣子以西,故而得名。

從今百花橋一直到南豐橋附近,是過去的閣子前街和閣子后街。20世紀30年代,街中間有一匯波寺閣子,以此為界,南稱閣子前街;北稱閣子后街;西稱閣子西街。閣子前後街以閣子西街為界,南為閣子前街,北為閣子后街。

閣子前、後、西街街區曾是濟南老城區內平房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區,過去有許多富商官宦的豪宅,不少特色民居有100多年的歷史。走在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古建築的富貴雄渾之大氣,精雕細刻之秀氣。寬敞的門,大氣的挑簷,粗壯堅實的門柱,以及雕刻在門楣、牆冒上下、紅漆大門上的各種福瑞圖案,這一切一一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繁榮盛世。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閣子西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閣子后街 原閣子后街小學舊址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原閣子前街14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原閣子前街15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閣子后街

鞭指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鞭指巷是濟南一條具有千年歷史的老街,是濟南最後的老巷了。自明朝濟南設府後,該巷附近設有布政司、都司、都察院等衙署,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此巷有名,還因為濟南在歷史上總共誕生過兩位狀元,其中之一的清代狀元陳冕便誕生於此。如今巷內的9號、11號大院便是狀元府,雖幾經滄海桑田,早已失去了當日的輝煌,但門裡門外,依然透露著不朽的氣質。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起鳳橋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知道房祖名和郭采潔拍的那部《意外的戀愛時光》嗎,對了,裡面就有濟南起鳳橋街,意韻獨特。起鳳橋街是一條東西小巷,東起西更道西至芙蓉街,全長不足百米,卻有著一橋兩泉。騰蛟泉在起鳳橋街與王府池子街交叉的巷口,起鳳泉在該街的9號院內,起鳳街和起鳳泉都是因街巷中部的石橋命名。水在橋下流,人在橋上行,那才是老濟南的風韻吧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魏家莊民康裡、安平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現今屬於濟南市市中區的魏家莊民康裡,它在20世紀經歷的巨大變化,可以說是這座古城建設發展的縮影。 饒有趣味的是,眾多小街小巷同時繁榮起來,名傳至今最響亮的怎麼數著民康裡了呢?說來這一切倒也絕非偶然。

時在百年以前,魏家莊是個典型的農村。清代道光年間,大批魏姓難民自長清縣水災地區,遷徙至此墾荒定居。由於它鄰近濟南外城的西城牆,很像新式名詞所講的“城鄉接合部”。時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魏家莊的地理位置漸漸變得重要起來。西部的大片農業區被開闢為商埠。隨著商埠的建設發展,魏家莊“城鄉接合部”的鄉字變為商字,成了“城(舊城)商(商埠)接合部”。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高都司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高都司巷位於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將軍廟街西口,南止泉城路,東鄰鞭指巷,西鄰太平寺街。街的兩側是具有北方特色的青磚小瓦建築,有些住宅建築“院套街,街連院”格局獨特。現“濟南一中”的前身“山東省立第一中學”便位於此。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按察司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按察司街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轄區內,南起泉城路,北至明湖路,長約800米。街北面是大明湖,南面是濟南的金街泉城路,東面是環城公園、解放閣、黑虎泉,西面則離泉城廣場、趵突泉、五龍潭公園不遠,自然風景優美,附近省市機關、大專院校較多,文化氛圍濃厚。該街名自明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

明洪武九年,“三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案察使司、都指揮使司)遷來濟南,《濟南府志》載:“提刑按察司署在府治東,近東城垣。明洪武中亦自青州移治於此,成化中重修。”按察司署佔了原濟南府署地方,而濟南府署改在原開元寺址(相當於今山東省政協所在地)修建。約在明崇禎年間才有了因按察司署所在而命名的“按察司街”。

按察司直到成立法院後才取消。民國初這裡改為審計處,後為建設廳。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按察司街舊景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按察司街北口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按察司街南頭

北大槐樹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北大槐樹街位於濟南北大槐樹街道辦事處中部,早年是北大槐樹莊的中心街道。東起緯九路,西止緯十二路,街長8米,寬7米,水泥路面。

據《槐蔭區志》記載:“明代前,自現南大槐樹東首,向北穿中大槐樹東街、經二路,至北大槐樹西首,有一土石崗,南高北低,蜿蜒起伏,貌似長龍,崗上植樹,抵禦風沙”。南大槐樹一帶,人煙興旺,古名盤龍莊。後在明、清時(一說,清乾隆三十六年前)分南、北、中三個大槐樹莊。清光緒三十年(1904),濟南開商埠後,南、北、中三大槐樹莊。逐漸成為城市居民區。1947年,取消南、北、中三大槐樹莊之稱,其中心街道分別改稱為南大槐樹街,北大槐樹街,中大槐樹街。解放後,先後派生出南大槐樹南街、北街,中大槐樹南街、北街,槐樹街,槐蔭街等街巷。1955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市轄區應改為地方稱呼”的指示,將以槐樹命名的街巷比較多的第六區改為槐蔭區。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中大槐樹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中大槐樹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北大槐樹

北坦大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北坦大街。北坦,位於濟南市老城區的西北部,因轄區內古地名而得名。東臨制錦市街道,西、南連緯北路街道,北依北園街道。

改造前的北壇聚賢街。北坦地區是濟南澇窪地區之一,被濟南市列為棚戶區改造重點區域。自本世紀初開始,北坦地區開始進行大面積的棚戶區改造,許多建築及老街巷被拆除。

改造前的北壇濟安街。如今,通過影像再看過去的老街道和老街巷,仿似回到過去,幾多記憶。

改造前的北壇北劉家莊。北坦,位於濟南市老城區的西北部,因轄區內古地名而得名。東臨制錦市街道,西、南連緯北路街道,北依北園街道。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改造前的北壇聚賢街

岱宗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岱宗街東起萬壽宮街,西向轉南止後宰門路,總長423.5米,寬4米,現為瀝青路面。

在1928年的濟南五三慘案時期的5月1日,方振武全部與四十軍賀耀組部率先佔領濟南。之後,為與北伐各軍取得聯繫同時防止日本人乘機進攻,四十七軍軍部及一個師駐紮在岱宗街、後宰門街、大明湖、匯波橋……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尋覓不到當時的痕跡,但我們都不難想象出當時戰爭激烈與緊張的情景。

因為街上舊時建有娘娘廟(娘娘廟是碧霞宮的俗稱),所以此街被稱作娘娘廟街,後來才改名岱宗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萬壽宮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萬壽宮在濟南的歷史地位如何?聽聽周圍幾條街的名字就行:南、北萬壽宮街,東、西萬壽宮街。如果還不夠,問問老濟南,他們會告訴你:萬壽宮所在的江西會館,曾是濟南歷史上濟南十大會館之首!有人考證,當年的江西會館北至思敏街(今大明湖路),南及東、西萬壽宮街,西起南、北萬壽宮街,東到鐘樓寺街構成的方形範圍內。

史料記載,清朝時,此處原有一江西人建的會館——萬壽宮,於是,它南邊和西邊的街道就被叫做了萬壽宮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萬壽宮江西會館

鳳館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鳳館街一帶原名楊家林,因南接鳳翔街,北連館驛街,故名鳳館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前高祥后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現在大明湖景區小東湖之南,過去是兩條路名有點繞的街巷,一條叫前高祥后街,另一條叫後高祥后街。以前,從老東門西行,路北與之並行的老街是前高祥后街、後高祥后街,小東湖就位於後高祥后街北側。後高祥后街東起東順城街,南到前高祥后街,北臨小東湖。

前高祥后街和後高祥后街,是由過去的“高牆后街”分化而成。過去東門裡街路北有濮、陳、張、蔡等富人的深宅大院,宅第地基南高北低,蓋出房子來,從北面看,牆特別高,故名。隨著附近居民日益增多,形成南、北兩條街道,即前高牆后街、後高牆后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歷城縣志。地域考》中有“高牆后街”。1934年《濟南市政府市區測量報告書》中改名“高祥后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郝家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郝家巷位於轄區東北部。據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濟南府志·明齊河人物》載:“郝焜,字躍如,山東齊河人,天相子,崇禎乙卯舉人”,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歷城縣志·地域考》載:“郝家巷,以給事中郝焜宅得名。”建國後,闢建共青團路時,將該巷分為兩段,南段併入共青團路,北段仍名郝家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郝家巷20號傳統民居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生產渠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生產渠,過去叫小河,又有生產河的說法,是一條常年流淌的河渠。

《天橋區志》:生產渠,源於五龍潭,經造紙東廠、濟南印染廠入工商河。全長2681米,寬2.8—4米。最大排水量為每秒5立方米。

現在,生產渠從五龍潭公園穿周公祠街,經於家橋、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少年路,過西圩子壕,在三孔(空)橋街向北,於北園路折西,至中恆商城(濟南印染廠)東入工商河。

現在的生產渠,經過整治又成為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其中的於家橋、三孔(空)橋等明渠,已成為遊客經常探訪的景點。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苗家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說起苗家巷,很多對濟南古城區不熟悉的人可能沒什麼印象,但是在濟南考古研究所李銘所長的眼中,這條不長的小街巷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魅力。時至今日,他仍然為這條街巷“瀕臨消失”而惋惜不已。

“苗家巷並不長,但是我曾把它形容為濟南的喬家大院,因為這裡有濟南唯一的里弄式組合四合院。從保護古建築角度來說,這些四合院原樣保留加以整修之後同樣也很值錢。現在北京有的四合院都能賣到上億元,咱濟南的四合院也不會遜色多少。”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李銘向記者講述了他印象中的苗家巷。

“苗家巷北側的老建築還是很有特色的。”李銘告訴記者,“這裡的里弄組合式四合院裡有著濟南市老城區古建築裡面唯一的木雕垂花門,有著濟南老城區唯一的圓形門抱鼓石。”讓李銘印象深刻的幾個唯一,是苗家巷北側的29、31、33號院,這片獨具晉商特色的老宅院如今已經被拆成平地,併成了一個臨時停車場。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苗家巷雖然距離不長,但是年齡不短。這條有著百年曆史的古城老街據傳是清代一個在濟南做當鋪生意的山西商人所建。因此,該建築也充滿著晉商的經商和生活理念,而該街巷被命名為苗家巷,據傳也是和上世紀解放前濟南著名的工商財團桓臺苗家在此居住有關。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苗家巷29和31號院內向外拍攝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苗家巷35號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三曲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三曲巷是濟南的一個幽靜的小街巷,它的地理位置位於濟南古城的東南一隅。三曲巷的南面是濟南護城河及黑虎泉,其北面是寬厚所街和歷山頂街。如果你順著歷山頂街向北步行而去,僅用三分鐘,你就會來到繁華喧囂的泉城路。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司家碼頭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正誼廣場以北,有一巨型盆景,幾株造型瀟灑的白蠟樹,虯幹蟒枝,崢嶸峭拔。湖畔則是一帶長廊,長廊大門上懸清朝著名文學家、山東提督學政使阮元書“魚鳥沉浮”大字匾額,兩旁廊柱上為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所書王鍾霖詩句“北渚橫蒼色,南山印翠痕”;面湖處,大門匾額為當代著名畫家吳澤浩書“水木明瑟”,對聯為清代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陳鴻壽書宋代黃庚的詩句:“竹淨堪居鶴,荷香欲醉魚。”此處即新建的司家碼頭,長廊正對面是歷下亭,只見島上綠柳環合,亭閣掩映,風景歷歷在目,從這裡坐船可以直接到歷下亭上游覽一番。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上世紀70年代的司家碼頭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鳳凰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提起鳳凰街,可能很多濟南人還不認識,更別說外地人了。但提起濟南的人民商場,是濟南人的也許沒有不認識的,而這條名叫“鳳凰”的一條老街就位於人民商場的東臨,應該說是老濟南的人,都知道它,因為它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老街。這個稱號對於現在,更是取的恰當,那是因為隨著改革開放,城市規劃,城區建設,有些老街老巷都紛紛搬遷折除改建,現在很難再見到以前的模樣了,但唯獨這裡,還一直保持著原有的樣子,不是因為被人遺忘,而是對於濟南的這一黃金地段,各部門在如今昔土如金的時代,考慮投資方面就更為謹慎,所以有幸到今天為止還能看到她原來的樣子。天突然想寫她,也是感到擁有她的時間不會太多了,畢竟城市的每個部分都要跟隨大局調整,而當接到這個街要搬遷的消息時,就突然感覺到對她是這樣依依不捨。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百年老街---鳳凰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鳳凰公館(1910年代,西鳳凰街40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南卷門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位於濟南市趵突泉街道辦事處轄區中部。北起正覺寺街,南止南圩根街,東鄰三和街,西鄰趵突泉南路。門牌1~115號,2~100號。長425米,寬3.8米,瀝青路面,多為舊平房住宅。

清代在此街南口有一圓門,上築關帝廟,下面可通行,即稱圓門巷。又因一住戶在此街養豬,以屠宰為生,也稱“獨莊”。辛亥革命後立街牌時,定為券門巷,後因西關也有券門巷,加方位詞,故名南券門巷。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歷城縣志.地域考》載有:“圓門巷”。

提起券門巷,老濟南人都知道,過去濟南有兩條街都叫券門巷:一條是位於西關普利門裡的券門巷,因為它在舊城西面,人們就稱它為西券門巷;另一條位於舊城南門外的西南,故人稱南券門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學院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由大明湖路鐘樓寺遺址繼續東行,路北那條南北向的小街就是學院街。街長雖然不過百餘米,卻是舊式門樓林立。其中,位於學院街南段東側的一個臨街的“山”字形拱門尤為別緻。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東小王府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小王府街早先叫耳朵眼巷。

“三山不顯出王(皇)位,四門不對出高官。”是舊時濟南民間諺語,形容濟南風水格局獨特,歷代屢出名人高官,並且有多個藩王在濟南建王府,如珍珠泉的德王府,解放閣片區的東西小王府街,明代寧海王、寧陽王一東一西建造郡王府(時稱小王府)。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舜井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舜井街,北起泉城路,南止黑虎泉西路,東連寬厚所街和西小王府街,西臨刷津巷,長240餘米,寬約20米,因街內西側有舜井而得名。傳說上古時舜為民耕於歷山,曾在此井取水。舜井也叫舜泉,歷史上名氣很大,歐陽修、蘇轍、元好問、曾鞏等文學大名家都曾賦詩讚美。

早年間濟南老城的南門名舜田門,是因為古史稱大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歷山又曾名舜耕山和舜山,只是到了唐朝以後才俗稱千佛山的。

舜井的事蹟,見於《孟子》等古籍。據載,大舜年幼喪母,後母與弟弟多方迫害他。他們騙大舜淘井,然後落井下石,幸虧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發掘出一處甘泉,人們稱之為舜泉,也叫舜井。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老舜井街居民區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武庫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武庫街南起寬厚所街,西北連接蕃安巷,街不長,約200多米,可是該街名氣很大。因為民國初年在此建有武器庫,存放土炮、火藥等軍械,因而成為大名鼎鼎的武庫街。它名氣大,還因為街上建有一座很氣派的“城隍廟”。

據史料記載,從明朝起,濟南是巡撫、府、縣三級治所地,對應有三座不同級別的城隍廟。督級的在東華街,府城隍廟在將軍廟街,縣城隍廟原來在東舍坊,1826年遷至武庫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馬市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著名的芙蓉街北頭向東有一條小街道,叫做“馬市街”。聽這名,不用解釋就知道過去這裡是什麼場所。

不過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過去的繁華和往來人員的喧囂,更象一個深閨少女,藏在巷子的深處~~~

馬市街緊鄰東花牆子街,該街西側就是泮池,此街在原濟南府學(即孔子廟)大門南側。辛亥革命前,為尊崇孔子,經過府學門前,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遊人或來府學祭孔的-,都會將馬拴在此街,故名馬市街。馬市街上乾淨清新,雖然已經不見曾經的馬匹車輛,但空中彷彿還回旋著馬兒前蹄騰空時的嘶叫聲。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王府池子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王府池子街因街西側有著名的王府池子而得名。王府池子在唐宋時期就是一處園林勝地,原名灰泉。元代初年,都元帥濟南公張榮在此建造府邸,其中的白雲樓,被列入濟南八景之一:白雲雪霽。明代成化年間,德王朱見潾建德王府,將灰泉劃入,為王府西苑之濯纓湖。清軍攻佔濟南後,廢德王府為巡撫衙門,將濯纓湖劃出衙署之外。因其原屬於王府,故民間稱此為"王府池子"。後來湖邊夷平,建起民居,湖水面積不斷縮小,終成為今日一畝有餘的一方池水。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平泉衚衕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平泉衚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衚衕。它北起王府池子街南口,南至芙蓉巷,東臨西更道街,西鄰芙蓉街,向西有兩個岔道口,兩個岔道口往西分別是兩條街巷,北邊的一條是金菊巷,南邊的一條是翔鳳巷。平泉衚衕,長約147米,寬約2.8米,附近有濟南著名的珍珠泉泉群,濟南有名商業街泉城路距離街南口不遠。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平泉衚衕7號

衛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衛巷”,北起泉城路,南到黑虎泉西路,是一條長210米、寬3米的街巷。“衛巷”因為明朝時期在街南首東臨設立“濟南衛”而得名,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2006年10月,隨著泉城路段改造,衛巷被拆除。

在濟南人的記憶中,“衛巷”是小吃一條街。在衛巷,牛肉拉麵、蜂蜜麻花、各種炸串、油酥燒餅、特色菜館等一應俱全,一提起衛巷小吃就讓人垂涎欲滴。然而,如今“衛巷”小吃已經成為歷史。

“衛巷”是老濟南的一個縮影,隨著時代的變遷最終退出濟南人的視野。古老的門樓,別有洞天的老四合院,再加上沿街的特色小吃,成為“衛巷”留給濟南人的共同回憶。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司裡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司裡街有個四合院,大門外兩側各安放著一塊大青石,它內側與大門的臺階相接,外側離地高約二尺有餘,長約五尺,寬一尺半左右;它方正規矩,周邊的稜角圓潤,上表面已被歲月打磨得十分光滑,而立面細密的剁紋仍清晰可見,據悉,兩塊石頭各有其名,東側為上馬石,西側叫下馬石,但因人們對“下馬”二字有所忌諱,所以平時統稱上馬石。上馬石兩側的石牆上還鑲嵌有與之配套的“馬洞”,馬洞是在整塊石料上鑿出的、帶有石樑的凹洞,專做拴馬之用;也有人稱之為“拴馬扣”,它像個牛鼻子,很形象。過去,門前有上馬石的人家都是有背景的大戶,非官即商。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啟明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啟明街作為濟南老街巷也有上百年曆史了。它南起高都司巷,往東便是將軍廟街,從高都司巷北頭向西可通西城根街;沿天主教堂修道院東外牆往北第一個三岔口可與路東雙忠祠街相接。這條街79號院東鄰有個石欄井臺,叫華家井,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排名第二十三位。漫步這條老街,一是感覺靜,二是感覺長長的,三是感覺老舊滄桑。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見證啟明街變遷的百年華家井

岔路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該街原為荒坡和洪溝,約於1928年始有貧苦群眾定居,逐漸形成不規則的岔口較多的街巷,俗稱岔路口。1930年定名岔路街。1934年,《濟南市政府市區測量報告書》中始載岔路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東花牆子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東花牆子街位於濟南老城區,北起軲轆把子街西口,南止馬市街北口,東臨曲水亭街,西臨西花牆子街。此街原是府學的院牆,該牆是磚砌的圖案花樣,俗稱花牆子,此街印在東花牆子之外而得名。

東花牆子街與附近的芙蓉街、起鳳橋街、王府池子街、曲水亭街等以其特有的歷史人文內涵,成為泉城歷史文化風貌帶的一部分,成為一處深受人們歡迎的人文景觀。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西更道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西更道街歲月長西更道街是濟南最有特色的老街巷之一。巷子能並排通過兩三個人,這在濟南老街巷裡算不上窄,但因為其直而長,所以就顯得窄了。這條巷子溫婉蔓延,從濟南最繁華商業街泉城,經過曲水亭街,直達濟南標誌性風景區大明湖。為古時打更時所走之街,故得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翔鳳巷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翔鳳巷西起芙蓉街,東到平泉衚衕,是濟南一條最窄的“翔鳳巷”,寬度僅為80釐米,此條小巷舊時為兩邊房子的牆縫形成。它舊時還有兩個名字叫“讓讓巷”和“牆縫巷”。以“牆縫巷”為諧音叫“翔鳳巷”,讓鳳凰飛到這裡圖個吉祥。這便是一直叫到今天的“翔鳳巷”,直到現在街中一間房的牆上,仍嵌著清咸豐元年“翔鳳巷”的刻石。翔鳳巷只能一個人走,若是兩個人走就不寬敞了。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轆轤把子街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轆轤把子街是濟南的一條古老的小巷子,也就二十米多米,兩米多寬,東起曲水亭街,西止東花牆子街,北鄰泮壁街,南鄰湧泉衚衕。從巷子口進去一段,右拐一段,再左拐一段,此街彎曲形狀很像早些年代汲水井口的轆轤把子,故名。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濟南這50多處老街巷,你還記的嗎 ? 總有一處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


其實濟南老街老巷很多,故事也很多。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有些老街老巷可能已不復存在了,但老祖宗好的傳統不能忘,老濟南文化不能丟,還要繼續傳承下去。你說是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