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像曹操那麼乾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餘秋雨:像曹操那麼幹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由漢至唐,世情紛亂,而文脈健旺。

我對於魏晉文脈的梳理,大致分為“三段論”。首先,不管大家是否樂見,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我曾在《叢林邊的那一家》中寫道:“曹操一心想做軍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卻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我還拿同時代寫了感人散文《出師表》的諸葛亮和曹操相比,結論是:“任何一部《中國文學史》,遺漏了曹操都是難於想象的,而加入了諸葛亮也是難於想象的。”

餘秋雨:像曹操那麼幹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曹操的軍事權謀形象在中國民間早就凝固,卻缺少他在文學中的身份。然而,當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為中國熟語的詩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筆,常常會大吃一驚。哪些熟語?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還有那些描寫亂世景象的著名詩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餘秋雨:像曹操那麼幹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在漫長的歷史上,還有哪幾個文學家,能讓自己的文句變成千年通用?可能舉得出三四個,不多,而且滲入程度似乎也不如他廣泛。

更重要的是等級。我在對比後曾說,諸葛亮的文句所寫,是君臣之情;曹操的文句所寫,是宇宙人生。不必說諸葛亮,即便在文學史上,能用那麼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的,還有幾個?而且從我特別看重的文學本體來說,像他那麼幹淨、樸素、凝練的筆墨,又有幾個?

餘秋雨:像曹操那麼幹淨、樸素、凝練的筆墨,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

曹操畫像

曹操還有兩個真正稱得上文學家的兒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中,文學地位最低而終於做了皇帝的曹丕,就文筆論,在數千年中國帝王中也能排到第二。第一是李煜,以後的事了。

在三國時代,哪一個軍閥都少不了血腥謀略。中國文人歷來對曹操的惡評,主要出於一個基點,那就是他要“斷絕劉漢正統”。但是我們如果從宏觀文化上看,在兵荒馬亂的危局中真正把中國文脈強悍地接續下來的,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